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家庭生活中,由于父亲的主要是任务是赚钱养家,所以在家庭生活上花费的时间就会相应的少一些。在养育子女上的任务就落在妈妈的身上。
而妈妈因为24小时随时在线的状态,就会因为疲惫而导致情绪容易爆发,就免不了担当了“严母”的角色,而爸爸一天中的短暂出现,陪孩子玩玩游戏就变身成了“慈父”的形象。这是常规理解下的“严母慈父”。其实这个理解是很片面的。
什么“严母”?并不是对孩子大喊大叫,不停指责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这并不是“严母”,这是一个在发泄情绪的妈妈。
“严母”应该是对待孩子有原则,清楚告诉他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并坚定的执行。不因怜悯而放任原则。这才是真正的“严母”。
“严母”是一个妈妈教孩子规则,明白生活是有界限,不是他可以为所欲为的。
你教会了孩子吃饭,他学会了,你却看他吃的少,又动手喂他。导致的结果是孩子学会用吃饭威胁你达到自己的目的。
你教会孩子穿衣服,却总闲他慢,帮他穿好。最后孩子自己不愿动手,只会喊“妈妈”。
这类事情都是应该坚守原则的,你的过渡关怀,只会让她对你更加依赖,而无法独立。在集体生活中变成“低能儿”。孩子吃得少说明不饿,饿了他自己自然会找东西吃。穿的慢更需要多多的练习才会快,怕迟到就早起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这才是“严母”解决问题的办法。
“严母”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监督者,无论孩子撒娇哭闹都严格执行。
什么是“慈父”?并不是得空了就逗孩子玩一玩,给孩子买点礼物哄孩子开心来树立形象,物质的满足只是孩子对礼物的期待,而不是对爸爸的期待,这是有本质区别的。
“慈父”应该是和孩子打成一片的“朋友”般的和谐,一起去做一些男人喜欢做的事情,耐心的解答孩子的困惑。在遇到问题愿意跟父亲倾诉,希望得到父亲的指引。这才是“慈父”该有的样子和状态。
孩子幼稚的本性会让他要求一些不可能的东西,父母不要认为他在无理取闹,要用他理解的方式来告诉他什么叫限制。父母坚定的态度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站在坚实的土地上,有人拉着他,让他不会受伤。
无论是“严母慈父”还是“慈父严母”,本质说的就是谁做那个严格的执行者。共同目标就是帮助孩子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以便在未来能更好的应对挫折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