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和自由》孙瑞雪 下(上)

第十八章

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

对于儿童来说,顺从是一种荣耀,一种快乐。想一想爱情的面纱尚未揭开时相互热恋的爱人,她请他做点儿什么时,他是何等的荣耀!顺从的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当儿童有时顺从、有时不顺从时,那是他还没有具备顺从的能力。一旦儿童具备了能力,他就可能听从成人的指示去做什么,以便在真实的生活中检验自己。最后,儿童会渴望顺从,因为他顺从的是真理。



蒙特梭利认为,人的正常状态是服从,是顺从。对于儿童来说服从会变成一种荣耀,一种快乐。对成人来讲,最典型的现象是谈恋爱的时候,尤其是爱情这层面纱还未揭开,你倾慕的对象请你帮忙,荣耀就真正地到来了!

顺从就是这样一种感觉:荣耀和快乐。意志是服从的基础,先有意志后有服从。这是什么意思呢?我前面讲过,当一个儿童练习走路(1岁左右)的时候,他能不能服从你的命令(如你不让他走路,或让他快快地走路)?他不可能服从,当他的腿的机制发展得比较完善、具备了行走的能力时,他就开始服从了。当成人给他说什么的时候他会考虑,我能不能服从?这个服从能不能使父母高兴?儿童是依据他个人的能力来服从的。

在小学里,很多孩子好动、爱说话,老师不断地告诉他们,上课不要说话。这些孩子能不能做到?不能做到,教师就惩罚这个孩子:“给我站起来!”过一会儿,他还是说话,他站着说话。这个孩子没有能力控制自己不说话,因为他自己说了不算,他所想的同他的行为分裂着,无法合一。那是因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的意志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丧失了。有一次,我们用《儿童EQ的开发与培育》来测试儿童(7岁半)。我们问:“能遵守规则吗?”一个孩子沉思了一会儿说:“一半能遵守,一半不能!”我问:“为什么?”他说“比如,音乐课太难了,我没法遵守!”我恍然大悟,当规则难度太大,儿童没有能力遵守时,强迫儿童,只能给儿童再制造一个不诚实的品质。幼儿期是形成意志的关键期,儿童都在学着依自己的能力遵守规则,顺从事物的规律,建立真正的顺从,但难度太大就会带来我们意想不到的恶果。

顺从才是儿童的正常状态。当儿童不顺从的时候,正是他没有能力顺从的时候,那是他的意志力没有完善。好动,完全是在儿童自发的活动遭到破坏以后,儿童没有发展的目标才出现的。蒙特梭利说:“这里所说的服从比通常所说的服从具有更深刻的意义,这个服从指的是意志的升华。服从是个人意志的升华。”一次,我问外甥女:“玲玲,你说说,邻居家谁最顺从?”“玲玲说:“我觉得王老师最顺从。”王老师真的非常顺从。你请王老师拿一样东西,王老师就去,你让王老师今天去炒菜,王老师就去炒菜。在外人眼里,王老师是一位和善、顺从、忍让的好丈夫。当别人发表与他不同的观点时,他就安静地听。他的美好,他的宁静,他的深邃,普通人无法了解。他从不参与到任何世俗的事物中去。当你仔细观察他,你就会发现他是因为生命状态远远高于别人而在迁就和照顾别人,他是一位科学家,但他又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家。他像一位圣贤那样总是在关键时刻说一句,平时他从不占用别人的空间和时间。他是我见到的人格发展最正常的人。

顺从的人,按照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1908-1970)的说法,就是自我实现的人。他实现了自己,就会关注和帮助他人实现自已。

但是,如果一个儿童正在发展他的某个敏感期,比如他到了发展触摸的敏感期,他要到处抓摸,你让他顺从、安静,坐在那儿不要动,他是不可能顺从的。

蒙特梭利告诉我们,如果人类灵魂不具备这样的品质,如果人类从来没有通过某种深化过程获得这种服从的能力,就不可能有社会生活。儿童首先要实现自我才能超越自我,才能达到与社上会的和谐。

以往顺从的含义是,教师和父母告诉儿童做什么,儿童就去做什么,这是传统教育中的顺从。在蒙特梭利教育中,顺从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儿童有时顺从,但并非时时如此,这可能给你留下“任性”的印象。我们的很多孩子回家以后的表现令父母头痛:“哎!这个教育不行,我们的孩子才去了一两个月,回家已经任性得不行了。我们来看看孩子是怎样任性的,当儿童正在发展某种机制和观念的时候,比如,在发展一种“完美”观念的时候,你破坏了这种“完美”的感觉,儿童会跟你“斗争到底”。比如说,一张饼,儿童是绝不容许你把饼掰成两半的。但爸爸买了张饼,正好从中掰成了两半,小半给了孩子,大半给他自己。然后,他的孩子拿起这半块饼大哭着把饼扔了。爸爸很尴尬,很生气。然后,他的解释是:这个孩子很贪婪。但实际上,这个孩子在建立一种“完美”的观念,那个爸爸破坏了孩子“完整”的感觉。孩子极为痛苦,为了维护他心目中对事物完美的追求。他会与成人“进行斗争”。我们大多数人把这种情况称为“任性”。




那么,儿童什么时候能服从你呢?儿童在这种观念发展完善之后,当他具备了这种能力,顺从就会开始。比如说,当儿童已经学会了走路但还要让你抱的时候,你告诉他:“妈妈爸爸抱你一会儿,你走一会儿,好吗?”他会考虑,然后说:“好的。”因为他不是不会走路,他需要你抱他走一会儿,他自己走一会儿。这种状态属于半顺从、半不顺从状态,这是第一状态。

儿童顺从与否同他具备的能力有关,所以判断孩子是否顺从的时候,我们必须与儿童现有的能力联系起来判断。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在0至3岁以前是不可能顺从的。这个时候,怎样让他顺从呢?比如说,他这时想玩水,你告诉他“好,去玩水。”他这个时候的本能冲动与你的命令正好一致,他顺从你,如果不一致,儿童就绝不会顺从你。他根本听不明白你所讲的,除非惩罚代替了说教而使儿童恐惧,他才会顺从。蒙特梭利说,必须了解儿童已经达到了什么发展阶段。命令一个人用鼻子吃东西是荒唐的,命令一个不识字的人写字也是荒唐的。因为他的能力没有达到。儿童在3岁以前是不可能顺从的,除非他接受的命令与他的冲动相一致。

在传统的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你把一个教具拿到教室的时候,孩子们会蜂拥而上,所有的人都会要这个教具!蒙特梭利讲,这样的孩子没有形成自己的个性,这是不正常的。应该是这样,东西拿出来的时候,只有两个孩子去拿,像正常成人那样。我们教室里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你去放一个新教具,刚开始没有人发现,偶然有一个孩子发现后,就开始拿起来操作。过会儿,另外一个孩子发现了:“咦!”他在操作这个教具,“这个我没见过!”然后,这个孩子会说:“咱们班有个新教具。”如果想玩,他会等待,等那个孩子放下的时候,他再去拿。

我儿子看到另一个小孩子在玩新的教具――数块,我发现我儿子在旁边(我看了一下手表)整整坐了30分钟,一直等到这个孩子不玩了,把教具放到教具架上,他才赶忙把那个教具拿过来自己工作。他要想操作这个教具,就必须进行自我控制,那是他心中的规则,那么这种能力是儿童能够达到的,他就遵守了,他也顺从了这一规则。

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情况,2岁的儿童已经开始会说话了,那时我们成人就开始试图让儿童服从他。但这个时候,成人还不会用暴力或其他专制的行为,成人这时可能会说服,不断地说服:这个不可以,那个也不可以。结果把儿童的大脑搞得一团糟。一位家长看见孩子在玩水,家长说:“宝宝,这是喝的水,不可以玩,你应该去拿玩的水。”小孩就把喝的水倒入杯子,他妈妈又说:“宝宝,这个杯子,不是喝水的杯子,是玩的杯子。”这些话让孩子的大脑彻底混乱了!这些话成为孩子心智发展的障碍。如果孩子这时顺从了这个成人,那是因为他自己的意志和个性已经丧失。

3岁以前是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蒙特梭利说,3岁以后,在幼儿能够顺从以前,他肯定已经发展了某种品质,他不可能突然就按另一个人的意志行动,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能理解我们要求他所做的事情。在这3年中,儿童是通过活动,在事物中缓慢地形成他的内在品质的。品质只有牢固建立以后,才能为儿童意志所运用。我们知道,许多孩子到了一定场合,是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儿童从椅子上来下去,开始是不懂,一方面是他需要练习攀高爬低,另一方面因为他太小而需要站立起来观看,这时你不能也无法要求他不这样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察会帮助儿童建立一种秩序:在一个正式的、高雅的地方,我不能够再这样做。如果你不训斥他,而是提醒他、宽容他,给他时间观察和自我调整,他就会发现这种规则,然后他会试着去做,虽然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但都没有关系,儿童会把这些内化,也就是蒙特梭利所说的习得。当这种习惯一旦巩固下来,它就会为儿童服务,也就是说,这种习惯就能为儿童的意志所用。

所以,在蒙特梭利幼儿院,老师从不骂孩子,只是不断提醒孩子。这样儿童在任何地方,都会把握好尺度。记得有一次,我的儿子去我单位,那时,他才2岁多,长得特别矮小,正好同事给他买了一袋饼干,让他坐在椅子上吃。他吃完以后,想把椅子归位,他站在椅子后面,这个椅子对他来说非常庞大,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用手推不动,就用肩来推,硬把椅子推了进去。当时我就站在门口观察,周围没有其他人在,他这样做不是给任何人看,他认为这是他应该做的。此时,他具备了意志力,他在任何场合都知道应该怎么做。

