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几岁意识到这个世界上除了家人与朋友之间的爱之外,还有一种伴侣之间的爱开始,人生就仿佛进入了一个不可控的阶段。
你可能因为这种爱而觉得世界如此美好,也可能因为这种爱而坠入比生存本身更深的深渊,从此在爱的世界里笑,在爱的世界里哭。
沉浸其中的时候不会觉得有什么,清醒过来之后会发现,那个时候的自己像个傻子。
甚至人生的其他部分沦为陪衬,好像什么东西差不多就可以。
但真的是这样吗?难道我们就注定囿于情情爱爱的世界里,了此余生?
当然不是这样的。
在一本叫做《浮士德博士》的书中,有一处很有意思的细节。
一个年轻的女钢琴教师,辅导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弹钢琴,休息的时候,小男孩问出了一个很多人都疑惑的问题、
他说:“老师,这个世界上,除了爱这种情感,还有没有另一种情感,它的浓烈度超过了爱本身?”
这位老师回答道:“有的,那就是兴趣。”
爱确实很浓烈,但浓烈的后面必然是淡然,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也决定了,任何高潮都意味着低潮,任何繁华的背后都是衰败。
在我们的人生中,爱是一直在改变的,我们不能将它视作人生的所有,那样是危险的,也是狭隘的。
在爱之外,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职业,成为那个领域内的佼佼者;比如培养一个兴趣,让生活充实而丰满。
远方的山,高空的月,温柔的风,每一样都值得好好观赏,细细品味。
何况时光日夜流转,生命放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之中,转瞬即逝,很是短暂,不珍惜就没有了。
如果你觉得,一定要做一个情痴,一定要有另一个人生命才完整,那也几乎相当于,你想上交一半灵魂给别人,从此生活在牵扯之中。
也可能会幸福的,但前提是你的自我要强大坚定,并且清醒到不把太多期望放在别人的身上。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这是一场修行,你不能因为爱一个人,而不顾自己的人生。
不管情场得意还是失意,都别忘了有一份事业,有一个兴趣,有一个可以支撑自己继续好好生活下去的生命支柱。
就像张爱玲,虽然爱上了一个汉奸,还是渣男,情路一直坎坷,但也没耽误她成为一代才女,至今仍有人在读她的作品。
“人间情事一丢,就有了清澈的骨骼。”
当你不只看见爱与被爱,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还挺有趣,天地广阔,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