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越感”是什么呢?可能是你平平颜值下闪闪发光的内在才华,可能是你普通成绩背后的“别样天赋”,可能是你朴实的衣着下,蕴藏着的无限财富……
“优越感”不等同于“炫耀感”,也不代表那些肉眼可见的“高高在上”,它是一个人内心丰富的灵魂载体,是对自我最在意,最引以为傲,也是无可取代的自我“宝藏”。
一个拥有真正“优越感”的人,肯定不是一个特别完美的人,但某一方面的“突出”,甚至“卓越”不断丰富和滋养着他们,心底自然就能开出一朵花来……
人,有时候确实需要靠“优越感”活下去的吧,那是人的一种本能的推动。比如普通人可能靠着“身心健康”,“吃能能睡”,“开心就好”的“优越感”度过日复一日的平淡而琐碎的生活。
每个人对于“优越感”的定义不尽相同。有人把“家财万贯”作为“优越感”,有人把“天生丽质难自弃”作为“优越感”,有人精通英语,把英语学到极致,那也是一种“优越感”呀,也有孩子,常年年排第一,校内无对手,那也是潜在的,不怒自威的“优越感”啊……
其实,深究一下:很多人的“优越感”来自于某一方面的极度自信,或者是过度自信,不能允许自己“向下求”,就像有位孩子说的“给你打电话的都是低于你水平的”,这话表面上听着不像是炫耀成绩,但也带着傲气,那是学霸骨子里深刻的“学习优越感”啊。
每个人的“优越感”都是不一样的自我诠释,也不是物质可以定义的那个层面,就像哥哥唱的那样“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就像我女儿说的,关于她“优越感”的来源,不是因为她是学霸,也不是因为她才艺尚可,而是来自于“不费力的学习”,来自于打打游戏,玩玩手机,可以不影响学习大局,也能保持“成绩稳步提升”的自我安慰吧。
毕竟,人,有时候真需要自定义的“优越感”而生活下去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