还有一次,我带儿子去饭馆吃饭。我说,你在这儿坐着,妈妈去拿餐具。后来他看不见我,就站在椅子上大喊:“妈妈,妈妈。”我赶快过来说:“嘘,公共场合不可以大声喧哗。”他一听赶忙坐在椅子上,不再大叫了。这个时候,他表现的是顺从,他具备了自我控制的能力。

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在这一阶段,儿童顺从首先取决于其能力的发展。在一次执行命令中,他可能成功,但下一次就不一定成功,儿童做事情都是这样的。比如说,他要把水灌进瓶子里,他第一次灌的时候,可能很成功,一次就灌进去了。但是,第二次灌的时候可能不成功,这个时候,我们成人应该不去管他,儿童恰恰是通过灌水来控制他的手。所有成功的前面阶段必然是不成功,每次的不成功都刺激儿童重新再做一遍,这反复的过程锻炼了儿童的能力。就像我们幼儿院的立立,他要把绳子挂在钉子上面,每一次挂不上去都会刺激他,他会想办法再把它挂上去,这样,反复地刺激,直到挂上去。儿童通过自发的反复练习,能力被固定了,儿童就是这样固定和掌握自己的一切的。但是,我们常常会发现大人这样说:“你笨死了!”或者说:“来,让爸爸妈妈替你做!”大人不允许儿童犯错误,不给儿童犯错误的机会。错误对于儿童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儿童不知道什么是错误,他只是觉得,这次没做好,再来一次,他不断地做,不断地重复,最后,终于做好了,他有成就感了,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就形成了自己的能力。但是我们看到成人很容易抱怨。当孩子不照父母那样做的时候,父母会责怪他们:“笨死了,哪有你这么笨的人呢!你看我怎么做。长久以来成人有一种潜意识:就是让儿童以为你是了不起的。瑞士有一位大教育家叫裴斯泰洛齐,连这个教育家也认为他最不能容忍的是任性,他不能容忍一时顺从、一时不顺从的儿童。蒙特梭利说,甚至连裴斯泰洛齐也如此认为,其他的教师要犯这样的错误就司空见惯了。

所以我们蒙特梭利学校碰到的最大障碍是家长。常常是一个孩子入院2个月到3个月的时候,他的一切突然都改变了,孩子开始极度任性,与过去大不一样。比如青青,开始的时候,她简直是爸爸的好宝宝,她爸爸让干啥就干啥。她到幼儿院的第一个月就开始操作,老师说“这个孩子的状态好”。可是到了第二个月,就不这样了,她回家后就开始“闹”,下楼的时候要求:“妈妈抱抱!”妈妈不抱:“你都这么大了,妈妈为什么要抱你?”青青一听,躺倒就哭!她爸爸说:“你看看这个蒙特梭利教育,我孩子以前那么听话,硬是给弄得这么任性了。”过去这个孩子不敢和爸爸对抗,因为她是被训斥出来的。正常的状况是儿童太想被人抱了,就像热恋中的人一样渴望得到拥抱。有时我抱着儿子下楼的时候,儿子就笑………把他那张小脸藏在我的脖子里,不断地笑,真让人陶醉。儿童要我们抱的时候,完全是一种心理需求,结果这个强烈的心理需求常常被认为是“任性”。

我还记得有一次,一位家长给自己的孩子买糖,糖买来后,就把糖纸“刺啦”一下撕开,然后把糖给孩子,这个孩子当即就把糖给扔了,躺下大哭。他妈妈说:“你看!你看!他倔不倔?!在你们幼儿院就搞成这样。”我说:“孩子吃糖要自己把糖纸撕开,然后自己把糖吃到嘴里,他这个过程让你破坏了,他能不大发雷霆吗?

这时候这个孩子会不会顺从你?不会,因为

糖纸这些动作完成智能发展。他会为“剥”这个而要那个。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想买红薯的小女孩。孩子买红薯的目的是想剥皮,结果妈妈一直没让孩子剥,妈妈自己小心翼翼、慢条斯理地剥,最后孩子气得火冒三丈,根本不吃红薯。但她妈妈一直不明白怎么回事。我们知道,所有的儿童发火、发脾气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因为某种需求某种发展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这种情况下,我们设想,如果这小孩子有坚强的意志力,要“拼死抗争”,大哭大闹,情况将会怎样呢?那就可能爆发一场“战争”。成人可能用暴力“镇压”孩子的“无理取闹”。

我相信只要有爱,就不会有这荒唐的每一幕。有受,就不会有孩子“任性”这个看似有理、实则无知的看法和说法。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能够有真正的爱太难了!

即使有些家长给孩子宽松的环境,不训斥孩子,但他们在一旁说教也容易使孩子失信心。蒙特校利说,最有害的莫过于丧失信心。这个所谓的自信心是怎么丧失的?比如,当一个成人在做一件事情而没做好的时候,另一个成人说:“做错了,你看,应该这样做……”如此这般示范了一遍,这时你会心虚,久而久之,旁边总有人对你指指点点,你会丧失自信心。儿童也是这样的,蒙特梭利说,如果儿童尚不能顺从自己的意志,那就更不用说顺从别人的意志了。当儿童产生自发行为的时候,他是不是在顺从自己的意志?回答是肯定的。这种能力建构起来的时候,他才能顺从别人的意志。

所以,顺从的第一个阶段是:儿童能够顺从,但并非总是如此。在这个阶段里,顺从与不顺从是相互交织的。

顺从的第二个阶段是,儿童不再因缺乏控制而导致障碍。比如,小孩子端水,当他走动的时候,水会不断地往外洒,这时候,他妈妈说;“你看,你看,不要让水洒出来。”不断地强调这些就会使这个孩子不把水洒出来吗?这不可能。水必然会洒出来,因为孩子的能力达不到。在我们幼儿院里有个叫迎迎的小女孩,她妈妈说:“哎呀,我现在可痛苦了,我女儿端水的时候,只要洒出来一滴水,她就大哭,而且一定要把这杯水倒掉,再重拿一杯,当她将这杯水一滴都不洒地端过来后,才罢休。”显然,这个时候儿童在锻炼她的平衡能力,她正努力把事情做得完美。做一件事情追求完美,这是人自然的本性,所有正常环境下的儿童都会这样:小心地、缓慢地、颤颤巍巍地、艰难地把满杯水从一个地方端到另一个地方。儿童还会这样搬动其他各种东西,大盒子、大盆、杯子等。这个敏感期他实现了,发展好了,长大了就会形成具有艺术家水平的审美观。

在第二个阶段,如果儿童具备了这种能力,做起事来就不会有障碍。比如说,他端水,能够控制自己的手和身体,使水杯里的水不洒出来,他就没有障碍,这种能力一且建立起来,教师或家长请他帮助时,他会快乐而兴奋地去做,他在这个时候就能顺从,以便在真实的生活中检验自己的能力。这样他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这是他迈向顺从之路的一大步。就像一个人,他的英语掌握得很好,请他翻译就成为一件乐事;如果一个人外语水平不高,他翻译时很可能就产生心理障碍,因为他知道他的能力不及。我想起我们幼儿院的外教露西,我和她交谈的时候,因为我不了解她的汉语词汇量,我就问“你在美国待了多久?”她听不懂,但是我说:“你在美国住了多长的时间”,她就能听懂了。我问:“学?”她听得懂,但如果问:“你认为我们的学校与你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不懂。不等我再跟她谈什么,这个老外就赶紧跑掉了。

还有一次,我儿子想吃玉米,露西问:“玉米是什么?”我说:“玉米就是一粒一粒的,这么长的一个植物果实。”显然“植物”这个概念她不懂,她又问:“植物是什么?”结果,我就硬是没有给她讲清“玉米”是什么,她跑去问她的一位朋友:“玉米是什么?”朋友说:“玉米,跟茄子一样,是一种能吃的东西。”然后她就明白了,说;“啊,我知道了。”

朋友用类比的方法,使她掌握了这个语词,从这里我也想到儿童学词汇、学语言的情形。很多成人对儿童讲这个讲那个,讲得又多又复杂,孩子越听越糊涂。显然,儿童必须通过现实中的实物去掌握基本词汇,等这类词汇达到了一定的量时才可以用词句解词,用图片、类比等东西解词,就像词典那样。

人的认知发展特别奇怪,朋友问:“你们的孩子是不是不喜欢这个老外?”我问:“怎么了?”她说:“3岁左右的孩子一见这个老外就哭。”我说:“不是不喜欢,是他的心智状态还不到,孩子突然发现在我们这种面孔中,又加进来那么一种面孔,这破坏了他以往的秩序和概念,就吓哭了。”所以老外一接近这些孩子,这些孩子就害怕,就远远地观察。但是,大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心智发展到能接受这种长相的人了,他们已经知道世界上有白种人、黑种人等。所以老外一来,大孩子就盯着看,特别喜欢这个老外,而且还叫“妈妈”。

让外教带3岁左右的孩子上课几乎达不到学外语的目的。这时孩子认识的对象是外教的面孔。是这些孩子没有意志力吗?不是,是因为他的能力达不到自我控制的水平,他还在认识这个世界,他突然发现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另一种人,这种人的鼻子、眼睛与我们黄种人的鼻子、眼睛不一样,在现在这个阶段,这个认知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这时候让他顺从去上英语课根本不可能,整整一节课,孩子们都在不断地观察这个人,以便将来产生辨别能力,他们不可能去学习什么英语。直到这个认知过程完成,他们才可能去学知识。

