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重新翻阅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每一次阅读,都让我在妈妈的路上有所进步。在这本书中,作者尹建莉对自己的女儿的成长就是给与她最大的自由。
这本书总共分了七章来写,每一章都能看到作者对女儿的爱。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家庭教育,以及现代教育体制的一些问题和家长如何跟孩子一起解决教育体制中对孩子不好的部分。
1
每个妈妈在心里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不过有的的因为方式的不对而变成了管教孩子,操纵着孩子的人生。
朱雨辰有个凡事都为他亲力亲为的妈妈,甚至他姐姐都因为有这样的妈妈而不敢成家,当然朱雨辰自己也没有成家,我想没有哪个女人愿意嫁给一个结婚后需要当菲佣和贤妻良母的人吧,毕竟这是一个女人都顶半边天的时代了。
从朱雨辰的事件不难看出,其妈妈一直不放儿子自由,儿子都40岁了还操纵着他的生活,还希望娶个继续操纵儿子生活的儿媳妇回来。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检验一个母亲给孩子的爱是否优质的,有一个试金石,即母亲是否愿意充分地对孩子放手,是否愿意推动孩子自主和独立。
朱妈妈认为其的行为是爱孩子,其实她是在管制孩子,操纵孩子的生活。
2
不知道你的孩子是否遇到了考试写错了就抄10遍的作业呢?
对于书上的定理要一字不拉的默写出来,错一个字都不行,哪怕你意思是一样的也不许,错了就回家抄10遍,不抄的话那就抄一本书的定理10遍,家长去跟老师讲理,老师还振振有词的说是为了你孩子好,指责家长不配合老师。
我想这种情况在小学是很容易遇到吧。譬如我家小孩就遇到了,第一次考试因为不认识题目上的字,看不懂题意写错了,被老师回家要求每个写十遍,我想写就写吧,反正也就是几个加减法,很快的,但是我们没有抄题目。结果第二天就被打回来要求重写,要求题目一起抄,一年级的小朋友字都不会写几个,那么长长的一行字要写10遍,几乎花了孩子2个小时的时间。说实话,我很想让孩子不要去抄,因为后来改正试卷的时候我已经认真的教过他题目上的字了,读完题目之后他已经很快就做对了。这样的抄作业明显是惩罚性质的,会打击孩子写作业的积极性。可是我不敢,不敢对抗老师,怕老师以后对孩子有偏见,我是一个懦弱的妈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行为多有谴责,他说:“学生的那种畸形的脑力劳动,不断的记诵、死记硬背,会造成思维的惰性。那种只知记忆、背诵的学生,可能记住了许多东西,可是当需要他在记忆里查寻出一条基本原理时候,他脑子里的一切东西都混杂成一团,以致他在一项很基本的智力作业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学生如果不会挑选最必要的东西去记忆,他也就不会思考。”
我们经常对孩子说要珍惜时间,可花一两个小时去写这样的作业,不是在浪费时间吗?
对于这种事情,我们可以选择和老师沟通,看看能不能让老师取消这次罚抄写作业,如果老师通情达理,就完美解决这次问题了。但是如果老师不同意,多番沟通无果也不可以和老师起冲突,尽量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进一步拉近关系,让老师对作业的事情不追究。回家后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只要告诉他结果即可。
3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用正确的爱去对待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