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在基本面没有大幅改善的情况下,许多蓝筹股涨幅巨大,这不断的刺激着人们的感官,形成了强烈的正反馈效应。价值投资已然变成价值投资概念,券商、媒体似乎已经对这些蓝筹股的上涨形成了共识,似乎只要买入价值投资概念股就能赚钱。这些现象都非常值得警惕!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人性都不会改变,这就决定了:“价值投资深入人心”永远是一个伪命题。
因此,我在上半年卖出了持有的部分热门蓝筹股,并且增加了一些安全边际更高、基本面较为良好的公司的投资。投资这些公司最大的原因在于:几乎没有太大亏损的可能。这也符合了投资的第一原则-保住本金。这也是我一直以来践行的原则。我并不敢说我对行业、对公司有多大的洞察力,但是由于一直坚持“安全边际”的原则,这些年来,没有任何一笔投资出现过明显的亏损。另外,再加上一点运气成分,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投资回报。
我并不想过多地去思考什么地方可以获得收益,而是更多地考虑风险在哪里,避开大概率发生的风险,未来的投资业绩必定不会太差。那么,风险在哪里?当下,“灰犀牛”一词开始流行起来,意为大概率发生、影响巨大的危机。个人认为,灰犀牛在于两大泡沫,一是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二是美国的股票泡沫。
当下,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程度已经达到日本91年的水平,房地产的价格相比于居民收入水平已经是天文数字,尤其是一线城市。房地产作为一项资产,房租是其产出,一线城市的产出倍数超过60,相当于股票60多倍市盈率的水平。2016年,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出现暴涨行情,一年的时间里涨幅超过50%。曾因资产泡沫方面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的席勒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作出评价:这是恐慌性买入!在面对16年如此疯狂的房地产市场,我下定决心卖出持有的最后一只银行股-重庆银行。我从14年开始投资银行股,一直以来对银行股不离不弃,后来留下唯一的重庆银行的原因在于:重庆的房地产市场没有出现过热的情况。但是考虑到房地产市场过于疯狂的情况,还是选择卖出。房地产市场与银行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远远超过建材、家电等行业。一方面,开发商需要银行贷款;另一方面,人们购房需要银行贷款。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其带来的结果会是:作为抵押物的房地产抵押价值下降-银行要求补充抵押物-若是否,银行要求提前回本付息-如是否,强制拍卖-房地产价格进一步下降。这在美国2008年房地产泡沫破裂中已经上演过一次,应该以史为鉴。因此,避开地产股、银行股是防范房地产泡沫破裂风险的比较合适的选择。
另一大泡沫是美国的股票泡沫,当前美国股市的整体估值水平已经超过了美国百年历史上绝大部分牛市顶部的水平,并且仅次于1929年和2000年的水平。当然,美国股市的泡沫似乎对于我们的影响不会太大,但是也不能排除全球金融市场联动,以及金融市场的危机波及到实体经济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适当降低金融股的投资也许比较明智。
即使确定某项资产存在泡沫,但是也无法预测泡沫膨胀到什么地步,也无法预测泡沫何时破裂,因为人性的疯狂是无法预测的。可以确定的是,泡沫破裂是迟早的事,但是具体以何种原因、何种形式破裂,这就不得而知了。我始终相信一句简单、朴素的话:经济史上没有奇迹。我们可以做的是:不预测市场,而是反应市场,提前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2017.07.28,上海
陈泽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