第三阶段,儿童会渴望顺从,这时顺从只是转向他认为优秀的人。他突然发现能够从这个优秀的人那儿获得指导,获得帮助,从而产生了新的热情,变得渴望顺从了。当人达到某种状态的时候,顺从便成了一种渴望。儿童已经意识到教师能够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他对自己说:“老师远远超过我,因而她能使我变得与她一样聪明。”当儿童有一天忽然认识到一个成人的能力超出他的时候,他就愿意顺从了,这就是儿童正常成长的结果。蒙特梭利说,顺从应为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益处,若没有顺从,社会生活就会变得杂乱无章

蒙特梭利自己举了一个静坐练习的例子。她说:“只有在场的所有人都乐意时,才可能达到完全的安静,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能打破它。”很多人说我们这个幼儿院有一点不如传统幼儿园,那就是这个幼儿院没有集体荣誉感。比如,每次接力赛的时候,我们的孩子跑到半路,突然发现一个警察跟一个人说话,他就可能停下来,拿着接力棒观察警察说话,直到那个警察说完走了,这个孩子才接着跑起来,把接力棒传给另一个孩子。这时我们的老师就会急得大叫:“快跑呀跑呀!”但孩子们不急,就是站着不动,新来的老师就说他们没有集体荣誉感。

蒙特梭利认为,那是因为儿童的注意力没有放在赛跑上。即使那个警察不出现那个小孩子也不能达到那种状态。当儿童能够达到顺从这个状态的时候,他会发现,若一个人破坏了这个状态,整个氛围、整个环境就会受影响。

一天我进小天使班,老师正在给孩子们做安静游戏,我记得当时一个叫琪琪的孩子拿圆柱体插座,拿了以后给了老师,教师说:“好的,请归位。”琪琪很高兴地拿回去,圆柱体插座比较重,而琪琪还小,所以,当她把一端放上教具柜的时候发出了很重的响声,结果一紧张,另一端也发出了响声,琪琪赶快坐下来另一个小朋友说:“噪音。”后来,另一个小朋友拿长棒,长棒对于孩子来说特别长,最长的那根,往往是够着这一头就够不着那一头,孩子拿着长棒经过柜子时,“嗵”的一声,长棒杵到了柜子,所有的孩子都缩了一下脖子,一个孩子说:“太难听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已经有了集体荣誉感?他们知道一个人发出的声音,破坏了整个教室的安静,这才叫真正的集体荣誉感。这种集体荣誉感,儿童自己觉得不可以破坏它,破坏了就没有美感。一旦儿童知道不能破坏它的时!候,他就有了自我控制能力,你还害怕什么呢?我们上中学的时候,排队去什么地方,只要老师不管,前面还有队伍,后面的队伍已经不知道在哪儿了,但我们的孩子出去不是这样的。我们带孩子去看恐龙展的时候。解说员整整讲了40分钟,最后,解说员惊叹地说:“我们给大人、中学生、小学生讲,没有一个像你们幼儿院的孩子听得这么认真!”这个时候,孩子们在公共场所已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已经达到了顺从的状态,大孩子顺从了,把小孩子也带动起来了

儿童在漫长的头6年不断按自己的心智发展、并建立相当的能力后,他开始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且开始顺从这种规律,第三阶段的顺从就建立了:顺从真理。这就是我们学校的孩子表现出来的:“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孩子最后不再看人,而是遵循事物发展的法则。

蒙特梭利讲,顺从是意志发展的最后阶段,儿童达到的顺从水平如此之高,因而最终成为成人的榜样。


第十九章

儿童的优秀品格如何形成

很多成人追求真善美,但这过程很艰难,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自我挣扎中度过,一生成为生活的苦行者。但一名儿童如果在0至6岁形成了健全的品格,向善就成了他的自然内驱力,他一生就是为了不断完善自己。

对于一个人来说,还有比他的品格更重要的吗?人的品格就是他这个人本身。民族是以它的品格傲立于世界的,人是以他的品格立足于社会的。

人的品格从儿童期发展而来。这个判断有问题吗?品格是由儿童自己建构和发展的吗?是的,答案是肯定的。蒙特梭利说:“儿童是成人之父。”是不是有点夸张?蒙特梭利认为儿童自己在3-6岁间所进行的一系列长期而缓慢的活动构建了自己的品格。

图片发自简书App


蒙特梭利描述过一幅图,图中央是个红色圆心,表示完善中心。环绕这个圆心的是一个蓝色区,代表那些品格完好、比较坚强、平衡、有魅力、正常的人。白色的区域表示各种不同程度的尚未达到正常的大多数人,边缘一层是一个区域较小的深红色圆环,表示正常范围之外的那一类人,比如说精神病患者、违法者。

新教育与旧教育的差别到底在哪里?蒙特梭利说,人对周围世界的适应能力是在生命的头6年就开始了,如果头6年儿童按照内在的指导正常发展,他自然而然就是蓝圈中的人,不用任何人来教育,别人就是打他、骂他、不让他追求完美,也是不可能的,他就是要追求完美。

真善美的人是人们热爱的人。贞德、林肯、甘地……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优秀的工人、教师、战士,还有其他正直的人们,对社会有建设性行为的人都是真善美的。

很多人为追求真善美而奋斗,牺牲。我看过一本小说《人》,是意大利女作家奥里亚哪,法拉奇写的,主人公是希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一辈子被折磨得死去话来,从这个监狱到那个监狱……但这个人没有放弃他的追求,尽管受尽痛苦的折磨,他仍然不懈地追求理想一一要改变当时的政治体制。挫折和苦难没有把他的斗志销磨掉,南非的曼德拉也是这样。他是一个天生的走向完善的人,死亡都不能阻止他走向完善,所以蒙特梭利说的第一类人是具有坚强性格的人,而其他类型的人,包括白圈里的人在内,则被认为是品格较弱的人。

我们来看身边的现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某些人能为正义的事情呐喊,比方说我的一位同学,她为一棵要倒的树可能给路人造成的危险到处呐喊。她从这个部门跑到那个部门,跑了大半天。实际上这根本不关她的事,但她就去呐喊,到处奔波。因为她的品格不断驱动她这样做。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会漠视这些,他们每天都干什么呢?被琐碎的事情、被现实的物质利益捆缚住了。又比如说一个婚姻很痛苦的男子,他非常烦他的妻子,他自己的心智发展又不够成熟,没有能力去爱他的孩子。他又爱上了别人,那他怎么办呢?他就不断地在这个矛盾中折磨自己,自我挣扎。如果他没有做更糟的事情,那是因为有一种世俗道德告诉他这样做是一个坏人;如果他做了什么,他会在一种内疚和负罪感中自责不已。

我想没有人有意要当坏人。为了保证自己不至于成为坏人,他就拼命地控制自己。蒙特棱利称这种人为苦行者他一生的上进和退步不断受到某种外力的约束,而那些在蓝圈里的人则完全处在一种自由状态,他的整个生命是向善向美的,任何东西不可能约束他,包括一些世俗的道德说教,因为他远远地超越了这些世俗的道德。这种人就是完全达到自由状态的人,他一生的努力就是不断完善自己,一个人在完善自己的同时,所做的一切工作恰恰也是在完善这个社会。

但是在白色圈里的人不是这样,这个圈里有两种人,第生命和精力都在这种自我挣扎中度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平庸的人。有两种人,第一种人很麻木,他的生命和精力都在这种自我挣扎中度过,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平庸的人。

第二种人则倾向于滑向外圈,这些人容易受到引诱,除非他们不断地进行努力,否则就会成为品质低劣的人。他们需要道德约束来使自己免受诱惑。在生活中,我常常看到这样的人。比如说偷东西,有一种人偷东西已成为习惯,这些犯罪的人内在也有向上的力量,但这种力量很微弱,他常常被愤怒、报复心或其他的阴暗心理所左右,这种人被蒙特梭利称为神经病和犯罪分子。蒙特梭利曾说过一句话:不道德不是来自于道德本身,而是来自于他的意志,他控制不住自己。

《十日谈》这部小说描述的是瘟疫发生后人们的状况。那时候大多数人已经不受道德的约束,反正要死了。这样的人,平时是靠社会的规则、法律、宗教信仰的约束不做坏事,他每天都和自已斗争,很累,他生命的能量只能消耗在这上面。这类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倾向性。比如说希特勒,他在一夜之间把人召起来去侵略别国,去杀别人,跟随他的就是这些人。这些人向恶和向善的倾向可能是一样的,是平庸的人,是要不断通过世俗道德来约束的人,他的内在像墙头的芦苇,没有分辨能力,因为他对道德的观念是模糊的,他对事物的看法也是模糊的,在这种模糊的状态中,只要有一个人比他稍微强一点,他马上就会顺从这个人。

但0至6岁心理发展好的孩子,绝对不会从众。我记得《约翰·克利斯朵夫》里面有这样一段论述:“伟大的人都在‘墙的这一面’,如果你选择这一面的话,你必然要忍受孤独与寂寞,墙的那一面充满了喧闹与嘈杂,你在这一面就可以听到那热闹声。当然这种孤寂”是一种美,他能和伟大的心灵对话,也能引导大众

一个好的蒙氏老师绝对不会让一大群孩子去“爱”她一一离不开她,她所做的一切是使儿童自然发展。如果儿童能够得到自然发展,每时每刻都沉浸在自己的内在发展中,那么他对和自己内心发展无关的外界事物就不感兴趣。称职的父母也是这样,不要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上就妈妈最好,剩下的都是危机四伏。很多孩子一离开妈妈就觉得这个世界太恐怖了,而正常的孩子应该是,我爱我的妈妈,我依恋她,我离不开她,但我常离开她,能常离开她,我离开她的时候,我依然能发展我自己

