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还有蝴蝶停在上面……”每当听到这首歌,思绪总会拉回童年。
那时的无忧无虑,那时的天真烂漫,那时的快乐时光,一一浮现在眼前。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属的童年,快乐的,忧伤的,健康的,悲惨的,都是自己一生难忘的岁月。
读了俄罗斯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一《童年》,让我对童年有了不同的认识与思考,那么,就让我们感受主人公与众不同的童年。
《童年》的主人公名为阿廖沙,出生在伏尔加河下的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是一个木匠,在阿廖沙三岁时,不幸的父亲染上霍乱去世。于是,母亲带着他寄居在外婆家。
外公开了一家染坊,雇佣几个长工,做点小本生意。身为老板的外公是一个贪婪残暴,自私的老头。他对待任何人都很粗暴,一不小心孩子就会挨打,还时常打外婆。实在是个大恶魔。
阿廖沙还有两个舅舅,同样的自私,贪婪,经常为争家产而打架,并且整夜整夜的闹事,弄得家里鸡犬不宁。
更甚的是自私的兄弟俩不知道同情人,帮助人,可怜善良的小茨岗被活活害死。
阿廖沙的童年本就在外婆家过得不安宁,谁知母亲又改嫁,继父对阿廖沙和母亲又不好。使本就不无忧无虑的童年雪上加霜。
让阿廖沙感到温暖幸福的时刻都是他的外婆给予的。外婆常给幼小的阿廖沙讲故事,她的声音动听悦耳,故事有趣。很多时候都是外婆陪着阿廖沙睡觉。可谓,外婆是阿廖沙童年生活中最最重要的人。
每当外公或者舅舅欺负阿廖沙,外婆总会出面帮忙。并且照顾阿廖沙。
在外公家里,人与人之间充满敌意,这种相互敌视的气氛像炽热的雾气一样弥漫着,毒害着大人,也影响着孩子。幸好有外婆的呵护,外婆的善良,和正直,似黑暗夜空中的一颗明星,给一点光亮与希望。
谈起我们的童年,大多应该都是在无忧无虑,百般宠爱与呵护下成长的,但阿廖沙的童年却是悲惨的,受尽凌辱与委屈的。
作者在文中写道:
我常常把自己的童年时代看做一个蜂房。形形色色的普通人就像蜜蜂一样,把各自的蜜——知识和生活感受送进蜂房里,他们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慷慨大方地丰富着我的心灵。这种蜜往往带着污垢,味道是苦的,但任何知识终究是蜜。
尽管阿廖沙的童年比起甜蜜,苦难是多了点,但他仍然对生活充满爱,对身边的人充满感激。
他从小茨岗身上学到了勇敢,同情心,从一个老长工身上学到正直,更多的是从爱他的祖母身上学到了善良,宽厚,顽强,坚韧。这些都是阿廖沙最重要的财富。
人生永远是打不败的,只要你自己勇敢坚强,自己不倒,就没有任何东西将你摧毁。
阿廖沙的童年虽然不幸,但他依然在狂风暴雨中学会奔跑,在打架斗殴中懂得善良,正直。
童年的生活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影响着一个人的一辈子。幸福的童年自然不用多说,毕竟是在顺境中成长,在温室中浇灌。
难的是在噩运中成长,在残酷,血腥甚至无依靠的环境中长大,还拥有一颗善良,正直,勇敢,坚韧的心,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阿廖沙做到了。他是努力的,也是幸运的,起码在岁月的摧残下没有倒下,反而越挫越勇,开始谋生了。
果然,拥有强大的内心实在是一件另人幸福的事。
高尔基的《童年》就如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虽然童年的生活环境少了很多安宁和快乐,但他坚强的意志,乐观向上的态度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逆境中成长的孩子更让人佩服,更给人一种前进的力量。
其实,《童年》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同时折射出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俄国残酷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当时俄国人民穷困潦倒的生活现状。
由此可见,《童年》不仅仅是故事,同时也是一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