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个时代,文笔好的人是最吃香的。拥有好文笔的人,在工作中写个工作笔记工作总结述职报告,等等都有优势。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文笔好的人也特别受欢迎,比如每逢过节假日发个祝福语写个朋友圈的,凭借文笔了得,
就连发个微信也让人刮目相看,印象深刻。此外,文笔好的人,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选择,比如你可以写自己的公众号,还可以靠写作赚钱,等等。
01什么是好文笔?
平时我也经常也写文章,但总觉得没别人写得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发现有的人写东西让人读也读不进去,而有些人写的东西让人爱不释手,百读不厌。那是因为文笔的不同。那文笔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好文笔是好的内容,加上好的语言。
所谓好内容,就是说要言之有物,不能让人看了不知所云。而好语言,就是只用最恰当最简洁也最能打动人心的语言,把内容呈现出来。
以下用朱自清的《背影》为例,来具体看一看好文笔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我们大多人都读过朱自清的《背影》,在《背影》里有一段经典的描写:"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一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众所周知,词语是语言最小的单位,这就好比你要盖房子,砖好不好是很重要的。那好文笔的第一个要素就是用词准确、简练、丰富。
所谓准确就是不可替代的,只能用这个词。我们来看看这段文字是不是这样。比如,我们把蹒跚换成踉跄可以吗?好像感觉就差点意思了呢?
踉跄单纯是一个形容一个人走路不稳,而蹒跚是形容一个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两个词语在程度上有所差异,显然蹒跚的程度更深一些。
很多人在实际写作中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心里的话,写出来,总是跟期待中的相差很远。其实这就是用词不准确的问题,需要我们平日里多琢磨近义词之间的区别,多留意别人的用法。
还有好文笔要做到用词简练,这也很好理解,就是不要重复啰唆。在朱自清的这段文字里,他对父亲每一个体态、每一个动作的刻画都很简洁,不拖泥带水,读起来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此外,用词丰富也是也很重要,就比如,朱自清分别用"走到","穿过"、"爬上"等表达不同的动作,给我们营造不同的画面感。又比如当我们写一个人很高兴时,可能会用"高兴、快乐、喜悦"等,但还可以用"喜出望外、心花怒放、欣喜若狂"等成语。而不同的词语传达出来的意义又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细致甄别。
文笔的第二个要素,就是要有个性的句式风格。
什么是句式风格呢?就是喜欢用长句子还是短句子?喜欢用排比还是比喻?喜欢直白的描写还是形容的夸张?
这就好比一个人的穿衣风格是喜欢运动休闲还是优雅淑女。实际上句式风格也是一个作家作品风格的体现。显然在这段文字里,朱自清用了很多直白描写的短句子,而鲁迅就喜欢用犀利的长句子和老老舍就比较喜欢用平时的短句子,。
最后是好文笔的第三个要素,注重细节。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前面的描写只先写一句:"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出来了"那我们就很难感受到,朱自清对于父亲依依不舍的情感。正是通过细节的描写,我们看到朱自清紧盯着父亲的每一个微小举动,这就展现了朱自清对父亲的留意。通过对父亲穿着、体态、动作的描写,也能也更能引发我们的情感共鸣。
以上这些就是好文笔的三个标准,让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按照这些标准去练习。
02好的文笔应该怎么练出来呢?
那在具体的写作中,应该怎么练习呢?
有人会说:"我想写作,可是我不知道有什么可写的?"其实,万物皆可写,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写。
还有人可能会说,我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可是开了个头就写不下去了。
这说明什么呢?就是没有思路了词穷了。
大家都知道高楼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写作也是一样的,看起来洋洋洒洒的文字,其实都源自日常的积累和练习。
所以即便不知写什么?不知怎么写?大家也不要着急,找到了方法多加训练,你也可以写作,如行云流水。
我们都知道写作首先要有内容,那内容是哪儿来的呢?这就需要我们的记忆和平时里的记录积累。
我们可以通过眼睛观察到了素材,也可以既日常笔记,还可以通过读书积累素材。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学习一下如何用这三种方法建造专属自己的素材库
第一,如何用眼睛观察收集素材
就是做到三看“都看什么呢?