我们观察一个正常孩子时会发现,这种孩子好像是”孤独”的,他沉浸在自已的世界中,不依附外界,揣摩外界。很多父母说我们的孩子在外边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合群”,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状态。一个孩子交朋友,和别人在一起玩,与朋友相处愉快,玩得也好,是一个很正常的状态。那么什么样的人不正常?是内心充满了依恋与附属的人!正常的孩子,他不愿跟随便什么人都接触。因为有些人不理解他、即使是一个成人,如果他的整个心态都是不断问善,不断完善自已,他一辈子都寻求真理,为大众服务,如果一个人有这样的目标,他就顾及不到琐碎的小事了。

环境的压力越大,生存条件越差,人就越趋向于恶。因为生存条件的恶劣使儿童偏离了发展的轨道,在他还未建立他的人生目标时,因为受伤害而建立了其他的非人性品格

对很多成人来说,用真善美装备自己是一种快乐和安慰,但这种“装备过程”却成了一种艰难的生活,一种苦行。苦行不可能快乐。所以他们愿意依附那些比自己强的人,以帮助自己抑制诱惑。但是如果我们在0至6岁形成了我们的品质,我们就不再苦行了,向善的品质已经是一种自然内驱力,我们不这样做的时候反面会痛苦。

蒙特梭利说,教育者总是把自己作为一种榜样,因为他不时地感到恐慌,于是他说:“我必须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要不然我的学生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可能变成坏人,所以教育者特别担心他的学生变成坏人。我们理所当然地这样想孩子,因为成人抵制不了引诱,每天都在自我挣扎,因此,他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会以这样的心态去看孩子。看看我们周围的生活,大多数成人都在担忧;“这样做孩子会变坏。”然而一个发展完善、正常的人,他不会这么想,我们不断告诚孩子,那仅仅是因为我们自已对自己从来都不放心,我们内心有恐惧

蒙特梭利说:“人类的悲哀在于白圈的人去教育蓝圈的人。”当蓝圈的孩子不断按照自我完善的这个轨道发展的时候,白圈的人会把我们的孩子拖离这个轨道。儿童在整个成长期不懂得什么叫不好,他的一切都顺应自己内部的发展,他追求完善是一种自然状态,不费任何力气地趋向完善,他们对完善的寻求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他们的生活本身对于追求权钱色欲者,要禁他的欲,他就会非常痛苦,因为他抵抗不住权钱色欲的诱惑,让他一辈子不想这些,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苦行。所以他们要严守他人制定的法规,或严守他们的精神领袖所规定的信条,以帮助自己抵抗诱惑。但是蓝圈的人不需要别人传播什么教条,因为他们忠实地严守着其内心天性的信条。他们不需要一个领袖,他们也不需要一个宗教的教规,他们只是遵守内心的规则。这个内心天性的建立恰恰就在0至6岁,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白圈里的人和最旁边的红圈里的人,做梦也不可能想象蓝圈里的人有多快乐。

儿童对于成人来说是高状态的人。蒙特梭利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达到较高水平就会对社会产生推动作用。我们所谓创造世界的人,是说对这个社会有推动作用的人,是愉快的人,是自我完善的人。虽然这个世界上白圈里的人多,蓝面里的人少,但蓝圈里的人创造的精神财富却更可能对人类的进步产生推动作用。

回顾一下我们的历史,就会看到在每个时代,都有人为自己向往的理想做点什么。比如林肯解放黑奴,曼德拉解决种族歧视问题。蓝圈里的人没有必要在同诱惑的搏斗中浪费自己的精力。人类的整个目的是为什么?我认为是完善自己。

即使你有一亿美元,有了全世界,可你发现你还是你,你还在原地踏步,那么拥有什么都没有任何意义。可是当你在不断完善自己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个秘密,因为你在完善自己的同时也完善了你所在的这个社会。

小说《嘉丽妹妹》里有个说法:有的人天生就在墙内,有的人通过努力,可以到达墙内,有的人会在墙头上,有的人终生努力都到达不了墙内。这恰恰与蒙特梭利所说的一模一样。面对一件事,很多人都会说:“这件事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原因是他们总在同自我作斗争,而那些没有同自我作斗争的人,却把全都精力放到了一件事上,他克服各种困难,这件事就成功了。

所以蓝圈里的人与白圈里的人截然不同—蓝圈里的人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到了完善自我上,白圈里的人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到了自我挣扎上,蒙特梭利说,总之,从品格的角度而言,白圈里的人很多,他们需要用拐杖来支撑自已。如果教育仍然一如既往,人类的水平还会下降。如果一个民族,她的儿童0至6岁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那么这个民族的素质就会下降得特别快。

一个来自白圈的人向属于蓝圈的孩子讲话,他可能会说:“不要贪权钱色,这可能会导致罪恶。”而孩子会说:“我们不喜欢权钱色。我们喜欢真善美。”很显然,来自白圈的教师只会降低儿童的水平而不会带领他们走向完善。这就是蒙特梭利所讲的新教育与旧教育的不同

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教育是一种新教育。可能有人意识到了,一个平庸的人源于他小时候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实际上,一个人的低能完全来自于0至6岁受到了成人的控制

蒙特梭利说,如果我们进行了新的教育,人为地对儿童的限制将会被取。人们注视的不是如何做“大事情”,喊“大口号”,而是从最现实的事情做起,那就是让儿童完全自由地听从内心的驱动去做他的事。只要我们能做到一点,我们的孩子就会发展得非常好

一个人可以读完全部历史、全部哲学,而依然缺乏能力。这一点我体会最深,我的好朋友和她的爱人生活了十几年,头5年她读了很多书,她发现她依然没有能力,出去不知道怎么办事。但是在后10年的成长过程中,因为真正的爱和从未有过的自由,她的心智得到了发展,她开始成熟了,她发现她的能力具备了,她的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个人的能力并不取决于他读了多少书,而取决于他人格的完善,这样的人在心理上没有障碍。

没有障碍的人身上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驱使他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件事上,他一心一意要把这件事办好。

所以很多人发现,有的人没有受过教育,却能发展得很好,有的人虽然受过很好的教育,却活得一塌涂。这至少说明了一点:你读了许多书,但依然可能缺乏能力,如果你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看别人、看世界,你的心情会很舒畅。如果你觉得处处险境,事事难办,总有人在算计你或阻挡你,你就会分心、沮丧,就没有办法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问题上。琐碎把我们束缚在了小事上,远离了人生目标


第二十章

怎样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好环境

“环境必须是有生命的,老师能够追求自我成长………·如果这个老师一成不变的话,她就不可能给儿童创造一个有生命的环境。”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父母。如果一个成人的生命状态是僵化的、封闭的,那么所营造出的家庭环境也必然是缺乏生命力的,这样的环境将会制约孩子的成长。而如果成人的生命状态是开放的、流动的,那成人将能够感知到儿童生命的流动和成长,并协助儿童的成长。

大自然创造了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是不同的。而每个人都能够自发地建立起一套生存和发展的系统,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本能,因为这一点世界才变得精彩,变得有创造性,变得充满生机。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这么一句话,个性跟创造力肯定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每一种个性都是好的。

儿童将依据自己的个性建构他自己的思维和情感方式。比如在语言方面,有的孩子说话的敏感期特别晚,2岁多才开始学话;有的孩子1岁过一点就说得很好。我们发现说话晚些的孩子,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说话早的孩子,相对敏捷,反应能力、应变能力比较好。你不能说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

蒙特利教育方法就是给每一个孩子提供发展的条件,自由是儿童最好的发展条件。自由中,儿童将已经懂得的东西反复练习并将它实体化(肉体化)。没有一个儿童不是在自己从事这一活动,这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活动就是创造力。等到6岁一过,吸收性心智一旦消失,他就开始吸收外在的用语言讲述的知识了。创造力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机制已牢固地建构在儿童的身上,使他终生享用。所以这个新教育的目的和方法,是同我们过去的教育观念截然不同的。

比如语言。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在语言方面非常有创造力。孩子们喜欢躲在无人的地方,比如角落里、桌子下面、壁柜里、树丛里小声交谈。在蒙特梭利幼儿院有一个小朋友,跟着母亲到餐厅吃饭的时候,他把嘴张开,哈了一口气,那时正好是冬天,他说:“妈妈你看这是什么?”他母亲说:“水蒸气”他说:“不是的这是火一样的热情。”当时所有的人都笑了。他母亲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说:“这几天的音乐课我们每天都在唱《欢乐女神》,其中有一段词是‘我们怀着火一样的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看嘛,“怀着’嘛,所以,我就哈出来。”

但是,看看我们成年人!有一次,我们的一位教室从一家幼儿园门口路过,发现孩子跟老师一起在传球,老师将球扔过去的时候,一个孩子没接住,老师说:“笨死了,球都接不住”。这个孩子就跑去捡球。捡来球,孩子把球扔给老师,这个孩子没接住,一扔老师没接住。我们的老师当时想,这下孩子可以说你笨死了吧。但只听那位老师说:“笨死了,连球也不会扔。”听完这话我们的老师目瞪口呆,她回来说:“以呀!这句话还能反过来这么说。

这就是一些成人说话的方式。我们在面对孩子时,过去的成长经验和习惯表露无遗。我们太喜欢说教,这是我们受压制太多,没有办法对付成人,只好对付弱小的孩子。而成人意识不到自己的恶劣。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根本没有创造力,他学会的只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以此来缓解自己恶劣的生存条件。但成人会说:“啊,好聪明的孩子!”“这么聪明就是不好好学习。”

聪明是什么呢?

