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光,过年就是新衣服压岁钱吃香喝辣;学生时代,过年就是同学聚会整天不着家;刚结婚时,过年是去完婆家又赶到娘家;如今中年,过年就是聚在一起吃饭喝茶。
我工作在浙江,娘家在海南,婆家在江苏。我和先生每年都是春节请假提前两天走,就近先回江苏婆家,年初二再搭飞机飞海南娘家(年前去海南机票几乎不打折,初二的机票会相对便宜),两头待的时长差不多,双方父母都很满意。
后来有了孩子,我们担心孩子太小,怕她长途奔波生病,就不再两头跑。而且生娃后,公婆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只需把我爸妈招唤过来就行。后来就是每年过年四个老人齐聚我家,抢着陪孩子玩、比拼给压岁钱,买菜做饭洗衣拖地都不用我管。对我来说,这才是真正的过年啊!哈哈哈~~~
回顾了从“每逢佳节倍思亲”到“每次过年胖三斤”的历程,我总结出如下经验:
001 玩的时候尽兴,工作时候拼命。
我们身边总不乏这样的牛人,工作时候认真高效,下班之后的生活也丰富多彩,不但业绩好,健身、写作也没耽误。而我们,下班后已经精疲力竭了,只想躺在沙发上看手机。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是因为我们害怕错过信息,上班时一会刷一下朋友圈,一会又逛一下淘宝,和朋友聚会的时候又想着还有项目方案没写完,没法投入。与其牵肠挂肚,不如保持专注,在玩的时候尽兴,工作的时候拼命。
春节两头奔波拜年开支大,聚在一起过年,太小的房子也实现不了。在该拼的年龄三心二意,业务能力不强,经济基础薄弱,愿望如何实现?总不能一辈子啃老吧。
002 好的陪伴是提供确定性,给予安全感。
天天待在家追剧玩游戏,并不是对父母真正的陪伴。父母这辈人,一生都在为子女操心。虽然我们的收入已经可以满足所需了,但父母仍会节衣缩食地省下那点本来就不多的退休金,时不时补贴我们。让人心烦的催婚也好、让人愧疚的帮付房子首付也罢,亦或是在六七十岁的高龄承担起年轻人都吃不消的带孩子的责任,都是他们能想到的,能够提供价值的一种方式。
父母老了,但他们仍想当一个有用的人,因为,他们怕失去我们的爱,怕成为我们的累赘,怕被我们嫌弃和抛弃!
给钱父母总是不要,给时间我们又太忙,空余时间有限,那该怎么做呢?
闯关游戏通常会有两种模式:简单版和困难版,我们可以先完成简单模式,在不断精进自身能力的过程中,试着挑战困难模式。
【EASY模式】经常向父母表达我们的爱,夸他们的字写得好,舞跳得棒。做他们喜欢吃的菜,做得软一点让老人的牙齿咬起来不费劲。在家时陪父母说说话,教他们使用微信QQ支付宝,当我们远离父母,他们想我们又怕打扰我们的时候,可以发条信息或搞笑视频婉转地求关注。朋友圈里给父母单独设置分组,时不时发一些美食、防骗秘笈、喜讯和小成就,让他们放心,报喜不报忧。
如果这个EASY模式你都通关了,我要夸你是个好孩纸,在你的眉心贴个“好”字!接下来,可以挑战下一个级别HARD模式了。
【HARD模式】 爱父母除了口头表达、日常联系等精神鼓励外,最能提供安全感的东西非“人”和“钱”莫属。父母观念的进化速度追不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多数人还是认为要找稳定的工作,首选公务员,工作后马上该结婚生子,最好一次龙凤胎。
我们很难改变父母的思维,但如果我们本身也认同这点,就该把结婚生子当成要事去做。结婚生子,既是建立自己的人生里程碑,也为父母提供了“人”的确定性,他们不再担心我们老无所依没人管。但如果我们秉持不婚主义或丁克思想,也要让父母早点死心别再继续做无用功,让他们知道再强扭这个瓜,他们会失去他们的宝宝的。
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不得不承认,钱能解决这世上绝大多数的难题。我们都喜欢钱,但也并非都以大富大贵为人生目标。父母要的确定性和安全感,大多来自“生大病可以正常就医,不会拖垮家里”,“子孙能够过上大多数人那样的普通生活,不会缺衣少食,居无定所”,基本就是这样朴素的愿望。
普通的工薪族,只要家中一人生了大病,就医难,看病贵,没人护理,都是不容易跨过的坎,更别说买房了。所以,趁年轻保费相对便宜,买好全家人(尤其是家庭收入主要贡献者)的大病保险,巧用杠杆撑起这个保护伞就显得尤为重要。
让自己变得优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居安思危,尽早积累第一桶金,一步一个脚印地搭建家庭堡垒。除了工资收入,还有投资、版税等“睡”后收入,这样的家庭或个人,一定是让父母很有安全感,很放心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发现,资源会向强者集中,自己越有能力,能抓住的机会越多,选择也更加丰富,就医、养老这类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回想小时候,父母耐心地教我们走路、吃饭、说话,当他们老了,子女也应多付出耐心,等等他们,接纳他们的笨拙和迟缓。我们常说要做个靠谱的员工,那为什么不从做个靠谱的子女开始呢?
你给父母买的年货,一定早就快递到家了吧?他们最想念的娃娃,还在让他们满心牵挂。今年春节,我想说一声,妈,你靠谱的孩纸,一定会在年前准时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