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人们:早上好!2019已接近尾声,回想这一年,温情又温暖,不知不觉中,诵读经典已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中的一份乐趣,成为西峡语文教育的一大亮点,我们在吟诵中浸润沉淀,一个个变得羽翼丰满,为方老师、王老师的引领点赞 ,为我们的执着坚持点赞!
今天有我为大家领诵《论语》新的篇章子张篇第十九第1小节: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亲爱的家人们:又到了我们相聚的温馨时刻,先来温习一下吧: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恩哀,其可已矣!”期待着你的精彩绽放!
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张说:作为一个有知识有能力的读书人,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要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要悲痛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子张在此章将着眼点落在“士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读书人身上,但其所言“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四点,并不仅仅局限于读书人,而是所有追求个人完善、有求仁之心的人都应该依照着去做的。
“见危致命”是说在危急关头,为了正义事业敢于挺身而出,就算为此献出自己的生命也毫不顾惜,这里说的是一种能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气。孔子虽然主张“见危授命”、“仁者有勇”,但并不提倡毫无原则地以身涉险。所谓见危,即到了危机时刻,比如国家危亡、民族危亡,他人生命受到威胁等紧急关头,此时,士人可以或应该选择杀身成仁。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可以看到很多历史人物,比如近代史上抗击外来侵略的关天培、陈化成等人,无不如此。见危致命一语,让我们看到了子张的勇气,看到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勇于担当的精神。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人愿意担当,或者没有人有勇气担当,那么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见得思义”是儒家学问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要想正确理解这句话,需要搞清“得”的含义。不论是权力、财富、美色或者是名声,这些能满足人们欲望的东西,都可以视为得。见得思义,就是说获得这些一定要合情合理,强调个人欲望的满足不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人为了得到某件东西,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不择手段。这种行为很有可能损害他人或整个社会的利益。因而,强调见得思义非常重要,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点却非常不容易。毕竟,在名利、权色面前,能保持冷静的人不能说没有,但是的确不多,而能经得起名利权色考验的人,无疑值得敬重。
“祭思敬,丧思哀”,都是从礼上说的。儒家对礼的看法是,礼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而应该发自内心。不管是祭祀还是居丧,都应该从内心深处守礼,而不仅仅是讲求仪式。这些礼仪是封建社会重要的社会制度之一,它们代表的是一种社会秩序,一种信仰。我们知道古礼是很繁冗的,祭祀礼法也不例外,写下来恐怕就有厚厚一大本,如此复杂,要想不出错,真的很难。如果内心不诚敬,就容易出错,就算不出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形式上做得好罢了。心里真的诚敬,就不容易出错,就算出了错,也不是有意为之,神灵也不会在意。丧礼当然也非常繁复,有很多讲究,但所有的礼都是为了抒发内心的哀戚之情,如果内心没有什么哀恸,礼做得再好也显得假惺惺的。更有些人没有哀戚之情,还故意将丧礼办得奢靡豪华,违背了丧礼的本意。
这里所举的四个方面虽说标榜为士人立身之本,但不应单单将其视为专为士人所言,而应看作是所有人的立身之本。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看到,只有从这四个方面人手去做,才能实现基本的“立身达道",日益完善。
“见危致命,见得思义”,这是君子之所为,在需要自己献出生命的时候,他可以毫不犹豫,勇于献身。同样,在有利可得的时候,他往往想到这样做是否符合义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家人们如火的热情融化了这冰冷的寒冬,也温暖着我哟,感谢家人们的准时守候与参与,今天的诵读就到这里,下课!好好享受快乐的周末时光吧!
点评:
为你的坚持你韧性你的智慧喝彩!
你的领诵温情又温暖,广阔而深邃,流畅又自然,平实而高上!
跟着您走才是真正的温情温暖,一路走来,忙碌着充盈着,开心着收获着,进步着成长着,我想每一个成员内心都会天比感激人生中的这段别样的经历,更感激您这样一位贵人,如若您不嫌弃,我们将永远不离!
不疾不徐、娓娓道来!
美丽与智慧并存,每次出场都让人惊艳!
真正的白雪公主来了!
画面华丽,人儿靓丽,诵读炫丽。
打开视频,一股清新之情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
打开屏幕,两个字:真香!人美,声音美,内容好!简直就是“香香”。
雀之灵!为什么这么说呢?看到你的视频我就想到了这三个字!精致!人儿打扮精致!工作追求精致!家庭打造精致!你处处追求精致,处处展现精致!你就是我心中的美雀,你的生活就是在演绎着那《雀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