让我们通过对蒙特梭利理论的理解,来建立一个关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概念,蒙特梭利认为: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两种能力是在儿童与环境交互作用下建立了心智能力后才发展的内在天赋能力。因为儿童要将环境中获得的知觉加以组织,所以环境又必须真实。这样,儿童才会将事物的主要特质抽象化,因此而成功地联合它们的形象,保存在意识的最前面。蒙特梭利强调,这种抽象能力必须具备三项特质—第一,要有惊人的注意力及全神贯注的能力,这是几乎在沉思时才能出现的一种状态;第二,要有相当的自主与独立判断的能力;第三,要有随时期待着接纳真理与事实的信心。

有人问,象特梭利教有只在幼儿园进行,那么家庭、社会这方面能不能够配合?孩子在家庭中受的教育和他在幼儿园受的教育能不能够统一?另外,幼儿园毕业以后要上小学、中学,那时候他受的教育和蒙特梭利教育还是截然不同,它怎样得到延伸呢

这是好多家长提出的问题,因为有的孩子是跟爷爷奶奶,或者保姆在一起生活,家里没有办法配合。进了蒙特梭利幼儿院,我们一般要求家里和学校必须配合,如果不配合,学校就不接受这个孩子。我们发现家长越配合,孩子就发展得越好

实际上能把孩子送到蒙特梭利幼儿院的家长,他的观念已经是相对超前的,比较有远见的。尽管相比较而言这个教育的收费高了一些,但许多家长还是愿意接受的。即使如此,新教育和旧教育的极大不同,给实施这个教育的人还是带来了级大的压力,也带来了使命感和责任感。改变家长的观念,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成为学校和家长的共同责任,成长给大家带来了喜悦。

粟特梭利幼儿院对老师的素质要求很高,而且每个班只有20-25名孩子。这让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跟老师接触,并能充分享用老师为孩子提供的大量工作材料。接受蒙特梭利教育以后,家长发现儿童有了不可思议的变化。

另外一些家长担心孩子上小学后怎么办?根据我们的了解,蒙特梭利教育不仅仅是为小学打基础,也是为整个人生打基础。它不注重具体的知识,即使到了小学,它也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实际上很多家长已经发现,有了创造性的思维,掌握了生活的规律和准则,孩子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孩子们准确地掌握了概念,过了一两年,你突然会发现孩子不仅身体好,意志超群,喜欢做题,他还会同你一起探讨较有深度的问题。你惊奇地问:“什么时候学的呀?”孩子说不知道。“谁教给你的呀?”孩子说不知道。孩子就是这样学习知识的,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学会,并把这种素质、这种能力自觉运用到他一生的生活中。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不按教师教的方法进行学习,他很快就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方法”,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令我们的老师欣慰的。

所谓“知识”,什么时候需要呢6岁以后孩子“吸收性心智”基本消失了,开始接受“知识”,也就是开始接受通过“知识”的形式传递来的东西。6岁以前他不接受抽象的知识,他只是自己选择一些事物,不断发展他的潜能,创造力。知识和技能对6岁前的儿童来说往往像照片上的食物一样,是一种间接性的东西。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现代幼儿教育心理学家。他告诉大家,儿童通过不断活动建构自己,比如说拿杯子,他不断地拿起来,放下,拿起来,下…”…在这个过程中他形成了一种经验,儿童的智力、智慧就是在这种经验中产生的,这个经验告诉儿童,下一次怎么做更好,通过大人的说教却无法实现,大人说:“孩子,这个碗,这么放不会摔、”不起作用,儿童下次照样摔。但孩子自已通过不断地使用它,不断地练习,在过程中产生经验,在经验中产生智慧。

传统教育中的“填鸭式教学”,不管孩子的兴趣到了没有,试图用引诱和奖励来唤起学生的热情,往孩子的脑袋里使劲“填”所谓的知识。在这种教育状态中,儿童的创造力会被深深地埋葬,6岁一过再也没有机会开发出来。新的教育方法就是使孩子不仅要知其名,而且要知其实,知其然,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

知其然也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一个结果,因为孩子感兴趣,所以反复练习,因为反复而专注,因为专注而产生了自我控制能力,因为有了自我控制力而有了意志,有了意志力能深人到事物的本质上。所以知其然只是一个工具,借助它使儿童自我发展,这本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学习变成了附带物。但是当我们把这一切反过来,把学习和知识作为最终目的时,孩子的灾难就来了。我们知道,很多灾难的根源在于此。

我们的工作,就是给儿童一个好的发展环境,这是一个高难度的工作从原则出发,这个环境要求自由、美好,真实、自然,其中一个关键条件就是老师。老师是最主要的环境。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能够让儿童得到发展?蒙特梭利强调说:“环境必须是有生命的,老师能够追求自我成长……如果这个老师一成不变的话,她就不可能给儿童创造一个有生命的环境。”这点特别重要。我的一个朋友家整洁、有秩序、简洁、明快,这几点符合蒙特梭利的标准,但是每次我去他们家都有点不舒服,她说:“为了我女儿,你一定要帮我找到原因。”

后来我猛地感知到了,我说:“你们家好像没有生命。”她说:“我们不是生命吗?”我说:“你们在自我成长吗?”她陷入了沉思,而后怀疑地问:“我们要成长吗?这就像蒙特棱利说的,如果一个成人的生命是一成不变的,他的个性就很僵硬,他一成不变,他就没有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每个人一且处在变化中,他就会像一条河变得有了生机。你必须是一条流动的河,否则你永远无法感知你的孩子

老师就是这个环境中流淌的河流,如果老师不断地发展自己,整个环境就会变得有生机,。罗曼·罗兰在《约帕·克利斯朵夫》中提到一个当老师的邻居,那个人像个风车轮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转,总是很忙,但没有变化,永远那样,这让人感到悲哀,它给人一种感觉,好像当老师的就是那个样子。但蒙特梭利的老师决不应是那样,我们幼儿院的老师,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发展。所有的人都说,我们的老师变了,如果没有这样的变化,她不可能给儿童创造一个好环境我知道,很多同学分别几十年,再见面会说:“啊,你还是老样子!”真不知道这是荣耀还是悲哀,人的状态不该是这样。人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自我成长的过程,即使到了30岁以后(因为大多数人在30岁以后就不再成长了),当他把爱赋予别人、赋予孩子、赋予妻子、赋予社会的时候,他的整个一生也是变化的。就像罗素所说,人刚生下来的时候就像空中的水汽凝聚,变成雨滴和雪花落入高山和大地;然后像雪山上的雪一样,融化了,变成条小溪逐渐流下来;到了少年时期,这条溪流越来越大,奔腾跳跃,水流湍急;到了青年时期,就汇集成怒江呼啸而下;到了中年,就成了长江,水流宽深,波澜壮阔;等到了老年,就特别宽阔缓慢,蕴藏丰富的宝藏和阅历,最后流进大海。他的整个发展状态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有这样的发展状态,他所创造的环境就活了,就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了

儿童在富有生命的环境中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已的一切潜能。如果你创造的环境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环境,这个环境会制约孩子的发展,因为在这种环境下你感如不到孩于的成长,“老师必须对生命采取开放的态度”。如果这个老师的生命是在成长中,那么她默会对自已、对儿重、对整个生命状态采种共放的态度,会用一种等待的态度对侍孩子。如果这个老师的生命是静止均,选看不出孩子的变化

只有老师变了,她才能感知到孩子的变化。生命的状态是最具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每一次从洒满绿葫的树下走过,那种扑面而来的气息能够给我们奇特的感觉。那种感觉是生命对生命的感觉,一种相通,一种和谐,一种力量的献予,一种能量的传递。试一下,当你情绪最不好的时候,跑到森林里,或者跑到树荫下,站到那儿,你的情绪就会稳定下来。你从树上获得了什么?是能量,当所子思枯竭的时候,试看跑到森林里去,你会获得新的灵感。如果你的生命状态是很强盛的,不断发展的,你就能给儿童创造一个富有生机的环境,这样一个环境,儿童能从你身上感知到。儿童是从哪儿获得能量的?儿童依靠我们的爱而获得安全感来发展他自己。如果我们不能给儿童足够的爱的能量,儿童就不可能发展得很好。

儿童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不像成人已离开自然,而且越离越远。比如说,小孩抓狗逗猫,很亲切,很亲近。小动物们一般不提防和回击小孩。我家以前养了一只猫,开始儿子和猫相处十分好。儿子1岁多时,经常把猫的尾巴提起来,或者骑猫,对他来说,那猫可能跟马差不多,那猫已经被他折磨得要“精神分裂了,只要一见我儿子进来,它就“嗖”地躲起来。我儿子一走,它才爬出来,蹲在我丈夫的桌子上,看着他写作,或者自己玩一会儿。当这个房子特别宁静的时候,有一只猫在那儿动,就能产生更深刻的宁静。奇怪的是猫从不生小孩子的气,它从不回击我儿子,它只是躲着他,从不抓他,有时我们从床下将猫和儿子一起提出来

蒙特棱利说:“儿童时期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记住,他是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存在的。儿童应该从成人那里获得精神中最优秀的部分。只要这个老师在成长。她本身散发出来的那种东西,会给儿童提供非常好的环境和状态。成人往往到了40岁,甚至不到40岁就放弃了理想和希望,这就意味着放弃了自我的发展。