一看主体,比如人物的样貌、穿着打扮、当时的状态;恶看环境,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周围的人,周遭的环境;三看人物的身体语言,比如他的眼神细微表情肢体动作。
那么怎样收集呢?我们可以挑选一个场景,比如某天你看到父亲泡一杯茶,那我们可以怎么实战练习呢?
我们按照上面的说的来观察。首先你看到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泡的茶呢?可能是在某个周末阳光明媚的午后,父亲拿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龙井茶;那父亲当时的心情怎样?沉浸在幽香之中、整个人也都舒展开来。
你可以把这些都写下来,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一次用眼观察收集素材了,下次你要写类似的场景也可以直接使用了。
二是,如何做笔记日常笔记。在给大家一个方法——随时随地法,也就是随时的记录日常点滴。比如你可以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或者应用手机软件把你手遇到的事情、生活的经历、瞬间的感悟想法或思考记录下来。
比如某天,你看到同事做了某件事,以及他对这件事情的反应和态度,你都可以记录下来,也可以写一些对你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日常素材笔记是在积累素材,也是一种简单的写作训练。当然还要记得定期分类整理,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快速地找到。
第三是如何通过读书笔记获得素材。
刚才说的是做日常笔记,是从自己身上往内找,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读书笔记就是向外寻找,去梳理去别人的思想里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
一般来说,做读书笔记,有三种方法分别是:摘要法、感触法和延伸法。
所谓摘要法,就是把书中的句子,段落方法等摘录下来。比如你可以把一本书摘要成标题,迅速提炼出纲要;也可以只记金句,还可以记代表性的人物和数据。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日后我们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拿来,作为文章的框架、作为案例使用。
所谓感触法,就是记录你看到的内容引发的感悟、思考。比如你看到书中的某段子,让你连联系实际产生什么感悟,让你觉得日后自己应该注意些什么,都可以记录下来。
第三是延伸法,就是在感悟的基础上,你有哪些更深层次的想法。比如看过某本书,你对这本书有何评价? 其实延伸法,就像是我们自己写一篇文章一样,也是给自己一个练习写作的机会。
所谓开卷有益,动笔也是有益的,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收集素材,零零散散的,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素材系统。
接下来是如何练习语言。
我们分别从用词和句子两方面来说说如何练习好语言。
首先如何练习用词呢
有一个小方法就是换词练习。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看到一句话或者你自己写完一句话,你可以试着用近义词替换里边的动词和形容词,看看意思是不是可以表达的更精准。
比如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炎热的季节,也是非常美丽的季节。这句话同学们可以尝试替换一下形容词看看是否更有文采。
二我们再来说说如何锻炼句子。
下面是两个练习的小方法,
一是初级仿写。模仿是写作的第一步,当然这个模仿不是说照抄,而是自己重新组织语言,比如我们可以模仿名人名人名言喜欢的京剧等等。
具体怎么做呢?就是先观摩再推敲结构,最后模仿。比如我们都知道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中有一句话: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懊悔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反双引号
我们可以先反复阅读,再仔细拆解这句话的承接关系用词句式上是如何使用的,最后来模仿。比如你可能会这样模仿一个人的青年应该这样度过的,但他展望未来的时候不会因为无所事事而迷茫,也不会因为焦虑浮躁消沉。
那这就完成一个小的写作练习,这句话也可以直接用在以后的写作中。
第二个方法就是富兰克林提出刻意练习写作法。
怎么做呢?就是先找出自己喜欢的名家片段,将大你在粗写在纸上,放置几天后再不看元素的情况下加以服术服术,然后再和元素的内容进行比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逻辑,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
我们还可以尝试着把看过的内容打乱,重新梳理,用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同一件事情,同一件事物,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在实际写作中头脑中立刻浮现更多的逻辑架构,句式为我们所用。
总之,希望喜欢写作的人能够掌握素材积累的方法,并用简洁的词语和有风格的句式来进行里的写作训练,并能够从现在开始勇敢的迈出写作的第一步。
写作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学得再好,不练没用,光是盲目的练,不学习方法也不行。所以要学与练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