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陪着孩子来医院开复学证明,不知道是因为医院的味道还是天气的阴沉,让我的心情格外的阴郁,好像生活失去了“彩头”。
从医院出来,陪孩子前往长江国际的轻轨上,在嘈杂的车厢里,百无聊赖的刷着手机,刷到花花的演讲《见过霍格沃茨的烟火,要/不要坦然接受自己是个麻瓜》。
演讲的最后,花花提了一个问题,能够认出霍格沃茨烟火的人,有可能并不是个麻瓜呢?
这句话,使我的眼泪夺眶而出,这简单的一句话,像一束光照进来,那是一种看见的感动,更是对自己的重新审视。
在世俗的世界里,好像存在一套既定的标准。
只要你没有足够惊艳的外表,没有显赫的权势,没有活成别人眼中期待的样子,那你就是个平平无奇的“麻瓜”。
也就不配拥有那些在别人眼中所谓好的东西。
回顾过去的20年,我深陷束缚的泥潭之中。
我一直希望有人能够知我,懂我,尤其是孩子的父亲——那个如今被我称作“渣男”的物种。
在那段不长不短的婚姻里,不知不觉的被他PUA多年。
他的否定、贬低,逐渐侵蚀了我的自信,和《再见爱人》的杨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潜移默化的让我相信,自己如他所说那般,不配,不好……
在那段婚姻里,我失去了反驳的能力,也没有智慧去处理。
为了想不断证明自己,努力自学,希望学有所成。
虽然后来小有所成。但是那种被否定,好像已经根植于我内心,越是想证明自己值得,好像越是印证了他的观点——我确实“不配”
直到婚姻结束后的许多年,我才有了觉醒,因为自己一直对他有着期待,所以才会被他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观点所控制。
事实上,从他而来的评价,不过是从他个人角度的主观臆断,并不是真实的我,只是因为自己愚拙而在那当下看不清楚罢了。
如今的结果,是我们应有的结局。
他配不上真正博爱善良,独立坚韧的我。
当看清这一切时,青春已不复存在,年华老去。
心中涌起一股沮丧,不禁问自己:因为此,我失去了太多宝贵的东西,时间,青春,曾经有灵气的自己……
还能找回来吗?毕竟已不再年轻,青春的资本已经消逝。
虽然如此,虽然也不再年轻,但过往的经历和从中获得的成长,却足够使我“起死回生”。
就像凤凰涅槃,经历了痛苦的洗礼,才能重生得更加绚烂。
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定义任何人,每个人都是绝无仅有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独立的价值和光芒。
不能被他人的评判而左右自己的人生,而应相信自己,勇敢走自己的路,就算没有人为你喝彩,你也要独自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