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经常“作”、和不善言辞的男朋友吵架的水瓶女,这本书就像是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读完第一天就应用了,向男票提出了一个请求,没想到他爽快的答应了,态度也很温柔。心中窃喜,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吧!
本宝宝读完后写了书评,希望把光芒洒向远方,让更多朋友从中受益。
下文为书评→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Mapledely(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483202/
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四个要素的觉察。
背后的大逻辑:尊重客观事实,诚实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主动提出请求。
不论别人说什么,我们只听到他们此时此刻的(a)观察,(b)感受,(c)需要,(d)请求。
生气的时候不开口,平静后,开口只说自己真实的(a)观察,(b)感受,(c)需要,(d)请求。
1表达观察,而不是评价。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
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的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
因为评价不容易被理解,可能引发争吵,丧失沟通机会。
2表达感受,而不是想法。
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生气等。
我觉得、我被、你让我,这都是想法。
因为想法不容易被理解,可能引发争吵,丧失沟通机会。
3表达需要,而不是指责
然后,说出哪些情感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挖掘感受的来源:某种需要和期待。
当我们感觉不好时,可以选择责备自己或他人,但很少有人从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和期望来考虑。
推荐表达感受的句式:“我(感到)……,因为我(希望/重视/想要/需要)……”
而不是“我生气是因为你……”
为什么不指责:
如果用暴力的沟通方式解决眼前的问题,我们其实制造了新的问题。批评和指责使人倾向于自我保护并变得更有攻击性。只要人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他们就很难体会到别人的痛苦。这样,就长期而言,我们给自己增添了更多的麻烦。
4.表达请求,而不是惩罚
一旦诚实地表达自己后,提出第四个要素——具体的、正向的,而不是抽象的、负向的请求。
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区分请求与命令: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什么时候会变成命令?
● 如果我们过去常常指责别人;
● 如果对方经常受到指责;
● 如果我们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
● 如果我们有以下想法:TA应该/应当/必须……
当我们要惩罚别人时,不妨问问“我希望他基于怎样的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就会发现惩罚其实很难实现我们的目的。
5.相互体谅,建立联系 【本文作者自行延伸的】
但也要意识到,自己诚实的表达了自己的感受、需要、请求,别人可能会说不。这时候,我们的思维惯性可能让我们因被拒绝而感到受伤。其实,如果某件事情对方真的无法做到,我们可以试着去理解他,感受他的感受,尊重他的需要,并在不伤害自己的情况下去更好的建立与他的联系。
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并得到他人的倾听和理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希望今后的日子里,用有爱的方式沟通,获得沟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