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刚过了周岁,已经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事情一些事情。看着她一天天长大,我的心里欢喜又焦虑。初为人母更希望她在一个舒心而又温馨的环境中成长。
都说女孩子要富养,这话没错。我也希望女儿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教她知书达礼,懂得琴棋书画,学习四书五经。把她培养成一个知性、优雅的女孩。
之所以要努力培养,是因为我就是个穷养大的女孩,我深知贫穷不仅能限制一个人的思维,也能塑造一个人的性格,思想,人格。所以我不希望女儿步我的后尘。
记得我七岁那年,对所有美好事物都充满诱惑好奇,当我望着百货柜台上摆放的芭比娃娃,她那好看的眼睛,漂亮的衣服,让我挪不开步伐。我拽着家人的衣服祈求道:求求你,给我买一个吧。
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人家来说,他们根本读不懂孩子眼里的渴望与迫切,他们也只能假装不敢懂。所以就会用一大堆理由搪塞:等工资发了给你买,等赚到钱了给你买,等你长大了给你买,等……
当他们有能力为我买芭比娃娃时,我已经长成大姑娘,早已对玩具失了兴趣。
我想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当女儿唯唯诺诺地说想要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我能不在乎价格,毫不犹豫地买来送给她。
我十岁那年,对跳舞唱歌特别痴迷,六一“儿童节”的时候,积极踊跃地参加歌舞比赛,放学后就几个小时的排练也不觉得累。
比赛那天,所有参赛同学都买了跳舞衣服,鞋子。只有我扭扭捏捏站在那里半天,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迫使我不敢张口要钱。老师帮我借来衣服,鞋子。我站在舞台上自信而又灵气地发着光。比赛结束后,我们班竟然得了奖。
开家长会的时候,班主任对着家人说道:孩子很有跳舞天赋,努力培养吧。家人很尴尬地笑着回应,不是他们不想,而是因为没有能力培养。如果没有经济支撑,那就没有资格谈理想。
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当女儿兴奋地对着我说:妈妈,我想学习唱歌跳舞可以吗?那么我会全力支持她。有理想终究是好的,万一实现了呢?
十六岁那年,我疯狂地爱上了写作。先是从写日记开始,最后写出一本十几万字的小说。无意中被老师发现,最后在班里流传开来,他说:你应该多读些课外书,名著。可那时连最基本的课本都买不起,哪有闲钱买别的。
那时我所读的文章几乎都是练习册里的短文阅读,字里行间散发着文字的气息,我沦陷在这样的氛围中。
家人歇斯底里地冲着我发火:现在你首要任务是好好学习,我这么辛苦供你上学,不是让你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些能让你得一百分?还是能让你当官?
家人愤怒地夺过本子撕了个粉碎,也包括我的梦想。
二十岁那年,我暗恋上了一个男同学。却因为性格内敛,羞于表达。毕业的时候,都没敢问他要张照片。
好朋友急在眼里,帮我偷偷拿到了他照片,我小心翼翼地夹在书本里。却不小心被邻桌发现,他站在桌子上,举着那张照片说道:咱们班叶子竟然喜欢南风,这是证据,大家快看。然后全班同学跟着起哄。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再正常不过了,可我仿佛是做了件很伤风败俗的事情,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红着脸把照片撕了个粉碎,仿佛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我不希望女儿到了二十岁,遇到自己喜欢的的男孩,做出这种举动。实在是可笑至极。谁年轻的时候还没喜欢过人,只是需要正确的引导。
二十五岁时,我遇到了一个想与他厮守一生的男孩。可我就是一个端盘子洗碗的服务员,而他是一个有着大好前程的公务员。
朋友介绍的时候,我便知道我与他之间的落差很大,注定是走不到一起。我甚至断了与他相见的念想。但执拗不过朋友的好意,如期而至。
如果你问我喜欢一个人需要多久的时间,那我告诉你,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者是一个微笑就足够了。即便是喜欢又能怎样,很多事情并非你我能左右,我们注定门不当户不对。
梁静茹的一首歌里唱到:爱真的需要勇气。可我连喜欢你的勇气都没有。因为没有底气,没有自信去喜欢一个过于优秀的你。
我希望某天女儿遇到优秀的男孩时,她可以自信满满地说:我足以与你相配!
而不是像张爱玲说的那样: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
我从小生性多疑,特别敏感。内向,自卑,总是觉得技不如人。这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生长因素,环境造成。
所以,我一定要富养自己的女儿。我说的“富养”女孩并不单单代表金钱的充裕、物质生活的绝对满足,它还意味着父母要赋予女孩子自信、自强、强大的意志力量。要不断开阔女孩的眼界,丰富她的知识内涵。
我要赋予女儿理性思考的能力、判断的能力,让她的眼光更高远,能够独立生存,而不是成为一个事事依赖别人的人。
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是我送给自己2018年的话,也送给我那尚未懂事的女儿。
2018年,新的一天,新的开始!愿我们都能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