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了一个个案,是协调父女关系的,整整用了三个小时,很累。在这三个小时里,全程关注在来访者身上,这种极度关注最耗神。面谈过程给我的震撼是强烈的,以致于回到家躺在床上休息了好一阵,本应该拿起书本读书的,胸中有一般气一直在激荡着我,不吐不快。
有一种憋闷感,看到一个本来有机会过好的家庭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千疮百孔,这种痛心难以言表。看到一个孩子一直活在离异父母的关系拉扯中却不自知,不懂得感受爱、珍惜爱。整个事件里的每个人,都活得不开心,都承载着巨大的委屈。
父母离异时,闹得很难看,反而最受伤的是小孩子。双方都以对孩子好为借口,将各种需要扔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了这场拉锯战里的牺牲品。为了生存,她必须学会两边讨好取悦,其实孩子也不容易。在一段已经破碎的关系里,有谁真正容易过呢?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承受着莫大的委屈,每个人都活得不是那么开心。在当下社会的现实语境里,有许多父母没有接受过离婚教育,事实上,大多数的离婚都是以两败俱伤收场的。
大量的撕逼,大量的互相埋汰对方,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孩子要承受着来自妈妈方的负面情绪,还要承受着来自父亲方的种种期待与新家庭的磨合适应过程。这孩子能健康成长,没有分裂已属万幸。
教育孩子只是让她吃饱穿暖吗?或者只是培养她成为一个学霸吗?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除了学习,其它都不用理,过度的溺爱也会毁了孩子的自立能力。多年的忽视不关注,等到病入膏盲,才觉得这样不行,要改善是比较困难的。
只溺爱而不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没有爱人的能力,也不会有情感感知的能力,她只会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她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一旦完成这种期待,就觉得大功告成,使命完成,是不是可以放飞自我了?
孩子教育不成功,虽然学习优秀,但高分低能,依然不算是成了才,最多是个半成品。到这时,父母又开始后悔、抓狂、自责、忏悔,觉得自己不是个成功的父亲。可后悔有用吗?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事件,都直接或间接地塑造着孩子的人格,你排斥现在的孩子为什么长成这样?为什么如此令人失望?不是打自己脸吗?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任性买单的,这个结果不是落在自己头上,就是落在下一代头上。没有人能躲得过这样的轮回,没有人。
这件事给我的震撼在于,不管二个人是以什么原因结婚,又是以什么原因离婚,在离婚的过程里,都尽量能真正地为孩子多考虑一些,处理不到位,影响的结果会是你无法预料的。
当然了,最好的结果是,在结婚前,请睁大眼睛挑选,结了婚后就不要动不动把离婚挂在嘴边,彼此双方都能抱着用心经营一辈子的决心,能不走到离婚那一步尽量不要。因为离婚真的很伤人,有可能影响的是几代人的幸福,需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