万物以发展为法则,为什么人的心智不再发展反被看成是正常的呢?不发展意味着精神的堕落,意味着我们对世界不再有感觉,意味着我们不再有真正的喜悦。

设有这些如此本质的东西,我们的生活对孩子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一个朋友的姐姐,结婚时婆家没有给买毛毯。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还很贫穷,一条纯毛毛毯大概很贵重。这条毛毯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变成了这个姐姐的一个情结。只要和丈夫吵架,毛毯问题就被提出来,一提就是几十年。现在条件好了,再买一条就可以了嘛,不行,就要当初那条。这种心智和生命的状态,分明是在3岁。这样的妇女水远不会是好母亲,也不会成为好妻子。她会因为一件小事而同孩子争斗,当然最后肯定是成人取胜。大量的对孩子有虐待倾向的父母基本上都是童年成长不幸的人,他们从来都不会理解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从不会对孩子宽容,他们更喜欢强制孩子。他们已失去理解的能力,无论孩子一述是对整个世界。

所以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有一个经验,如果家长不赞同蒙氏教育观点,我们就不收他们的孩子。我们知道,家长如果不赞同蒙氏教育观点,他会在家里指责这个教育,儿童受父母的暗示,就无法同环境和谐相处。比如我们幼儿院有一个孩子,他是从其他幼儿园转来的,他母亲了解了这个教育以后,就把他送来。但他的父亲、爷爷和奶奶特别反对。因为孩子是从传统幼儿园过来的,他喜欢这种自由,天天玩得很高兴,他天天玩,玩了吃,吃了玩,根本就不进教室。这是从其他幼儿园转进蒙氏幼儿院后的正常现象。但是他回到家后为了讨好奶奶,说老师不让他吃饭、不让他喝牛奶、不让他睡觉。家长就来问,老师觉得很奇怪,说:每次他吃完一碗我都给他盛第二碗,他吃得特别好呀。”我专门去问老师,老师说他有撒谎的习惯,后来我发现是因为他奶奶反对他来这个幼儿院,他为了讨好奶奶,就这么说的。像这样的孩子,因为家庭因素太复杂,孩子无法判断是非。他会根据家庭成员的态度和要求,编一些谎话去讨好他们。这样的话,无论老师多么努力,他的发展还是很缓慢,人格还是在分裂中,他的发展受家里的影响太大。所以这样的孩子我们是不接收的。成人的暗示特别严重。比如说自由,有的家长说我们学校太自由了,我们幼儿院就有许多孩子问:“妈妈,什么是自由呀?”这就使孩子产生了疑惑。一个人不成长,什么都讲不通,十几年前的观念可能到今天还没有变。记得有一次,我对一个大学同学说带孩子要讲科学讲方法。她是让保姆带孩子的,她说:“保姆带多好,又能给你做饭,又能带孩子。”我告诉她:“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长成保姆那样,就让保姆去带;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更出息,就让一个大学生去带。”这个道理特别简单学校必须对孩子的前途、对民族的素质负责,我们必须有最好的老师,使孩子有最好的人文环境,这是最高原则。实际上我们选择老师的时候,就希望这个人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而且能够自觉地、不断地、长足地发展自己。如果你发现一个事物对你有帮助,你就应立刻抓住这个事物,因为它可能改变你。不断地抓住,10年以后,你全部变了,你会发现你把身边的人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这样你就会优秀,如果你是优秀的,你会有成功的那一天,你坚信这点。这个社会要用最优秀的人。社会不用你,肯定是你身上有什么致命的弱点。我常仔细观察我周围的人和事,我发现,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却没有被重用,实在是因为他身上还有其他致命的弱点,所以只要相信你自已,提高你自身,你就能找到合适你自己的位置,你就能把你放在一个你喜欢待的位置上。

如果我们成人能这样不断地改变自已,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从儿童身上能吸收大量的优秀的东西,毫无疑问。因为我们的儿童没有受过污染,在精神上不仅有自身有待发展的那部分,同时也能诚实地反映出我们成人的问题。比如两个孩子为了争一个新疆帽,打起来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孩子悄悄地溜到另一个小孩的后面,老师看见了心想:“完了!他拿什么东西打这个孩子呢?”但是没有!这孩子拿出那个新疆帽,给前面的孩子戴上,还欣赏了一下,走了!但我们成人就会认为这个孩子会去报复他。这是一件小事,但能证明我们成人有多少观念是这样的,而且已经形成定式。事实上,你如果一直以一种积极的心态看待别人的话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

所以,能发展自身是从事这个教育最关键的部分。你只要不断发展你自己,你就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所以蒙特梭利说:“教师是否能够参与不断变化中的儿童生活,是其中关键所在。”


第二十一章

关于“吃”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吃是儿童早期建立心智的一个重大领域。吃能发展智能、建立自尊和意志。比如说我们带孩子去买东西,如果你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儿童的话,儿童会排除众多诱人的食物。而选择他最需要的,这是一种意志力建立的过程。但事实上我们很多父母是要干涉孩子的。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很自私,跟孩子在一起吃饭,如果有孩子喜欢吃的东西,即使大家都喜欢吃,孩子也不会考虑别人,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孩子这时还没有“道德”意识,当然更无所谓“自私",蒙特梭利认为道德观念是在12岁以后建立的。吃的东西对他太重要了,是他的全部世界,他只是坦然而诚实地使用他的自然本能,就像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中的那个人,在经历饥饿的九死一生之后,他“胖”得吓人,浑身塞满了四处拿来的面包,饥饿的经验使他现出本能。

但儿童2岁多的时候有“这物”“那物”“属我”“属他”“属大家”的意识了。也可以通俗地说,有了“私有观念”和“共有观念”了。他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在这时,应该给孩子建立一种别人的东西不能动、自己的东西可以自由支配的道德观念。这种秩序(可能还没成为观念)一旦建立,就是一个生活的基本准则,也是道德的萌芽。

吃是儿童早期建立心智的一个重大的领域。吃能发展智能、建立自尊和意志。比如说我们带孩子去买东西,如果你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儿童的话,儿童会排除众多诱人的食物面选择他最需要的,这是一种意志力建立的过程。但事实上我们很多父母是要干涉孩子的。孩子要买这个东西,妈妈就说:“你不要买那个东西不好吃。妈妈告诉你,这个东西好。”哄着孩子买她认为的好东西。结果东西买下来,孩子情绪非常不好,甚至很痛苦。实际上儿童非常欣赏他自己选择的东西。

自主选择是儿童意识独立的标志,这个独立的出现、尝试和应用,使孩子非常快乐和兴奋。这种买的过程对儿童是非常有帮助的。但孩子也最容易受到挫折和压抑,因为这里面要牵涉到“经济问题”。我经常对家长说:“你是用这点钱满你孩子一个非常好的心态并使他成长呢,还是害怕浪费这点钱,非要买你认为他实用的东西不可?”我们会发现很多家长会选择后者

“吃”对儿童意味着心智的发展,意味着通过口对事物进行认识,意味着自尊,意味着选择,意味着意志力的形成。所以吃和玩是儿童两大主要任务

如果在吃上不满足,儿童在自尊上肯定发展不好,自尊心不强。他会经常看着别人的食物,他有时候不是为了满足肚子,他完全是为了满足嘴的感觉。就像儿童刚生下来是用口腔来认识世界,什么都要往嘴里塞一样。这个时候他要认识外界的东西,而且是通过口来认识,吃就成为他发展的条件了。这个世界很丰富,成人也喜欢“尝试”,有时候只吃一点就不要了,有时只是想买,就不要了。时间久了,成人自然就知道那个东西是怎么回事。大人都是这样,更何况孩子。阻碍他尝试,就像阻止我们看这个近在咫尺的世界一样。尽量让0至6岁的孩子满足,他不会要超出他需要的东西。记住:努力让他满足

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周给他买一次。把时间固定好,比如说星期天,那就每周的里星期天带他去超市,我们曾约了三四个孩子的家长做试验,时间一久,我们发现孩子买的东西不会超30块钱。你把权利给他,让他自由去挑,你不要干涉他。

我经常对我儿子做这种试验,我发现他只挑到20元左右就停止了。你再问他,他说:“不要了!”然后很满足地要走,一周一次,他也不向别人要东西,也不眼馋别人的东西,非常有自信心。看他提着东西和买东西时那种充满自信的样子,是很让人陶醉的

经济条件的好坏在我看来并不影响孩子的发展,钱多钱少都没有关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决定给孩子买东西的钱数,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孩子。

在餐桌上,孩子的吃和成人的吃有着极大的不同。成人喜欢桌上的食物丰富多彩,品尝每一样。但儿童不同,儿童有时就吃一样,然后什么也不吃了。有时儿童喜欢吃肉,抓住肉不放,之后可能一天甚至两天基本上不吃东西。成人开始担心,并想方设法让孩子吃,有时孩子为了安慰成人吃了东西,结果消化不良发烧,扁桃体发炎。想想森林里的老虎吧,吃完一顿肉后总是几天不进食,只喝水,饿了才去捕食。我相信,孩子的肠胃绝对没有老虎的好。为什么不让孩子把肉消化了呢?我常发现我的孩子总这样,有时想吃一盘肉,有时只吃一碗饭,有时只吃菜。但从一周的饮食来看营养是均衡的。他看上去结实、快乐,极少生病。

长久的观察让我得知,儿童的身体是知道饥饱的,并且能自我调节,通过自身的感觉来调整饮食结构。所以,我常常把不同的食物放在桌上,由儿童自己选择—自己选择吃的时间、吃的食物。不要像孩子们所说的那样:“我们多辛苦呀,又要吃东西又要睡觉。


第二十二章

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儿

在一些传统幼儿园里,大部分时间儿童都不能自由活动。他必须很规矩地坐在课桌前听老师讲课。这样,儿童就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自我发展的机会。比如,一个孩子现在想去玩水,但是老师让他必须画画,当愿望和行动不能统一时,孩子就不可能专注在画画上,怎么办呢?他开始想象,用想象来弥补他不能得到的活动,他想象自己去玩水,或者编一个故事来安慰自己。长久下去,儿童的心力和活动就被分开了。“人被分裂”。

