作者 I 西达雅
01
老王体检被查出了癌症,左肺下叶鳞状细胞癌,深层CT扫描显示,肿瘤大小足足一个成人的拳头大小。
老王刚退休,正想着终于闲下来了,大好时光不能浪费,要天南地北的好好耍耍,谁知道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蒙了。他拿着报告单,在医院外抽了一包又一包烟,扔了一地的烟头。
老王不知道是怎么回的家,又怎么把这个消息告诉女儿芳芳的。总之,24岁的芳芳听老王像布置后事般说完话,一个劲儿地摇头,不敢相信自己在没了妈妈两年后,又要面临爸爸也即将离自己而去的悲剧。
芳芳怪老王不爱惜自己,肺癌肯定是抽烟来的,老妈和她都说过老王多少次了,可是他就是死不悔改,这下好了,癌症了。
但是,芳芳看着两鬓斑白,脸上皱纹横生的爸爸,又强忍着眼泪,暗暗下了决心,安慰道:“老爸,没事,我们找医生,找最好的医生给你治病,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02
他们四处求医,从小城到省城,换了好几家医院,医生都表示病情不乐观,病灶位置不好,开不了刀,只能住院化疗。老王不想化疗,他见过化疗病人,一个个面黄肌瘦,瘦骨嶙峋,他不想那么狼狈地离开人世。
一天,老王在电视台看到一个关于北京肿瘤专家的介绍——林生鸿医生是中医学肿瘤治疗领域的权威,尤其是治疗肺癌,有比较显著的疗效,治愈过多个病人。
老王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越想越兴奋,感觉自己的病已经好了一大半。他赶紧打电话给芳芳,叫她搜集林医生的信息,马上带自己飞北京找医生看病。
还好芳芳理智,虽然知道爸爸的病等不了,但是北京的医院离他们住的小城十万八千里,总要做好准备再去,比如预约好医生,订好机票,安排好住宿等等,否则冒冒失失飞去,万一医生不在,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芳芳安抚了老王,打算先预约医生,再去北京。她上网查到了北京医院的预约电话,拨打了好几遍,可是对方一直是“嘟嘟嘟”的忙音。
芳芳只能打114服务平台,结果114那边传来一个温柔的女声说:“您好,现在暂时预约不到林生鸿医生,他的档期已经满了,我们有广安门医院陈程医生,也是肺癌专家,请问您需要预约这个医生吗?”芳芳一听,这不是做广告吗?“我不要其他医生,我只想预约林生鸿医生,没有一个日期是可以预约到的吗?”“不好意思,没有。”芳芳撂下了电话。
芳芳不甘心,听说北京医院现在能在手机微信平台预约了,又赶紧关注了看病预约平台账号。她找到林医生所在的医院,不曾想人家医院不让预约该医生。删掉,重新关注,点击林医生预约,还是不能成功。
芳芳把这个消息告诉老王,老王急了,把手上的烟头丢到地上,踩在脚下:“怎么可能预约不到,我自己来。”芳芳心酸老爸不信任自己,不理老王扭头就走,老王也不理芳芳,两人闹了别扭。
03
芳芳好友知道了老王生病想去北京看病的事,给她推荐了一个朋友,据说可以通过其他渠道预约到林生鸿医生。于是芳芳加了好友的朋友王生。
王生告诉芳芳,他们可以通过别的名义预约到林医生,但是预约费用比较高,需要六千元人民币。
仅仅预约看病就要六千块?还不包括各种开方子和药费,这也太贵了,抵芳芳两个月的工资了。可是为了老爸的病能有希望,芳芳还是在不太确定对方真实性的情况下,打了六千块过去对方账号。
过了一周,王生在微信上联系芳芳,告诉她已预约好了林医生,可是是在林医生坐诊的另一个医院,而不是他本身所属的医院。
芳芳心里打怵,会不会遇上骗子了。尽管如此,芳芳还是定好了机票和住宿,把预约到林医生的消息告诉好几天不理自己的老爸,也把自己害怕遇上骗子的担心告诉了他,二人拉着手默默聊了很久。
04
预约日期前一天,二人坐了大巴、飞机,又转大巴、地铁,风尘仆仆地到了北京的酒店,安顿好,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了预约的医院。
王生派了个年轻姑娘来给老王二人做引导,也算是这六千块钱预约费中比较人性化的环节了。姑娘在医院起到了医导的角色,帮着排队挂号,又让芳芳他们交了500块钱挂号费。她陪着老王他们等候医生,直到看病结束,交了钱打包好药才离开。
等候林医生的病人很多,好不容易轮到老王。会诊室内,终于见到了电视上播出的林医生,芳芳和老王仔细辨认,松了一口气,还好他们没遇上骗子。
林医生看了老王二人带来的各种检查片子和报告,给老王细细把了脉,并就老王的情况询问了一下。林医生建议老王回小城后还是需要做化疗,他开的中药主要作用是辅助化疗效果最大化,并且固本回元,让身体不至于被化疗副作用损耗太大。另外又嘱咐老王要立即戒掉烟,否则不管什么药都不灵。
老王像是在老师面前听话的小学生,立马把口袋里的烟都扔了。芳芳站在老王后面眼睛酸酸地看着他,认真记着医生的嘱咐。
05
从北京回来后,老王开始做化疗,换了一两次药,终于让肿瘤有所缩小。与此同时,也一直吃着林医生开的中药,并且按照林医生的嘱咐,芳芳带老王每两个月去北京复查一次,这时候复诊就不需要六千块作为中介费了。
这就是老王北京求医记,外地人到北京看病,真的是难于上青天,钱能解决的还算幸运,最怕又急着看病又联系不到好医生。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3天(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