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代码量算绩效考核?别毁了程序员

虽然程序员都说自己是搬砖的,但很显然,搬砖是很好考核的,一天搬多少块砖是一目了然可以量化的,一天搬1000块砖肯定比一天搬800块砖的要厉害;而程序员却很难以这样的方式来考核,一天1000行代码比一天800行代码要厉害?很有可能会反过来,800行代码会更厉害。

做过程序员的都知道,bug 数、代码行、版本数等等的这类指标都是不可行的。然而,对于公司来说,必须考核每个人的绩效和表现,否则加薪升职就没有标准了,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程序员的工作比较难考核,而公司又必须考核!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加上一个不怎么懂技术的主管或者经理,就会出现各种让人蛋疼的考核,让程序员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奔腾!类似的还有测试工程师、UI、UE、运维等等专业技术强相关的岗位,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索尼公司前常务董事天外伺朗的《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一文,曾经在业界流传甚广,也激起了广泛的争议,支持的反对的意见和声音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停止。

什么样方式才是好的考核方式?这个问题是技术人心中长久的痛。

那么欢迎来聊聊:

你怎么看待绩效这件事?

技术生涯中,你遇到了哪些奇葩的考核方式?

你期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考核?

如果你是技术leader的话,你会对下属采用什么样的考核方式?

重磅推荐:

技术漫谈:为何KPI毁了索尼,而OKR却成就了谷歌?

原文链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