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芬奇作品最让人眼前一亮的一点,就在于对当代社会中的热点事件的风格发掘上,在《社会网络》这部片子里,热点事件是:社交网络的崛起。而大卫芬奇的风格则是在段落间的快速交叉剪辑中展现的,依靠快速交叉剪辑的方式来制造紧迫感和悬疑感,在大卫芬奇的其他作品中同样也是如此。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搏击俱乐部》、《消失的爱人》,都是依靠交叉剪辑的方式来营造惊悚感和悬疑感的,除了这种建置方式以外,大卫芬奇的电影作品还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来看一下《社交网络》的叙事结构就知道了。
叙事结构
比如,在开头里,电影是由一个小场景开始展开剧情的,剧情展开的过程是由男主角马克扎克伯格与女主角艾瑞卡的约会开始——对话开场是非常典型的一种叙事形式,电影通过正反打镜头来向我们展现两个人的对话,通过五分钟左右的戏剧情节建置来让我们进入到剧情中去。
所以在观看完开篇五分钟左右的对话片段之后,我们会开始对荧幕上的男主和女主身份产生一种疑问:他们是在约会,约会显然是失败了,之后男主和女主会怎么做呢?
在之后的剧情里,男主为了报复女主,或者说是为了解决之前的约会出糗局面,男主通过自己的编程知识创建了一项测试在哈佛学院创建了一项美女评测网站,并通过发表了一篇博客当众辱骂了女主角艾瑞卡,使得艾瑞卡名誉扫地,被当众嘲笑。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开头五分钟的对白,其实就是一个引发事件,引发了男主扎克伯格进行报复,而扎克伯格报复的过程,其实就是电影展现诱发事件的过程,在介绍诱发事件的因果之前,导演先扔出来一个引子,这个引子就是最开始五分钟的对白。
这个对白有什么用呢?
它为之后的剧情延伸提供了一个平台,在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我们看到了主角贾马勒参加综艺节目的片段,而后电影切到了贾马勒小时候在贫民窟的场景,通过交叉叙事的手法来强化观众被迫的主动去思考和联系数个片段之间的联系。
而在这个过程中,贾马勒参加综艺节目争夺两千万卢布的事件就是一个引发事件。
引发什么呢?
引发事件的存在是为了给诱发事件的展现做铺垫用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在之后的交叉时间叙事中,电影一直在综艺节目这条线与往事回忆交叉展现在我们面前。
和《社交网络》相同的是,贾马勒的故事起源于一次经典的二元对立中,而扎克伯格的的故事,同样是由一个二元对立延伸出来的。
这就是电影在除了叙事结构以外所走出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步。
我们来好好看看这个二元对立。
二元对立
在解析《社交网络》的二元对立之前,我们先聊聊二元对立的定义。
什么是二元对立呢?
二元对立是在批判理论上,一对相反的理论,它们通常会以以阶级形式出现。在结构主义理论中,二元对立论,是解释人类基层思想,文化与语言的一种相当有力的工具。
这是比较笼统的定义,而对于相对于比较实际的例子,我们必须要依据相应的例子专门讨论。
在电影《社交网络》里,开头的五分钟的「引发事件」就是一种戏剧冲突上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的过程中,最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冲突的建置,所以我们会看到激烈的口角争论,为的就是引发矛盾,加剧矛盾,以及矛盾冲突最大化。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贾马勒和主持人的冲突也是如此,主持人将正确答案偷偷告诉他,但是贾马勒并没有选择所谓的正确答案,但恰恰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抵触和拒绝,才造就了贾马勒最终的成功夺冠。
贾马勒和主持人之间的冲突,贾马勒与警察之间的冲突、与哥哥的冲突,与雇主的冲突....以及与世界的冲突都是如此,这些都是在强调一种哲学上的「二元性」,我们在表现一种情感和现象的时候,习惯于做出对比,即使是我在举例《社交网络》的「二元性」的时候,都是在通过举例来强化我的论点的。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当我在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做例子的时候,我是选择了相同的题材来强化我的论点,也就是「二元对立」的可行性和好处,通过这种强化来升华主题或是明确主体。
而如果我选择一个相反的例子的话,恰恰构成了这种「二元对立」的格局,从而强化观众去主动的思考两者的区别和特点。
无论我选择哪种方式,都可以很好的阐释我所要解释的戏剧冲突。
在《社交网络》里,其实「二元对立」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在开头先解析了开端的五分钟对话,之后说到引发事件的延伸呈现出了诱发事件,而诱发事件的展现过程则托出了故事的主题——社交网络的崛起。
说到底,这个故事仍是要回归到主题上的,那么开头的「五分钟」,除了建置冲突,引发剧情之外,还有什么用处吗?
