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毛怪自从学会了扒着围栏站立,就特别热衷于从围栏的上面往外扔玩具,尤其热衷于扔球,看着大人撅屁股给他满地捡球,他开心极了!
今天发生了一件让我吃惊的事情!
上周末搬重东西导致我腰有点疼,所以今天不能总猫腰,于是我就只能尽力接住他扔出来的球。本以为可以轻松搞定,没想到!他竟然会声东击西,还会用扔球的假动作骗我!他怎么会用假动作骗人呢?家里没人教他呀~~
(图片来自作者,转载请说明出处)
下午带小毛怪出去玩儿,走到小区门口的公园里,我恍然大悟,是因为篮球!我们平时总带他来公园看别人打篮球,打篮球的双方会声东击西或者用假动作蒙蔽对方球员,被小毛怪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
小毛怪的所作所为分明就是李芷怡老师在《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里所写的空间敏感期和模仿敏感期啊!
孩子故意扔东西,是在感知空间,在“我扔你捡”的过程中,孩子构建起自己的空间智能,并发现和欣赏自己。
到了一定阶段,孩子会开始喜欢模仿,喜欢模仿爸爸妈妈,甚至还会模仿很多社会行为,这是孩子为了达到更高的生命状态所做的努力。我家小毛怪会模仿我打喷嚏,模仿奶奶咳嗽,模仿爷爷打呼噜,还会模仿火车和汽车的声音,今天又get了声东击西和假动作的新技能!
孩子每模仿一次,智力便能得到一次开发。对孩子来说,既能锻炼观察力,又能提高认知,还能学习新技能,丰富孩子对世界的认知。通过模仿,孩子发现自己有一定的控制力,他的自觉意识也会觉醒。
这本《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的作者:李芷怡,蒙特梭利幼儿园高级教师、留美多年的早教专家。在这本《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中,她深入剖析了0-6岁儿童语言、动作、阅读、社会规范等九大敏感期,结合100个生动有趣的真实案例,逐一讲述了孩子们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关对策,手把手的帮助家长解决令人抓狂的育儿问题,让孩子顺利度过各个敏感期。
01 什么是敏感期?
敏感期是指,0-6岁儿童在成长中,因内在成长的需要,会在特定的时间段吸收环境中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因素,并不断重复练习。每顺利度过一个敏感期,儿童的心智水平就会上升一个层次。孩子在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智力会迅速发育,快速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同时拥有很强的安全感,对自己也充满信心。
02 按照蒙特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敏感期大体分为九种:
1、语言敏感期(0-6岁)
现象:孩子盯着大人的口型看,尝试咿呀学语。
作者建议:多和孩子说话,或者给孩子讲故事听,让孩子多接触语言,多讲话。
2、秩序敏感期(2-4岁)
现象:孩子对物品摆放的位置非常在意,甚至不准别人移动;做事情的时候,也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否则必须重新开始。
建议:给孩子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
3、感官敏感期(0-6岁)
现象:从出生开始,孩子就已经开始借助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了解世界了。
建议:在孩子探索时,只要能保证安全,父母最好不要干涉。
大概在小毛怪9个月的时候,有一天,我看着他可爱的样子,不禁想要亲亲他。没想到,他啪的一声打在了我的脸上!我都懵了。他竟然学会了打人!这还了得!才多大啊,就这么暴力!虽然他可能听不懂,但是我很严肃的跟他讲:不许打人,打人是不对的。他看着我的脸,渐渐兜起了下嘴唇儿,咧嘴哭啦!唉~我又心疼了,抱住了这个小宝贝。心里暗想:这下完蛋了,刚才还严肃讲道理,现在就抱他了,这以后还怎么管他呀。
而姥姥和奶奶则觉得孩子打人也是可爱的,还总没事儿伸出脸跟孩子说:你昨天怎么打姥姥(奶奶)来着,然后孩子就竟然听懂了,扬手又是一巴掌,孩子大人一起哈哈笑。
直到看到这本《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我才明白:孩子打人是因为孩子到了手的敏感期了,并不是因为暴力,但是故意让孩子打,也是不对的。
孩子在9个月时,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会迅速发展,孩子发现打人能锻炼肌肉,于是乐此不疲。伸出脸让孩子打,等于鼓励孩子打人。而不断的提醒“不许打人”,会让孩子误以为打人能获得更多关注。
李芷怡老师在书中建议对于孩子打人的表现,不要过于关注,大人可以假装不在意,得不到关注,孩子便会自动放弃这种行为。同时多陪伴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爱。孩子打人时,观察所处的环境,看看是因为本能的锻炼肌肉力量,还是为了获得关注或者为了表达情绪。然后帮助孩子化解不良因素,引导正确的做法。
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现象:孩子突然对地上的小虫子、瓜子壳、小石子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抓在手中不放,或者盯着看半天。
建议:给孩子一些小物品,引导孩子探究和观察。
5、动作敏感期(0-6岁)
现象:孩子在学走路的过程中,非常喜欢不断行走,而且在这个阶段也引起了手部动作的发展,因为孩子走到哪里,手就抓到哪里。
建议:让孩子充分运动,多动手实践。
6、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现象:孩子开始喜欢结交朋友,喜欢参与群体活动。
建议:父母帮助孩子明确生活规范、学习日常礼节,使孩子长大后成为遵守社会规范、能够自我约束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
