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同学聚会。当大家都聊到自家孩子花钱的问题时,小雅的一脸的苦恼引起了大家的好奇。
原来,她的孩子现在已经6岁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有什么样的玩具,就吵着要她买。于是,她就想让孩子从现在起开始对金钱的认知。她便要求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挣取买玩具的钱。她便和孩子达成协议:只要作业按时完成给1元、作业全对给2元、做家务3元等等。
很快,孩子利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存到了一笔“小钱”,他也买了自己想要的玩具,俩人都非常愉快。可后来,孩子每做一件事都会要“工资”,让小雅觉得很不好受,更让小雅受不了的是,孩子连洗个澡都要找她要钱,但这个事是小雅先提出来的,在儿子每次加以反驳之时,她都无话可说。为此,她深感后悔,觉得自己太早与孩子谈钱的话题。
其实,她的孩子6岁了,在这个年龄谈钱一点都不算早,小雅的这种想法是想让孩子接触管理金钱,只是用错了方法才导致这样的局面。
那作为家长,该怎样引导孩子养成良好得使用金钱的习惯呢?作者阎志鹏博士的《三个存钱罐》这本书,就告诉我们和孩子谈钱,并不是让孩子去追逐金钱,而是让孩子明白,管理好金钱才能帮助自己实现人生的目标。
作者阎志鹏博士根据自身的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金钱的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比如2-3岁的孩子如果引导得当,就能明白金钱是交换工具。4-6岁的孩子应该明白有借有还和成本的概念。
你看,小雅的儿子6岁了,小雅让他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的想法是没错的。但错就错在她不应该让孩子在家里“谈钱”。要知道,孩子完成作业是为了自己学习知识;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如果凡事都用金钱来解决,只会让孩子认为,这些是他分外的事。特别是在家里,更不应该如此。
对孩子来讲,不只是金钱,适时地表扬他,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和他平时的对话,可以以朋友的方式来对话,让他负责他力所以及的事,增加他的成就感等等。这样不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帮助,还能帮助孩子认识到金钱。
其实,孩子他们每天在学校被各种的束缚要求着,没有一点轻松感。假如回到家你再以这种教育方式,孩子内心一定很反感。那么,你的一番苦心只会变成孩子内心的负担。
最好的方式就是,假如你正在计划着某种需要用金钱来决策的事情,而孩子又正好在旁边。你不妨将你的计划告诉孩子,让孩子参与进来,征求孩子的意见。向他取得你的决策正确与否,同时,可以问问孩子内心的方案。
比如,新年快到了,孩子将有一笔不菲的压岁钱。你可以抓住这个时机,和孩子商量这笔钱的用途 。你也可以把你的处理方式告诉孩子,然后让孩子分析你给出的这些方式的好处与坏处。
同时,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来处理,切记不要一刀切。如果你的孩子年龄还小,可以由家长来指导。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是初、高中生了,那么,需要征求并尊重孩子的意见。
谈钱这个话题,作者是建议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参与进来。在关键问题上家长要保持一致,在小问题上可以有不同意见,但要向孩子解释清楚产生不同意见的原因。鼓励孩子参与家庭讨论,最好是能够让孩子自己做出评论。
比如,就为了几分钟的演出,需要花几百块去买服装,在你眼里,可能会认为这个钱花的不应该,但又不想否定孩子的表演能力。你可以告诉孩子,这件事,你需要与爸爸商量一点点。不管商量后的结果是什么样,你都要告诉孩子你们的结果,要让孩子理解你们这样做的道理。千万不要因为钱的问题,就在孩子面前争吵。这样只会导致孩子在考虑金钱问题时感到焦虑和不安。
所以,金钱方面的习惯通常是在每个孩子童年时期养成的好习惯。而家长只需要用正确的培养方式教会孩子做自己的财商的主要负责人。在帮助孩子养成这种好习惯的同时,也是培育孩子的高尚品德,何乐而为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