我想,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探索了。
对于主角扎克伯格的爱情,电影并没有着墨太多,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丰富扎克伯格的人设和展现Facebook上,在中间的剧情中,电影曾有过几次暗示,展示给我们扎克伯格对女主艾瑞卡的爱慕之情来,但是一直没有结果。
而且,正是因为对于艾瑞卡的不满,才使得扎克伯格有了创立Facebook的最初计划,所以说,在电影中——爱情和创业是对立的,在之后的剧情里,朋友的不理解和保守让扎克伯格与其越来越疏远,最终导致了友情和创业的的对立。
我们看到,在电影中,「二元对立」几乎占据了电影近三分之二的桥段,而通过对这种对立的展现和表述,让电影的形式感变强,戏剧冲突也因此而增强了,我们看到了戏剧冲突,同时也能够从主观上理解和接受角色内心情感变化——因为冲突的建置过程我们也经历了。
所以你会发现,二元对立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于对人物的情感建置的过程是完整和丰满的,两个人或两个世界的冲突是那么的明显和强烈,以至于导演不需要太过于建置强调布景和构图就能够得到自己想要达到的情感张力出来。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派与大自然的对抗,实力悬殊,但是正因为派的坚强和大自然的强大让这种对峙显得十分的刺眼,而让我们忽略了派的未来生存的幻想和老虎潜在的危险,而专注于这种「二元性」的建置上,并且效果非常好。
故事改编带来的主题升华
谈完二元对立,我们来说最后一个话题,也就是改编类型电影类型的好处到底有哪些?
上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真实故事改编电影和传记电影的区别,从定义上来看,《社交网络》这部片子属于一部传记片。
但是这部片子并没有完全照搬真实故事,而是在真实故事之上做了相应的再创造的处理。
比如在开头的男女主角的对立过程,就是一处改编剧情。
在真实故事中,扎克伯格和其女友并没有相互对立,甚至相处的很好,电影的剧情改编使得人物的维度更加立体化和形象化,所以在最后的片段里,扎克伯格点击艾瑞卡的添加好友按钮才变得如此的让人心动和喜悦。
故事改编带来的环状结构使得爱情支线深入人心并随之强化,使得男主扎克伯格「成长」这个主题得到升华,并带给我们震撼。
还有一处改编就是将人物性格强化的一种手段——将作为与男主扎克伯格对立的三个人的场景和音乐定义为滑稽和失败的方式,就是将人物性格强化的一个过程,通过这种强化,尽可能的凸显配角的失落感和滑稽感,从而衬托主角的成功和光辉。
这些改编都是为了引发与观众戏剧上的共鸣而做的,但是都没有牵动整个故事的大框架——现实生活中的结局和电影中的结局是一致的,所以这种改编就不会显得太过于突兀。
这就是改编的好处所在,通过强化故事的戏剧性和形式,来强化影视编码的互文性,从而引导观众的情感与角色一致,才能带给观众最大的视觉震撼和冲突。
由此看来,《社交网络》的成功,源于对基于情感,升华于故事结构,最终形成二元对立的大格局的捕捉和展现。
还是大卫芬奇一贯的风格。
最后,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