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迷信“干货满满”
现在,如果谁给我点赞“干货满满‘’,我还真不好怎么回。因为,很多让人长脸的词,被泛泛而用之后,都变了味儿,很难分清是褒是贬。比如“美女”,还有今天要聊的“干货”。
干货到底是些什么货?
“干货”原本是指用风干、晾晒、烘干等方法去除了水分的调味品、食品,木耳、紫菜、香菇、红枣、桂皮啥的。后来,据说在“电子商务入口——派代网”的论坛上露脸了,从此声名远播。一开始,说的也就是一些从事电商行业多年的运营总监或者职业人员分享关于电子商务的经营心得和经验,比如一些运营技巧,方法等,因为实用性比较强的,不含任何吹嘘水分,也没有虚假的成分,能帮到很多新人快速上手电子商务这个行业,所以业内人士把这一类知识分享被行业称为“干货”。
现而今,几乎所有类别和形式的知识和经验分享都贴上了“干货满满”的标签,好像不如此,就上不了货架,吸引不来看家或买家。
“干货”本应该是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无吹、假、装、蒙的经验分享,是代表真知灼见的文章。“干货”这个词在从业者的心里代表了“专业”、“质量”、“高度”。但是现在很多贴着“干货”标签的的货架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呢?不妨用几句诗来形容。
似曾相识燕归来
很多文章都有看过好几遍的感觉。用“运营君”的话:有人说APP要死了,就立马有几十篇同一论调的文章蜂拥而至;有人说流量红利已经过去,就立马跟上一大波龙套塞你一嘴甘蔗渣子。很多所谓“干货”观点无新意,拾人牙慧,想法、角度、判断依据,全没有自己的“与众不同”。
不知秋思落谁家
很多文章是借用他人的观点,将几篇文章的精华进行筛选、重组和整合。说实话,想保持长期高质量的原创的确有难度,将所读“组拼”成文,分享出来也不是不可以,因为替大家省工夫也算一件功德。我有时也干这种活儿。但既然贴出“干货”字样,至少应该体现一定的编辑思想,整合出来的文章不能让人感觉全是天边的云彩,离开了小标题便不知所云吧。有的“干货”专甩一些“不明觉厉”的新词儿,其实是一些剔除了思维、逻辑和认知的碎片,是不能转换为能力的知识。挺多能用来显示一个人“知道的还真多!”
菡萏香消翠叶残
有些文章倒是写出了金科玉律的样子,逻辑严谨,但是“干”得太过了,简直就像教科书上的黑体字外加老师给划的重点,干到枯萎,没了鲜活生动的样子,抽掉了它原有的丰富背景和内在推理过程,没有任何情境性,更没有任何延展性。就像压缩饼干,可能给你“吃饱”的感觉,但似乎很难吞咽消化。
比如,网上把好书做成干货的非常多,像什么思维导图、拆书笔记、精讲音频、大牛解读、知识点梳理、精华版摘录等等等等。这些干货往往为我们的阅读增加了许多方便。但由于篇幅的限制,势必要舍弃很多信息量。最终往往是两个选择,要么直接抛出结论,放弃论证的过程,要么保留逻辑链条,但是只能展示全书的一部分。前些日子我想了解《人类简史》,一问度娘,各种“干货”兜售,诸如“干货--6分钟读懂《人类简史》全部精华”之类。其实,无非都是些目录、摘要、金句而已,我们很难从中找到自己的知识密码,更重要的是对结论或结果的追求,绝不足以取代追求这一结果的过程本身。就像嗑瓜子,妙处本就在于一嗑一咬之间,光嗑不吃固然没劲,可是只吃不嗑也乏味得很。商店里有卖剥好的瓜子仁,抓起一大把瓜子仁往嘴里塞,感觉会是如何呢?
怎么避免干货依赖症?
干货看多了,有的朋友会产生一种错觉,我们学了很多知识,这些知识都为我所有,为我所用了,成了我的东西。甚至产生了一种努力寻找“干货”来学知识的饥渴,以为由此能便捷、智慧地建构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既然可以通过干货了解一本书,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一页一页读书呢?结果很多朋友就失去了阅读一本书的耐心,而是直接用干货来代替了书籍。有人把这叫做“干货依赖症”。
可是,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学了无数知识,自己还是那个样子,就像喝了很多鸡汤可就是还不会生活。为什么收藏了那么多干货还没有自己的知识呢?我觉得[章鱼读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类比:
其实,干货很像是住在我们隔壁,想要给我们介绍对象的阿姨。哪怕阿姨要给你介绍的是王思聪或者高圆圆,你大概也不会说,阿姨,没问题,明天你把我们俩约到民政局,我们就直接领证了。你还是要自己去接触一下嘛。但是对于想要寻找另一半的朋友,我们还需要这样一位阿姨。第一是因为大家工作都很忙,生活圈子小,平时没有机会接触更有优秀的异性,有这样一位阿姨,可以让我们遇见更多可能和自己擦出火花的人。第二是阿姨的介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对方,这样和对方见面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应该一块聊点什么,一块玩点什么。
要避免干货依赖症,我觉得大家对待“干货”也应抱着对隔壁阿姨同样的态度。
各种海陆干货的好处是凝聚菁华、不易腐败、方便保存,但真正要吃的时候是需要水发一下的,想端到饭桌上让大家认可,还得有不错的烹饪手法。如何把知识干货变美味,好吃又能好消化、吸收呢?这当然需要我们的智识,但首先需要我们的态度,那就是:阅读不只是以消耗时间为代价,换取有用的信息。面对一本书,我们可以对内容进行提炼、浓缩、概括,但真正有意思的,可能正是那个无法被提炼的过程。有的时候,我们可以计算时间的成本,但有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时间当享受,慢慢品尝、细嚼慢咽,体验读书的愉悦。
对于干货,我们要吸收它的营养,也希望能还原它的美味,但首先要锻炼眼光来识别他的真伪和优劣。千万别迷信“干货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