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不知周期,犹如打仗不懂兵法。周期是张三九的「价值感知体系」中的基石,后续的各种原则都建立在此基础上。
周期是什么
为了解释这个概念,张三九用了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大蒜做例子。赵东将比特币每4年产量减半作为一个周期,但周期是需要多次重复出现才能称之为周期的,比特币的周期还不能确切定论。
万物皆有周期。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阴晴圆缺,周期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我经历过的周期
我曾经在管理家里企业的时候,经历过一个完整的信贷周期。
那时候胡温4万亿的刺激政策经过两年时间,终于传递到了我们位于云南的边陲小城。经济似乎进入了一片繁荣期。
这个时候银行追着企业贷款,于是乎企业把能抵押的资产全给抵押了。贷款出来的钱就进一步投资购置土地,建厂房,买设备,然后把这些新购置的土地厂房设备,又拿去银行抵押贷款。
到最后企业没有抵押物了,怎么办呢?放心,有担保公司呢。在担保公司的撮合下,银行进一步放水,企业还不了不还有担保公司吗?于是企业又在担保公司的担保下,从银行里拿到了大量的贷款,用作日常经营的流动资金。
就这样,企业拿到了贷款,担保公司赚到了中间费用,银行获得了利润,做大了资产负债表,一副三方得利的大好局面。
可是好景不长,企业的负债率越来越高,实际的生产经营状况并没有像计划中的那样美好。产能上去了,但是销量却没有上去,银行的利息却一分一毫不能少,利润越来越薄,现金流越来越小。
一年到头该还银行贷款时,却发现本金还差了一大截。正当企业在焦头烂额该怎么还贷以避免征信受影响时,担保公司又出现了。他到处拆借资金高息借给企业,用于企业过桥贷款,赚得盆满钵满。银行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自己的贷款及时收回发放,保住利润就好了。
企业拿到了大量的贷款,在银行和担保公司各种手段的盘剥下,不仅没挣到钱,每年还贷款的时候还要支付高昂的过桥利息。到最后,企业终于撑不下去了。有些精明的企业老板想想,老子这样一天累死累活的,就你们银行和担保公司赚钱了。老子不干了,银行贷款到期也干脆不还了。
这时候,银行慌了,因为企业该抵押的抵押了,去找担保公司才发现,担保公司就一空架子,完全干的是空手套白狼的活儿。银行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开始了坑蒙拐骗,骗企业说只要想办法把贷款还上,新贷款立马就批出来并贷给你。
好些企业轻信了银行的话,去找了一些高息的民间资金,结果一还进银行,才发现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好些企业就这样死掉了。其他企业看到了这些惨例,直接摆烂。
于是银行又开始威胁担保公司,企业不还款,你得还,不还的话,以后的业务没得做了。担保公司为了保住自己的业务,于是帮企业代偿,可需要代偿的额度真是太大了,再硬的身板也受不了啊。还了几笔之后,之前干高利贷赚的钱全给搭进去了不说,从别处拆借过来的钱还赔了不少,只好关门歇业,高管跑路躲债。
最后,银行、企业、担保公司,甚至那些为了拿一些高利息的普通百姓,一个都没好下场。
为什么具有周期性呢?
这样的周期背后,其实是人性的贪婪在做祟。
企业老板不满足于赚取眼前的利润,总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心里有无数个扩张的冲动。今年干5000万业绩,明年要到1亿,后年上10亿。银行的钱又好拿,不用白不用,于是拿着贷款冲进自己不熟悉的行业,进去就被套。被套之后不知道及时止损,还饮鸩止渴,到处拆借高息资金,自己作死。
银行为了多赚钱,忽视本身应该把控的风险,在大水漫灌时期,风险规避几乎消失了,似乎是个人都能贷款一样。
担保公司为了赚担保费,放宽担保条件,甚至协助企业作假,干起高利贷的勾当。
那些借钱给担保公司的人,也是想多赚点钱,毕竟存银行里的利息太低了,买楼买不起,股市又被割。
企业、银行、担保公司、普通个人,都是一个贪字,让自己一步一步陷入深渊。
贪婪的人不值得同情。
其实,投资和经营企业一样,都要看清周期,不能逆周期而动。
银行贷款不可能永远很容易地拿到,同样,投资的世界里不可能永远只涨不跌。
在大家都处于一个情绪亢奋的时期,周围都是好消息,所有人都无视风险时,你得动用自己的第二层次思维,好好为自己多储备一些粮草。就像张三九一样,在2018年年初套现3000万离场。
现在,才经历几年困难时期,最近央行和财政部打架之后,似乎又要开始新的一轮放水了,让我们看看接下来发生的事有什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