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凯撒
高手只是训练和实践中的“熟手”而已
福原爱是深受中国人民喜欢的一个日本乒乓球女选手。
从她三岁起,她可爱的形象和随后真诚率性的表现,就展示在日本和中国媒体的镜头里面。
她也在很小的时候来到中国接受中国的乒乓球的训练和比赛。
她有日本女人的温柔和谦恭。当见到自己的偶像,当时的世界乒乓球冠军王楠的时候毕恭毕敬,战战兢兢,但是后来,福原爱成为了王楠的双打的搭配搭档。王丹也帮助了福原爱,福原爱也从王楠身上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在一期许戈辉对她的采访过程中,许戈辉问福原爱有没有从王楠身上学到什么秘籍。
福原爱说,像楠姐这样的高手是没有秘籍的,技术动作什么的都摆在那里,楠姐这样高手,纯粹是天赋。
根据终身学习大脑神经可塑性和刻意练习的知识,我们知道所谓的见的天赋,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刻意练习来达成的。
也许也包括了一些极致高手的难以言说的隐性知识,但是这些隐性知识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足够细颗粒的了解和用理性语言科学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而已,这些隐性知识不代表不能够探索的神秘。
所以,这个其实只是是需要一点现在了解或者暂时不了解的一些灵性的知识而已。
除了这些灵性知识,再需要的就是刻苦的训练和实践。
我们知道像中国乒乓球队的队员都是从很小,就像福原爱一样,从三岁开始就开始打乒乓球了。宗恒小的时候大脑神经可塑性很好的时候,再加上年复一年,每天艰苦的训练和比赛的实践。
这些运动员掌握了丰富的心理表征,也就是这些灵性的知识。他们才最终成为高手。
所以,
1天赋其实只是一些灵性知识。
2长期艰苦的训练,塑造出了高手。
上面只是讲了一个比较简单的运动技能,而对于我们的终身学习的认知的能力是更加复杂百倍千倍的一个技能。
于是
学习的“知道”,只是一个非常粗浅的第一阶段,甚至根本就没有这个阶段,根据上面乒乓球的例子,我们知道,甚至我们都不需要了解太多乒乓球的的知识理论,你上手练就是了。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有这样的意味。
而我们现在的学习,却绝大部分停留在了听到过,上面用到的“知道”用“听到过”仿佛更准确一点。
从知道,听到,到真正的做到,还有一个非常巨大漫长的主体部分,也就是你的训练和实践。
本文的主旨其实是再次强调了中间的实践和训练,我们想象的更加重要和占比巨大。看看书简单听听课看看鸡汤文,最终依旧过不好人生,所以学习没用???WHAT?
到达西天十万八千里,你只走了一步结果达不到西天,就说靠行动靠走的,没用???天下没有这种道理,而天下充满了这种颠倒是非。
于是问题的关键是在训练实践不断的思索过程中积攒丰富的心理表征,也就是所谓的灵性知识。
那些头脑简单却一再的强调为什么搞得那么复杂,平淡简单才是真的人。只是认这些说辞来掩饰自己的懒惰而已。
一个简单的技能,如乒乓球一样,尚且通过长年累月的训练,才能达到高手的境界。而一个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和实践来说非常复杂(也最最重要),甚至是复杂性无限的认知和学习,你有什么理由简化它的成功过程和因素呢?
学海无涯,那就学最有用和重要的,并且学多少是多少,我们都在进步,功不唐捐。你学得越多就走的越好越远,就像你练得越多收获的灵性知识越多,你的乒乓球世界排名就越高。
切记,没有捷径秘笈的高手,只有不知疲倦的训练实践的学习者的“熟手”。
(本文“学”是广义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