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害怕那些爱阅读的人,因为他们懂得生命太短,人总是聪明得太迟。我很害怕阅读的人,因为他们的一小时,就是我的一生。”今天想用我最真实的感受告诉你,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
01
20岁,少年不知愁滋味,我喜欢一个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漫无目的地在大街小巷游荡,三毛在《流星雨》中把生命中擦肩而过可能永远不会再见到的人看做流星。她说“只要你带着心灵的眼睛,带着爱世界、爱人类的一种赞赏的心情的话,我们时时刻刻就都可以碰到这些流星。”
于是,我开始走出大山,去开始去寻找一个一个的流星,去发现一路的故事。
23岁,我遭遇了一些不好的事,羽翼未丰的年纪,却想拥有扛起世界的勇气!我读到路遥老师的《平凡的世界》。他笔下的“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觉醒期的早晚,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让我深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便是最平凡的人,也在为他自己的世界而奋斗!
路很远,人生很苦,我开始把苦难当作礼物,能看见自己的平凡,也能感受到自己的不平凡!
25岁,当我抱怨命运的不公,我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他写道“人生在穷乡僻壤,有孤陋寡闻之虞,生在贵府名门,有骄狂愚妄之险,都不好,我们可以设计自己的人生,生在一个介于二者之间的位置:既知晓人类文明的丰富璀璨,又懂得生命旅途的坎坷艰难,既了解达官显贵奢华而惧的生活,又体会平民百姓清贫而深情的岁月,既尝过人情又爱的美好,又深知了事态炎凉的正常”。
我开始设计自己的人生,把生活当成一场剧,这个剧本,我要自己写。就如罗曼罗兰说的,看清了这个世界而后爱它。
02
当我被生活磨平了棱角,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我重读钱钟书的《围城》。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我发现过程比结果重要,没有绝对完美的人生,人生都充满了遗憾,因此不妨大胆一些,去爱一个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个梦......
再后来我想要在热爱的领域持续前行,但我常常感到自己心力不足,我读吴世春老师的《心力》。
他写道:“问题是绕不过去的,能绕的过去的都不是真问题,把问题解决了,自己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是直面苦难,还是被苦难击垮;是放弃初衷,妥协了事,还是千方百计,努力克服苦难。人能否成长,这里 就是分水岭。
我不再纠结,而是努力冲破自己的小圈,放弃小我,提升逆商,在困难中浴火重生。
人世间太大,我们又太渺小,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
03
有人说:“董宇辉老师是直播界的天花板,他让我觉得其他直播都好庸俗。”也有人说:“明明他说的话有点鸡汤,引用的句子也有些老套,但他绘声绘色说出的故事,朴实的回忆,依然让我深深共鸣”假如文字真的存在某种力量,我想就是这些。
普通人只能过一生,而读书人在过一生之前,早在脑子里面,已储存了千百种样本~
梁晓声说过: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读过的书会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你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长。而读书,是一个人最有力量的成长方式之一。
✍写在最后
不知何时开始,我很害怕阅读的人。
就像我们不知道冬天从哪天开始,只会感觉夜的黑越来越漫长。
不必害怕,原以为太多知识生涩遥远,但其实并非触不可及。
因为书籍会帮我们换个角度看世界,慢慢地,就与自己和解了,与世界和解了~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