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中,出于战争利益或是震慑地方而采取的杀降行为在历史上多有出现,有的让人感觉毛骨悚然,有的则让人即为振奋。
一、白起坑杀40万赵军
公元前262年,秦赵长平之战后,赵国大败,据《史记》记载被俘赵军达40万,白起为了打击赵国国力,将降卒尽数坑杀,只放走了二百余名年龄过小的赵兵,使得赵国军事力量大损,从此一蹶不振。不过个人觉得40万之数过于夸大,10余万人还是比较接近实际的,不然赵国哪里来的军力,在长平之战后击溃燕国的大举入侵,和后期反击秦军。
二、项羽坑杀20万秦卒
巨鹿之战后,秦将章邯率20万秦卒向项羽投降,后因粮草问题,加之项羽内心对于秦人的仇恨,于新安将20万秦卒坑杀,此举也为项羽日后的兵败埋下隐患,在刘邦多次被项羽击溃的情况下,刘邦总能快速恢复军事力量,这与关中百姓对刘邦的人员、钱粮上的大力支持离不开,这也是项羽坑杀秦卒一手造就的。
三、官渡之战,曹操坑杀七万降卒
官渡之战,曹操奇袭乌巢,烧毁袁绍军粮草,致袁绍军心大乱,最终曹操击败实力强大的袁绍,此战,曹操俘获袁绍降军七万余人,因曹军粮草不济,曹操将降卒尽数坑杀,招致冀州百姓的强烈仇恨之心,这也使得在袁绍势力大损后,曹操一度不能攻陷邺城。
四、魏道武帝拓跋珪坑杀燕军
五胡乱华时期,北方有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国力日盛,公元395年,北魏攻伐后燕,俘获燕军4万余人,道武帝听取了下属建议,将燕军降卒尽数坑杀,使后燕再无力和北魏抗衡。
五、薛仁贵活埋13万回纥降卒
公元662年,回纥屡犯唐朝边境,薛仁贵奉命出征,于天山两军对垒,薛仁贵凭借个人武力,发三箭,使敌三将坠马而亡,使敌军大乱,唐军趁势掩杀,回纥军不敌而降,薛仁贵为了永除后患,将13万降卒活埋。
六、常遇春兵团的可怕
常遇春兵团是元末最为强大的兵团,令元军为之胆寒,常遇春本人也经常下达对已攻陷城池的屠杀令,公元1359年,常遇春背着徐达坑杀了3000余人陈友谅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