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来说,看电影应该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或者至少对于我来说,是一件挺享受的事。今日去电影院观影,由于去的路上耽搁了一些,迟到了几分钟,等到电影结束退场,灯光亮起的时候,我才发现,这儿竟坐着这么多对情侣,和朋友略感小尴尬。
不过,电影进入中国市场这么多年来,我也去影院看了挺多部电影,电影果真是这么一回事。它不像一本书,但它能以画面的形式把书呈现出来,虽不如书那么深刻,但其感染力,还是很大的。我们坐在软椅上,看着流动的画面,听着人物的语言,静静感受,一切自在人心。
正如导演李安所言,“我很相信戏院这回事,尤其我们现在不进教堂、庙宇。我们需要沟通,大家聚在一起看一部片子,就是导演在跟大家分享一个精神上的东西,你需要进入一个幻想的世界,然后去印证你的生活。”
现在,拿我自己而言,能够真正静下心来花在一件事上的时间太少了,我的生活就是整个手机。即使在手机上阅读也是碎片化阅读,追着各式各样的剧和综艺,也许看完会有想法,有感触,但大多时候都是转瞬即过罢了。
说到今日与好友一同去影院看的电影——《绿皮书》,早几天前在微博上看到它的海报,真的很好看呀!而且,这还是一部喜剧。那当然要去电影院看看咯!
130分钟,确实,一点也没让我失望。我心想,要是导演正想通过这部片子传达、分享一些他的想法,那么,他绝对做到了。
这是一部关于一位黑人音乐家与一位白人司机一路南下巡演的故事,一路上,他们磕磕绊绊,互相都有看不惯的地方,黑人钢琴家唐讲究原则、注意卫生,白人司机托尼很能吃,但并不在意卫生这些;能说,但也很能胡说八道。但他们也有真心相待之处,一些挺暖心的细节。像唐告诉托尼该如何给妻子写出浪漫的书信,还有托尼带着唐在车上毫无顾忌的吃炸鸡……虽说当初是冲着一部喜剧去看的,确实有很多有趣的笑点,但也很明显,喜剧只是这部影片产生的一个分支效果,真正刻画表达的是那个时代下黑白种族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当时看这部电影,刚开始我也同托尼有着一样的想法。唐遵守礼仪,博才多学,在钢琴上有如此大造诣,还住在纽约市中心,他穿着西装,高高大大,笔直的形象,如果不是他的肤色,我真的觉得他根本不像一位黑人,当然后来我才意识到这个想法本身就有多大的错误。
而反观托尼,他是有着白色的肤色,可是他却并没有什么正事可干,喜欢吹嘘,不拘礼法,看不顺眼听不顺眼就用拳头解决问题,在某种情况上来说,他的生活似乎更加像一位黑人。
他们两个好像是拿错了两个人生剧本的人。
可是,当唐在雨中流着泪对托尼说出“有钱的白人付钱让我演奏钢琴,因为这让他们觉得很有文化,但当我一走下舞台,在他们眼中,我立马就变成了一个黑人而已,因为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文化,我独自忍受轻视,因为我不被自己人接受,因为我和他们不一样”这段话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他坐在旅馆阳台上喝着一杯又一杯葡萄酒时心中的落寞。
即使他才华出众,有涵养,可是,那又如何?他可是“黑人,”这已经从骨子里决定他不会被真正接受。更悲伤的是,当他做了这么多努力之后,他发现,他除了仍不被接受之外,连在自己的人群中都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了。这该有多悲伤,孤独。
这让我想起艾米莉·狄金森的一首小诗——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然而太阳已使我的荒凉,变成更新的荒凉。
唐之前以觉得若自己不断学习,变得风度翩翩,有学识有涵养,就能受到与白人同等的尊重。确实,他在台上演奏时,他被台下的白人以礼相待,可是,当他在台下时,他连上厕所,吃饭都不能与他们同一个地方进行,这是多么讽刺?而过去这么些年,他就是这么一路过来的,这其中的隐忍,难以想象。
最后一场演出,唐和托尼终于,不惜违约也要作出反抗以求取同等尊重。深夜,在橘鸟酒吧,他们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那是星星绽放的声音。在橘鸟酒吧的那场演奏,他的同胞们为他欢呼,承认他的才华,随着音乐的节奏,我也不由得开心起来。
影片最后,托尼还是顺利地回到了家,与家人一起过圣诞,唐一人回到了公寓。不过,随后他去拜访了托尼的家,他们互道祝福。一路上走来,在这欢声笑语的气氛下,托尼是真的不再对黑人心存芥蒂了!真是个美好的结局!让我意外的是,这是由真人真事改编而成。我想,当时这份友谊,实在是太难能可贵!
观影结束后,我与好友走在路上,默默反思着过去的自己。我并不是没有学过历史,我知晓美国有种族歧视的情况,但是今日所观,才让我深刻体会到,当时这种族歧视的执念有多深,这就是他们的文化,像风,像树。我该庆幸自己不是一个黑人,还是庆幸自己活在当代?实际上,当时那个年代,黄种人又如何?不受歧视吗?不可能的。
直至今日,这种现象依然存在,或者说,不自觉地存在着。以白为美,是我从记事起,就存在着的印象。很小的时候不觉得,可是渐渐懂事后,我会听到“你看她好白呀,好漂亮,”“一白遮百丑”诸如此类的话,我看看自己,有点儿黄,还有点儿黑,那我就不会太被喜欢了吧!于是我开始觉得自己不好,因为不白,五官也平平,竟自己可怜起自己来。确实,没有人引导我你这样不好,但是周遭的事物无一不对我说,这样更好,有了不一样,就产生了比较,心中也就有了落差了。久而久之,要是这种想法不被开导,或者转变,真是不太好。只是,这实在太难改变了!
史铁生说,“睁开白天的眼睛,看很多人很多事都可憎恶;睁开夜的眼睛,才发现其实人人都在苦弱地挣扎,惟当互爱。当然,白天的眼睛并非多余,我是说,夜的眼睛是多么重要。”
我曾也是个这样的人,因为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好,不够被人喜欢,我会对那些看起来比我要光鲜亮丽得多,比我更好的人心生羡慕,嫉妒,甚至是憎恶。确实是个病态的想法,老是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觉得自己怎么就不能这样那样,过得一点也不开心。所幸,到后来,观之越广,思之越多,我发现,一切都不过庸人自扰罢了。我眼中完美的人,并不如我想象的那般完美,就像托尼之前心中对唐的想法一样,他似乎很多地方都比他更好,可是,不走进别人的内心,又怎会了解别人心中的烦闷?
所以啊,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只是自己想得太多,自己在给自己找麻烦罢了。多出去走走,多看看,行你所想,慢慢,你会发现,一切并没有那么糟。你能够在晚上安逸的入眠,这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