7、书写敏感区(2.5-6岁)
现象:孩子喜欢拿笔涂涂画画。
建议:不要因为孩子乱写乱画就打断孩子的自我学习,给孩子创造充满乐趣的书写环境。
8、阅读敏感期(4.5-5.5岁)
现象:阅读敏感期要晚于书写敏感期。孩子对图书开始感兴趣,愿意看书或者听大人读书。
建议:为孩子提供充满阅读氛围的环境,提供尽量多的书籍,耐心陪伴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表弟小时候在我家小住,每天早上和晚上,就让我妈给他读《狐狸列那的故事》,一读就是好几遍,过了大概一周,我妈有点读腻了。就趁我表弟不注意,偷偷的多翻过去几页,想偷工减料糊弄糊弄,结果,刚读出一句话,表弟就大声打断我妈:“大姑,不对!”我妈被当场揭穿,一家人哈哈大笑。
阅读敏感期的孩子会有“重复性”的特征,这种重复对小宝宝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他虽然能听懂大人所讲的,甚至能觉察和补充我们在讲故事时遗漏的情节,但是孩子自己还不能复述故事,不能一次就把故事中的所有信息、感觉都抓住,孩子在这个时候认知能力有限,通过大人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讲,孩子在在这种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发现和体会新的东西,依靠重复性的内容来构建认知系统。
李芷怡老师建议为了增强读书的兴趣,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并且和孩子交谈,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在重复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同样被重复的还有表达和接收,也是爱的重复表达。
9、文化敏感期(6-9岁)
现象:孩子对于文化学习兴趣的萌芽出现在3岁左右。但到了6~9岁的时候,则对探究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愿望。
建议:此时孩子的大脑已经做好了接受大量文化信息的准备,只要父母在此时能够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孩子就会很快接收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作者将以上九大敏感期细分为了26个敏感期,基本涵盖了孩子成长中的主要阶段,每个敏感期都由真实生动的案例引入:
Jimmy学走路那段时间,专门喜欢走不平路,坡路、石子路、甚至是还没有晾干的水泥路;
Amy特别喜欢重复一些词语,更喜欢喊人。有些孩子喜欢骂人和说粗话、说悄悄话;
小石头护玩具。有的孩子喜欢抢别人的玩具,喜欢说“不”;
聪聪喜欢翻柜子翻抽屉,然后把东西扔到地上。所有的孩子都爱捉迷藏;
叮叮突然变得很执拗,小利突然变得很暴力;
Jack拒绝吃长相不完美的水果,梓涵最近变得特别爱臭美;
(图片来自网络)
Amy4岁多的时候,对亲吻、恋爱、结婚的话题很感兴趣,想要和爸爸结婚;
Jimmy问“我从哪里来的?”,妹妹想要看他洗澡时,他开始害羞拒绝了;
Jack突然变得爱哭,容易委屈。小石头变得粘人、依赖父母。Amy变成了“小醋坛子”;
……
看过之后不禁感叹:这不就是自己家同事家朋友家亲戚家的孩子,发生的事情吗?更会不禁唏嘘: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我们总以为孩子在“无理取闹”,其实是我们错怪孩子了!
03 儿童敏感期的表现千千万,但是引导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父母只需要做到两点:
1、不要过分干涉孩子的行为。蒙特梭利说:“我的教育方法只有一种,就是观察。”蒙特梭利认为儿童的精神胚胎得以发育的途径,就是给孩子一个有预备的环境,给他独立探索和发展的自由,提供足够的精神营养。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学习自由、选择的自由、行动的自由,才能帮助他们完成创造自己。
2、耐心等待和倾听孩子。有时,我们的孩子或许有不足,或者成长的速度比较慢,这都没有关系。父母要接纳孩子,等待孩子的自我成长,这才是适合孩子成长的方式。在敏感期,孩子的很多行为看似不可理喻,实际那是在发展自己的能力,父母要耐心倾听和对待孩子。
04 顺利度过敏感期的核心奥秘——爱和自由
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一个严谨的教学系统,相关理念也是一个严谨的体系。本书——《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是李芷怡老师基于蒙特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所写的用心之作。理论简单易懂,操作性比较强,非常适合新手爸妈使用。书中丰富生动的实例展示,是非常好的参考。
但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行为都存在差异。所以本书的意义不是让父母按照书中内容按图索骥,照葫芦画瓢,而是引导父母了解和探索表象背后的孩子真正的需求和心理,让孩子以最舒展的姿态度过敏感期。
蒙特梭利说:儿童的心灵是一个神秘的深渊,照料他的成人并不了解它。当我们不了解的时候,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给他们爱和自由。
如果孩子在敏感期没有得到相应的帮助,一旦受到了伤害,父母以后不管如何努力,都很难让伤害的烙印消失。正如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所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如果孩子错过了敏感期的学习机会,成年后花上50年的时间,也未必可以达到敏感期触手可及的程度。
所以,请给孩子最大限度的爱和自由,耐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吧。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