蒙特梭利说:“经验表明,儿童的正常化会使得许多幼稚品质消失,不仅是那些被认为是缺陷的品质,还有通常被看做是好的品质。”这里所谓的“通常被看做是好的品质”,就是我们要说的“歧变”。蒙特梭利说:“在那些消失的品质中,不仅有邋過、不服从、懒散、贪婪、以自我为中心、好争吵和不稳定,而且还有所谓的“创造性想象’、喜欢编故事、对别人的依恋、游戏、顺从等。”

神游编故事,在自己的故事中欢乐、哭泣、痛苦,这种情况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蒙特梭利认为,这正是儿童的歧变。蒙特梭利说:“儿童的本质还没有被今天的人们真正认识。”

蒙特梭利对儿童的歧变讲了8点。她说:“儿童一旦发生歧变,能够改变他的,可能就是使儿童专心致志于某些使他跟外界现象相接触的体力活动。”

所有歧变产生的原因,是儿童正常的活动不能得到实施。我前面讲过“肉体化”(也就是“实体化”)是每个儿童发展的目的。但就在儿童的精神胚胎需要发展和试图发展的时候,成人遏制了它。勒令幼儿坐在课桌前,听老师讲课,孩子想玩什么大人通过各种方法不让玩等等,这样长久下去,会使儿童产生歧变。

蒙特梭利说:“儿童所有的歧变都有一个根源—儿童不能实现他发展的原始计划,在他的发展期遇到了一个有敌意的环境,他的潜在能量本应该通过实体化的过程展现出来。”

蒙特梭利说:“实体化的概念可以作为一种指导来解释歧变的性质:心理能力必须在运动中得到实体化…,…”她在《童年的秘密》中这样解释,儿童内心有一个心理密码,这个心理密码就是我们说的精神胚胎。心理密码需要在儿童0至6岁成长的过程中靠他自已破译,任何成人都没有能力破译,当儿童要接近这个目标,他的内在心理密码会告诉他;你去接近这个目标,去为这件事情努力。这个时候,他应该走过去,但这个过程抑被成人禁止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儿童可能会和成人斗争,但是儿意的力量很弱小,当儿童无法做他想做的事情时,他就去想,靠想象去做他想做的事,心力和活动分开了。

在传统幼儿园里,大部分时间儿童不能自由活动,他必须很规矩地坐在课桌听老师讲课,完全处在一种静止状态,人格就被分裂了。这个孩子长久下去会成为一个在人格上不一致的人。但是人类特别奇怪,即使环境是这样的,儿童也要想方设法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比如一个孩子现在想去玩水,但是老师让他必须画画,当愿望和行动不能统一时,孩子就不可能专注在画画上,怎么办呢?他开始想象,用想象来弥补他不能得到的活动,想象自己去玩水。

这种现象不可能是暂时的,为什么?如果一个儿童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不让,他的状态是:我什么都不做,我就坐到这儿痛苦。但是这种痛苦不能长久续下去、于是儿童注意力就开始转移,他不再痛苦了,因为他发现这是无望的,他开始胡思乱想。思想是自由的,没有人能够禁锢住人的思想。蒙特梭利说,如果这种“统一”不能获得,不管是由于成人占据了支配地位,还是儿童缺乏动力,心理能量和运动这两个组成因素就各自发展,“人被分裂了”。

其在2岁左右的时候会不断地去寻找一些会动、会响的东西玩。成人认为那样很危险,他们制止儿童而不是帮助儿童去认识并学习怎样避免危险。他们往往用另外的东西将儿童的注意力引开,从来不试图教给孩子用准确的动作来面对他感兴的东西,每一次活动时儿童都被成人用另一个东西引诱走。这种不断地引诱,只产生了一个结果,就是把儿童内在的精神胚胎逐渐地蒙蔽起来,儿童自己也不知能的内在到底要他干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就出现了一个最致命的弱点:好动,不断地动!当他的内在指导他去做那件事情的时候,一个外力不断地诱使他去做另一件不符合他内在的事情。蒙特梭利说:这种现象就叫心理能量跟运动不能成为一体。

心里知道自已该去做一件事。而所做的事情却正好相反。这种现象在我们成人中大量存在,比如说一个失败者,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应该是什么?重新“包装”自己,再到外面去寻找新的职业,但情况往往不是这样,他在家里看电视,发牢骚。他在心里是想找工作的,但他做的事情恰恰跟找工作相反。再比如,我们常常看到一个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每天他所有的愿望就是怎么复习,怎么考上大学,可他一拿起书本就开始胡思乱想,他的胡思乱想阻碍了他。他没法复习,这个人的心与力就被分开了,这种心力的分开,蒙特梭利称之为神游。

为什么儿童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蒙特梭利说:“由于从本质上来说,没有样东西会被创造或消失,所以,儿童的心理能量不是按它们应有的方式得到发展,就是沿着错误的方向发展。”他的发展方向就是这样,不是按正确的方向发展,就是按错误的方向发展,不可能居于一个中间位置。儿童的状态也是这样,他如果不按照正确的轨道(他内心的精神胚胎)通过活动来实体化,他就被压抑了。蒙特梭利说:“当这些心理能量大到失掉了它们的终极点而毫无目的地漫游时,通常就产生了歧变

人是要有一个终极的目标的,人应该自始至终按照那个目标前进,儿童尤其如此。这个目标非常明确。但是通向这个目标的是活动。如果你不让他这样发展,这个终极目标就被成人阻碍了。成人告诉他:“你今天休想办到!”孩子会告诉你:“妈妈,我特别想干,求求你了,让我这么干吧!”“不行,你今天就别想了,死了这条心吧!”儿童一且发现他真的没有办法实现,就会神游,小孩子大孩子都会这样。蒙特梭利说:“心灵本身应该通过自发的体力活动来塑造。”一定要明白这句话,心灵应该通过自发的体力活动来实现。不是某一个人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比如,3岁以前的孩子,要到处走动、触摸,甚至有把东西打碎的可能

此时,成人应该顺其自然,只要没有危险,任儿童去触摸。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够真正地得到发展,进面成熟。否则儿童会躲在幻想里喘息。我常常说,当一个人受了伤,没有人安慰他的时候,他会自我安慰,自己用舌头舔自己的伤口,然后告诉自己;“你多么可怜呀!”“你多么伤心呀!”因为他得不到别人的安慰。儿童也是这样,当他的终极目标被破坏,他就会躲进幻想的世界中。

我们有些成人也一样,我们已经很清楚自己不可能再考上大学了,尽管这个事实已经很真实了,但是我们依然会告诉自己:假如我上了大学会怎么样?想很多很多事,并且能长达几个月处在这种幻想中,进行自我安慰

这种幻想对儿童来说是可怕的。对成人来说更可怕,我们很多人早晨不愿意起床,喜欢躲在被窝里胡思乱想。实际上这些想法对你一点用处都没有。有的人睡得很旱,一躺在床上就开始胡思乱想。原因来自于什么呢?就是在他童年的时候心现能量和运动分离了,这种分离在很长时间以后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他长大以后,就变成我们现在说的那种只会想不会做的人。就像蒙特梭利说的,他会是一个很伤感、很浪漫、很毫无意志的人。他可能说一我喜欢文学作品,我想当一个作家。”但是他没有意志力,因为做一个作家,不但需要有天分,还需要艰苦的劳动和努力,他不具备艰苦的奋斗和努力,就是没有意志力。所以他一辈子可能一会儿喜欢这个,2年以后又喜欢那个,他什么都做不成,这样的状态就是他童年时期神游造成的。蒙特梭利说:“当漂泊的心灵找不到它可联工作的对象时,它就被图和符号所吸引。

我们应该回过头来深深反省、自查一下我们在教育中的失误。当儿童漂泊的心灵找不到工作对象时,儿童可能走到图像和符号里。我们想一想,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教育,不但没有给儿童活动的机会,而且还故意地,努力地把图像跟符号教给儿童,让儿童去神游,因为我们大多数教师在给孩子讲课的时候,不是让孩子自己活动去获得他心智的发展,而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帮助孩子去神游。比如: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写作文,老师出的题目是:植树,然后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一个植树的故事,就让孩子们写植树,孩子没有植树的经历,只能靠老师的诱导和自已凭空的想象来写这篇作文。

一个人如果童年具备了意志,他以后就能面对任何事情。如果没有,他就只能站在旁边想。如果别人做到了,他会这么想: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也会,只不过我没有做。像与哥伦布同时代的公子哥们一样,他们说:“发现新大陆?那事我们也会。”像操作教具一样,我们看的时候觉得动作很简单,但我们做的时候发现自己很笨拙。看和做是两码事。蒙特梭利教育告诉人们:儿童的整个心智发展是一个活动的过程,他就是通过自己做来发展自已心智的。如果他做不到这一点,他的心灵就会到处漫游一因为找不到要学的东西,儿童会很痛苦一一那么在这种痛苦中,就会像蒙特梭利所说的:“饱受这种失调折磨的儿童会坐立不安地乱动。他们充满活力和不可压抑,但是毫无目的。

所以就会出现像珠珠刚入院时的情景:珠珠刚来时,拿起一样东西,还没有做完,就把它扔掉,再去拿另一样东西,还没有做完又把它扔掉。老师说,当他看到一个目标的时候,他向那个目标走过去,就有七八个目标在吸引他。而这样不断滋生新的目标,使他的心智非常地混乱。这样一个处在混乱中的儿童,他是坐立不安的,是极其好动和焦虑的。我们知道成人的焦虑正来自于此。当一个人坚定地向自己的目标迈进的时候,他不可能出现焦虑。相反,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的时候,他会很慌乱,很焦虑。那么成人所有的这一切来自于哪里?恰恰就来自于童年。如果一个人,在他童年的整个过程中,他的整个活动实体化了,他的人格状态就形成了,他作为一个人就站立起来了。但很多人不是这样,童年时代完不成实体化这个过程,只能处于神游状态,等待成人创造他们。

