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渴望成功,都渴望能成为某个领域或多个领域里的佼佼者。
眼前这个世界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成功案例”,让人“眼花缭乱”,也让人应接不暇。
昨天,加了朋友圈一个“牛人”理财导师,受他的邀请,进群免费听了一堂“财富变现”的课程。看见大咖们都会理财,并且通过一年的时间,纷纷实现了“三方”自由(精神、时间、财富三方面),于是兴致勃勃,花了999元报了“智慧理财”的课程。
今天,无意间又被好友拉进一个学习群,听了一堂“摄影美学”,听着分享者,如何从一个摄影小白逆袭转变成为摄影大咖,实现月入上万的自由摄影师。于是,又心血来潮,花了1099报了“从零开始学摄影”的培训课程。
……
到最后,A课程只听了5节课,就没再继续了。B课程听了2节课,总给自己找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比如说,“今天加班”,“今天有别的事情”而错过了上课时间。
然后,也就顺理成章的忘记了“爬楼听课”。最后,花钱报的课程,就永远躺在了微信群里。
这些场景,是不是都特别熟悉?
你有没有发现,随着微信的普及,也随着网络课程的流行,我们总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看到五花八门的“学习广告”、“微信学习群”,了解到各种各样的引人入胜的“屌丝逆袭”的故事。
要知道,这世上没有一步登天的云梯,也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别人的成功,听起来都好像So easy,别人的方法听起来都觉得“很实用”。可是,真的适用于你吗?
你缺少的,从来都不是方法,而是“持之以恒”的战斗力啊!
别人成功的“方法”,对你而言未必适用!谁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坚持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报一个课程,明天报一个课程,就能立马收获你想要的成功?
成年人,醒醒吧。
屌丝逆袭,也需要自身本领的积累,达到一定的量变,然后在某个点,才能爆发出来变成质变,才有可能实现逆袭啊!
所有成功的果实,都是承受住了现实的拳拳“重创”,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在岁月的历练中,在循序渐进中,慢慢结下的。
成功,从来都没有什么“催熟剂”。有的只是你日日夜夜的坚持和脚踏实地的印记。
有朋友在群聊天中开玩笑跟另一个朋友说,“你马上就30大寿了呢!”
引来大家哗然一笑。哗然大笑的背后,令人深思。
“马上”、“30岁”、“大寿”,真所谓是“妙语连珠”、“一语中的”啊!
是啊,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转眼间,猛然才发现自己要到“三十而立”之年了。真的什么都没有长,唯一在长的就是“年龄”,还有爬上眼角的皱纹。
明明还在碌碌无为中挣扎着,觉得还有很多时间,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明明报了很多课程,明明在兢兢业业的工作着,一丝不苟的生活着,也在不依不饶的各种摸索着……
如此渴望成功,可最终还是一无所有并且毫无所成。
这个时候,我们开始焦虑了,开始浮躁了。
就好像这个季节,天气闷热得老让人不停地擦汗。
“三十而立”之年,这真真是个无比尴尬的年龄。很多人,都已经上有小,下有老,却还不想承认自己已经是个“大人”,是个“家长”了。
也不是说自己对这个家庭不负责,而是,自己内心不想承认,自己的人生还是这么碌碌无为罢了。总觉得自己的人生不该是这幅模样啊!
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必须静下心来学习。”
不管你“三十而立”,还是“四十不惑”,那又怎样?
只要你还在追梦的路上奔跑着,赤脚空拳都不怕,练就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就是你最好的武器和最吸引人的地方。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你的矢志不移,你的默默坚持,终将会悄悄地影响别人,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先让自己静下心来,上进,精进,持之以恒,才会学无止境。
浮躁之时,千万千万别报任何学习的课程。
先安安静静的看书吧。
让眼睛专注于有趣的汉字,让大脑沉浸在“书海”,让思想自由翱翔。
林清玄说,“我愿意自己的思想浩大如天鹅之越过长空,在动荡迁徙的道路上,不失去温和与优雅的气质。更要紧的是,天鹅是易于驯养的,使我不至于被思想牵动,而能主引自己的思想,让它在水草丰美的湖滨自在悠游。”
我好像听到了智者的指点,人生啊,不要随波逐流,不要被五花八门的“成功案例”所困惑了内心,饥不择食不可取,急功近利更不可行。
你要持之以恒,但千万不要心急。
“每个人设若都有一千支银针,不巧失落了一支,不必悲伤;因为我们还有九百九十九支银针,它们依然能散放光芒,正如天上繁星万盏,有时雨天少了一颗,其他的还是为我们放光。”
你品,你细品,林清玄的文字多么治愈啊!
他还说,“我一直不肯相信生命中有永远的失落,永远的失落只有在自暴自弃的人身上才能找到。”
三十而立又怎样?这份年龄的标签,撕掉它,不要也罢!
培根说,“人们没有哭,便不会有笑;小孩一生下来,便有哭的本领,后来才学会了笑;一个人不先了解悲哀,便不会了解快乐。”
正因为你三十岁之前,你尝尽了人间悲哀,三十岁之后,说不定哪天就领悟出了真正的快乐了呢?
人生何处不暗藏玄机?人生处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世人皆浮躁,我读“林清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