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领着一个漂亮的女儿,女儿的手里拿着一个漂亮的气球,“啪”的一声,气球破了,女孩先是短暂地一愣,接着,“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妈妈蹲下身子,安慰女儿。
“气球已经破了,哭有什么用?不哭了,妈妈再给你买一个……”可任凭妈妈说什么,女孩哭得依然厉害……
妈妈不说话了,陪着女儿,一会儿摸摸她的头,一会儿帮她擦擦眼泪……终于,女孩不哭了,拉着妈妈的手回家了。
气球破了,真的破了……
上面的画面或多或少在我们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出现过。破一个气球实在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们或许非常不理解孩子的伤心,或许会像看笑话一样看着孩子的哭泣,或许会对孩子的不听劝告而生气。
“气球破了”“宠物死了”“玩具碎了”“文具丢了”……是孩子成长中经常遇到的事情。事情虽小,在孩子那里也是一种对”哀伤“的表达,虽然和失去亲人的痛苦不能相提并论,但感情基调是一样的。
这样看来,孩子的哭是可以理解的。当孩子难过伤心的时候,我们怎么办?
安慰,劝阻显然无用,只会让孩子更加伤心,因为你不理解他。
更多的父母会用哄的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气球破了,赶快买个玩具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了,也会暂时忘记气球破的的事情。可是,这种转移,不是合适的方式,孩子的转移力转移,但这种情绪就压抑下来,就像沉在杯子底的沙子。这些沙子时间长了,就占了孩子内心很大的空间。不仅如此,生活中的一个导火索就会搅动这些沉在杯底的沙子释放,沉下去的越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越不利。
还有的父母会用冷处理,比如孩子哭,离开孩子,不理他,直到孩子不哭。这种冷处理并不合适,会让孩子孤独无助,被抛弃的感觉。
也不用有这样的担心:“如果不管他,会不会一直哭下去?”只要孩子伤心哭泣的时候,父母能平静的面对,孩子的情绪很快就释放完了,恰恰有的父母在孩子本来快哭完的时候,“不就这么点小事吗?”“别哭了,再哭气球也好不了了”等等的话,就好似要灭掉的火上再加一把柴草,孩子又开始哭了。
在孩子因为气球破了这样的事情伤心的时候,无声的陪伴是此时对孩子最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