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走的时间

一个思考题,在什么情况下15分钟等于1小时?

根据一份报告《被打断的程序员》( ChrisParnin)对来自86位程序员的10000份编程情景记录进行了研究。

在代码编辑工作被打断后,程序员需要10到1 5分钟来重新开始。

在编辑方法时被打断后,程序员只有1 0%的概率会在一分钟内继续 工作。程序员可能每天只有2小时的连续时间未被打断。

15分钟的代价是1个小时。

那转换到我们身上是不是也一样呢。看英文原版书,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去查字典(现在都用电子软件了),拿到手机还没等点开电子词典,先点开了微信看一下有没有消息,再刷下朋友圈看看有没有更新,都看了一圈,想起单词还没查到,再打开电子词典APP,可能还会被页面的广告骚扰一波,终于查完了单词,再回到书上,又找一下单词在什么位置,自己看到哪了。

就这样忙忙碌碌的,看似一上午都坐在书桌前看书,结果真没看几页。然后合上书的时候不停的感叹,时间都去哪了,这么半天才看这几页。

时间就这样被偷走了还浑然不觉。

一个对策,在需要整块时间做事的时候尽量减少打断。

还是以读英文书为例,碰到不认识的单词根据上下文猜大概的意思,把生词标记一下,等到读完一整个章节后,再把所有的单词查阅一下。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前一段不认识的单词,后一段就可能有解释。

把时间尽量归整,减少打断就会有效地增加可使用时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