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年内上涨4.63%,本人组合上涨9.7%。
~~~~~~~~~
费雪自陈,他一旦决定登门造访一家企业,则买进的概率就相当大了。大概是2.5:1,即每造访5家,最终会买入2家。一旦买进,则长期持有,轻易不再卖出。
他的选股方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广撒网,从业界专家和投资专家那里获得成长企业的线索(两者推荐的比例大概1:5)。这个阶段入选的公司,仅仅是考虑着手研究,是否进入下一个阶段,视情况而定。
这个阶段可以称作“粗筛”吧,费雪关注核心的两个问题是,首先是企业聚焦的业务领域是否有大幅增长的空间,以及这个业务的竞争格局(如对手是否容易进入);这两个标准,估计会排除不少候选者了。
然后费雪会大概地浏览(不会花很多时间)资产负债表和招股说明书,阅读有关产品结构、行业竞争、股权结构,损益表提及的折旧、利润率、研发费用,其他异常支出等。
第二阶段算“细筛”吧,粗筛以后大概五分之一的企业会进入这个阶段,费雪称可以认真研究了,即按照其发明的选股十五要点,尽可能地搜集资料,找相关人等闲聊调研。
第三个阶段即“登门造访”,细筛以后大概十分之一的企业会进入这个阶段,所以费雪一旦决定登门造访,实际上已经做了大量的功课,对目标公司相当地了解了。费雪认为,没有经过第二阶段的大量调研工作,没必要去见管理层,彼此浪费时间。
以上就是费雪寻找成长股的漏斗模型,可以看到选股十分严谨,工作量也非常大。费雪认为,投资要获得成功,也得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才行。世上没有轻易成功之法,如果投资能够轻易成功,对其他行业辛苦工作之人,岂非太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