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两对具有相同成长背景和交往过程的恋人。
其中一对恋人,男孩每个周末都给自己心爱的姑娘送一束红玫瑰。
另一对恋人中的男孩,平时不太送花,每年只在情人节那天向自己心爱的姑娘送去一束红玫瑰。
那个在每个周末都收到红玫瑰的姑娘,表现得相当平静。有时她还忍不住说:“我看到别人送蓝色妖姬,比红玫瑰漂亮多了!”
而那个只在情人节接到红玫瑰的姑娘,当手捧着男朋友送来的红玫瑰花时,欣喜地与男友紧紧拥吻在一起。
每个周末都收到红玫瑰的姑娘习以为常;那个只在情人节收到红玫瑰的姑娘,红玫瑰已经足够特别了。
人的心理有一个适应过程。一旦适应某种定式,就会对此习以为常,要改变这种定式,必须施加比最初更大的刺激力。
比如,5毛钱一份的晚报突然涨了5块钱,那么你会觉得无法接受;
但是,如果原本500万的房产涨了500块,你却会觉得价钱根本没有变化。
在公共车上,陌生人给你让座你会非常感激,而亲近的人给你让座你却感觉理所当然。
02
一个女孩和母亲吵架,赌气离家,在外逛了一天。
直到肚子很饿了,她才来到一个面摊,却发现忘记带钱了。
好心的面摊老板免费煮了一碗面给她,女孩感激地说:“我们不认识,你居然对我这么好!可是我妈妈,竟然对我那么绝情……”
面摊老板说:“我才煮一碗面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你妈妈帮你煮了十几年饭,你不是更应感激吗?”
女孩一听,愣住了:“是呀,妈妈辛苦地养育我,我非但没有感激,反而为了小小的事,就和她大吵一架。”
女孩鼓起勇气,踏上回家的路。快到家门时,她看到疲惫、焦急的母亲正在四处张望。
女孩因对母亲的关爱习以为常,从而对母亲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当母亲稍有不合自己心意就恶言相对。
对于面摊老板,女孩原本没有抱多大的期望,因此,他的一点点帮助,都令女孩感动不已。
聪明的人会利用为这种期望值为自己减轻做事的阻力。
例如,商家在调整产品价格总是先小幅度上涨,当人们逐渐接受以后再大幅加价。
一般有经验的谈判专家都是在谈判临近结束时才提出一些棘手的条件,而对方被一开始的优厚条件诱惑,也就不怎么在意后来才提出的那些缺点了。
03
很多时候,人们意识不到幸福或某些事物的价值,是因为自己的贪婪之心。
“贪”的本义指爱财,“婪”的本义指爱食,“贪婪”即贪得无厌,贪婪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使我们从欲念的无底深渊中得到自由,是快乐的始发站。
据说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仍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
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它还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哼!脚多,当然跑得快。”
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上帝答应了蜈蚣的请求。他把好多好多的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体贴,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满意足地看着满身是脚的自己,心中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
但是,等它开始跑步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致互相绊跌而顺利地往前走。
这样一来,它走得反而比以前更慢了。
过度的欲望让蜈蚣步伐缓慢、举步维艰,而人的心里一旦产生过分的欲望,终有一天,也会出现超载的现象,而这种负荷的结果是不堪设想的。
贪婪得来的东西,永远是人生的累赘。想要的越来越多,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这或许便是贪婪的代价。
04
托尔斯泰曾讲过这样的故事:
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
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
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
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
大家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正像《伊索寓言》里所说的:“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我们应该明白:即使你拥有整个世界,但你一天也只能吃三餐。
这是人生思悟后的一种清醒,谁真正懂得它的含义,谁就能过得轻松自在。
谁说喜欢一样东西就一定要得到它。
有时候,有些人为了得到他喜欢的东西,殚精竭虑,费尽心机,更甚者可能会不择手段,甚至走向极端。
也许他得到了他喜欢的东西,但是在追逐的过程中,他失去的东西也无法计算,他付出的代价是其得到的东西所无法弥补的。
有时候,为了强求一样东西而令自己的身心都疲惫不堪,是很不划算的。
有些东西是只可远观的,一旦你得到了它,日子一久,你可能会发现其实,它并不如原本想象中的那么好。
如果你发现你失去的和放弃的东西更珍贵的时候,你一定会懊恼不已。
所以有这样的一句话:“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
所以当你喜欢一样东西时,得到它并不是你最明智的选择。
人赤条条地来去于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永久地拥有什么,当你煞费心机获取来的东西又在自己赤条条地离开之前落到他人手中,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呢!
相反,假使我们能对现有的一切感到满足,那么,我们便会洒脱地自得其乐,幸福也在其中。
“人生是这样的短暂,我们纵然身在陋巷,也应享受每一刻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