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爱笑的王阿哥(ISMILELI)
昨天下班一个同事给我说,上海一个17岁的男孩,当着母亲的面,从车上下来跳桥身亡的新闻。当时就想,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正处于雨季的少年这么轻生?
从新闻上了解到,这位17岁的少年是因为和同学发生矛盾,被母亲批评了几句,然后就跳桥自杀了。
具体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原因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被母亲批评几句,男孩就跳桥自己,这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这件事情本身没有谁对谁错,天下的父母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为了儿女好,作为儿女的也不会故意给父母制造一些不愉快。许多不愉快的背后,都隐藏着长期激化的矛盾,是长时间的矛盾积累得不到协调与疏通造成的。
许多父母都以为给儿女提供好的物质条件,教育资源就做到尽父母的义务了。其实,这远远不够。物质基础只算最基本的保证,儿女需要的更多是精神上的理解与安慰。
还有许多父母的教育方式,本身就是有严重的问题。他们总是用他们自以为正确的一套方式去教育子女,这可能本身就有问题。比如孩子考试没有考好,上来就是一顿拳手相加,结果导致孩子一身外伤,自己一身内伤。这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做法,可能就不对了。
现在这个时代,网络发达,智能设备遍地都是,许多小孩子通过网络已经知道很多东西,思维变得活跃,心智变得成熟。许多父母可能就要变通思维,跟上孩子们的脚步,了解一下他们喜欢接触的事物,这样或许能更好的和他们沟通交流,也能更好的去引导教育他们。
孩子身上许多优秀的品质是父母给予的;孩子身上大多数的问题,也都是父母的原因造成的。
如果一个家庭,父母天天看书读报,爬山旅游搞健身;另一家父母天天追剧,玩抖音刷微信。这样两个家庭中成长出来的孩子,肯定是不一样的。不能说追剧、玩抖音刷微信不好,毕竟有人靠着写影评、玩抖音玩微信实现了财务自由,但这毕竟是少数,并且这些人肯定也是在看书读报的基础做铺垫的。少玩点手机,多陪陪孩子多进行一些户外运动,绝对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利的。
现在有许多父母都喜欢给儿女报各种辅导班,兴趣课。但是,等孩子真正毕业之后找到工作或者换工作时,又希望孩子能够踏踏实实的工作,找一份稳定靠谱的工作。这种思路貌似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有多少父母是真正考虑给孩子报辅导班、报兴趣课的意义在哪里。报辅导班与兴趣课,我没有反对的意思,我觉得适可而止,而不是为了“攀比”的心理去报的。
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在帮助孩子提高技能的同时,更因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不能,让他养成一颗“玻璃心”。受不了一点点刺激和打击就要死要活的,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怎么在社会混。社会是残酷的,职场是残酷的,人生会有更多的困难在等着呢!
也希望年轻的孩子不要过于轻生,父母是爱你们的,虽然有时候他们爱的方式或者不讨人喜欢。这时候的你们就要主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心声,也希望天下做父母的能认认真真的听取孩子的心声。
逝者已去,希望这位母亲不要过度的自责,能够早日从自责中走出来。
更多子女教育问题,欢迎阅读我的另一篇文章《人老后拼的是儿女,儿女才是我们的未来》。谢谢您的阅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