蒙特梭利说:“不管成人是惩罚还是耐心地容忍这些失常儿童的漫无目标和不规范行为,实际上他们都是赞成和鼓励儿童幻想,并把它们解释为儿童心灵的创造性倾向。”对这一点我有很深切的感受,我的一个朋友,她的孩子4岁多。她经常夸她的孩子说:“我的孩子可聪明了!”我问:“怎么聪明了?你给我讲讲。”她说:“我的孩子很有创造力。你看嘛,我的孩子经常坐在那儿编放事,编着编着自己就哭了,编完后有时候就笑了,我对她说:孩子,你不可以这样。因为那个故事是编出来的,你不用编,那不是真的。可孩子还是沉浸在那个故事里,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然后对我说:“你看,我孩子要是没有创造力,哪能编这么多的故事!”我一听,糟了,这孩子发生神游了,但是她妈妈不知道如果你告诉她“你的孩子神游了“,她背定不接受这个现实。她说;“你怎么能这么说,这叫有创造力!“最可怕的是父母不知道孩子出现了同题,反面把问题当做优点。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孩子,用教具“做蛋糕”“摆家家”,当时很多人问:是让孩子这样做呢?还是不让他这样做?”我当时思考了一个多月,我觉得这是神游。那么多的孩子还在“家家”,要不然就坐在那儿。他当爸爸,她当妈吗,我知道其他的幼儿园经常有这种活动,假装当丈夫,假装买菜,假装过家家,假装做……把它称为兴趣课,叫角色游戏。一次我到我同学家,有意识地拿一些东西给孩子做心理测试。同学的孩子2岁多,他的语言能力很好。我问他:“你给阿姨说说,今天做了什么?”孩子站在那儿想了一会儿说:“草,鸣——起来了,天上的飞

机,鸣一飞过去了。”作为成人,你能想象出草“呜”地长起来了吗?草跟飞机又有什么联系?她妈妈笑了,说:“是这样的,我今天跟儿子在院子里除草的时候,正好有一架飞机从天上飞过去。”这种状态是正常的,因为他在描述一个情景。我们再看另一个孩子,也是刚来幼儿院,他在呆呆地看着窗外,老师过去问他:“你在看什么呢?”那小孩说:“有一只胳膊在飞呢!”这是明显的幻想、神游。

神游也借助于玩具,借助于玩玩具的活动。孩子感到自由以后,有些孩子不操作教具,而在不断地玩,就是“过家家”这些事情,第一年这种现象特别严重。我有点儿担心,后来我产生了两个想法。一个是,孩子存在的神游将继续一段时间;另一个想法是,是不是孩子在模仿期没有得到满足呢?他是还在继续一种模仿吗?模仿期在1岁半的时候来临,2岁的儿童是最喜欢模仿的,你去买菜,他就提个筐:你擤鼻涕,把纸扔进纸簧,他就不断擤,不断地把纸扔进纸篓,会把你的纸都用完,你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我当时想,是不是这些孩子在模仿期没有得到满足呢?我们的幼儿院每个班都买了全套锅、碗、瓢、盆、家具,刚开始孩子蜂拥而上,玩了不到1个月都丢了。这是一拨孩子,可是在后3年的发展中,这种情况就不那么严重了,其中大部分孩子不把教具当做某种玩具,过家家的现象没了,显然这和模仿无关。

自由,让孩子做他愿意做的事情是治疗神游的最好办法。

蒙特按利认为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是真实的。蒙特梭利教育包括戏剧课,很多人以为蒙特梭利教育的戏剧课可能是让孩子扮演角色,你当妈妈,我当什么爸爸。不是,这里所有的戏剧课就是到真实的地方去。比如说商店、医院、邮局、火车站…如果今天的戏剧课是到医院去,那老师就领孩子去挂号,看病。所有的情景一律是真实的。比如听诊器,我们幼儿院就买真的听诊器让孩子去听。

在成人看来,儿童是真的,但儿童活动的对象可以是假的,于是成人就对儿童假装起来,儿童只好把它想象成真的。蒙特梭利说:“成人教儿童观察他自己用各种方式用积木搭成的马、城堡或火车。儿童的想象力可以给任何物体一种象征的意义,但是,这就在他的心灵里产生了一种幻想的景象。一只旋钮变成了一匹马,一张椅子成了御座,一粒石子变成了一架飞机。儿童可以玩他们得到的一些玩具,但是,这些玩具产生了各种幻觉,未能提供跟现实的实在而富有建设性的接触。”儿童得不到爱时,一切危机都出现了,这就是儿童产生歧变的一个过程

蒙特梭利说:“成人认为,对儿童的随意活动来说,玩具是发泄精力的唯一渠道。”但是我们蒙特棱利幼儿院的大部分家长都说,给孩子买的玩具,玩几天就不玩了,甚至有的拿回来玩几下就扔掉了。当然玩具的生命若能达到一个小时,它就是有意义的。

但是儿童对蒙特梭利教具的喜欢长久不衰。有的孩子在这儿待了3年,每天依然在不断地操作这些教具。因为蒙特梭利教具具有教育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儿童每次重新操作,都有新的发现。他不断地操作,不断地发现秘密,正好给儿童提供了一个心智长久发展的工具。像长棒,有一个孩子操作长棒达3个月,他有时候把它立起来摆,摆完了以后就开始摸,一个接一个地摸。老师心想他怎么是这样,但是他就是这样。摸完后,他又拿起最短的那根长棒,开始一根一根地比,比完了以后一推,“哗……,”长棒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了。这里头肯定有很多孩子需要的东西,否则他怎么能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内去操作同样的东西?

也就是说,这套教具恰恰能够让儿童的精神胚胎实体化,它达到了这样的目的许多玩具的寿命是很短的。我常想,蒙特梭利教具的整个操作过程是有规律的

儿童天性喜欢规则,并为发现规则而充满喜悦,这种喜悦又会促使儿童进行更高的,自主自觉的智力活动。儿童通过心智的发展,不断地对教具改变操作方式,然后根据操作的熟练程度继续发现它内在的秘密。但这一切必须在儿童自由,自愿的情况下进行,他可以工作,也可以出去玩。若做不到这一点,他的发展是谈不上的。但成人总在猜测儿童。蒙特梭利说:“尽管儿童很快就会厌倦他的玩具,并把它们搞坏,但成人这种信念还继续存在着。”所有的成人还是不断地要给孩子买玩具,让儿童去玩,认为玩具就是世界上能够赋予儿童智慧的唯一东西。蒙特梭利说:“玩具是这个世界赋予儿童的唯一的自由,但儿童应该在这个宝贵的时期为更完善的生活奠定基础。”而这个基础却需要儿童内在的心智发展来完善。成人眼中的玩具,只有不被儿童看做玩具的时候才是有用的,但成人不知道。所以在许多学校、成人以及许多爸爸妈妈的心目中,恰恰是儿童的这种“分裂”被认为是最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我们当看见儿童“真玩”玩具的时候,我们当听见儿童编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就认为这孩子极有想象力。

一个正常儿童不会这样做的,他才刚刚生下来几年,他所有的精力跟他内在所有的需求都不断地告诉他“去认识这个世界,去发展自身”。他的每一分钟都要让他活动再活动,但这个孩子却坐在那儿编故事,这像是一个老人做的事情。一天有一个老师跟我说:“我们班新来了一个孩子,我感觉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坐在车上,好像很老实,什么也不想,就坐到那儿一动不动”我说“这孩子可能是跟爷爷奶奶长大的。”她说:“正是。”一个孩子是不可能坐在那儿不动的,这是一个老人的状态。一个是刚刚升起的太阳,一个是将要落下的太阳,两种对世界感知完全不同的人,却硬是被配合到了一起。一个生命刚刚开始,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另一个生命则快走到了尽头,靠回忆度日,而我们却把这两种人放在一起,根本谈不上教什么,那种心态就会把儿童影响得对这个世界不感兴趣一我们幼儿院有这样的孩子,刚来时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什么都不喜欢。你让他干什么都不参与,运动会不参加,公园也不愿意去,就坐在看大门的爷爷对面,一坐2小时,老师开玩笑说:“怎样的迫害,才能把一个一刻不能停止活动的孩子搞成这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知道,一个孩子和奶奶在一起,,奶奶最喜欢的就是“包办”,当这个孩子发现马路对面的一只小虫子,他会很好奇地朝那个爬动的小虫子走过去,奶奶这时会毫不犹地把他拉走,她害怕出问题,惹麻烦。这种做法让儿童的精神分裂,儿童实体化的过程被破环了

但当我们在幼儿园为孩子提供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儿童能够马上融人这种环境的时候,儿童的这种激动、幻想和坐立不安都能消失。我知道在北京有一个专门的孩子多动症的学校,学校专门让孩子去玩、去摸一些东西,还弄来一些设备,一节课收很多钱。但我们知道,儿童好动是长久造成的。要治愈它,也必须通过一个漫长的时间,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环境,让孩子倾听自己的心声,使他不断地活动,

仅仅一节课是不能把孩子改变过来的。所以我对那位介绍北京这个学校的朋友说:蒙特梭利幼儿院没有一个好动的孩子。想让孩子正常化就试试这种教育。”

有一个叫狗狗的孩子,刚开始特别好动。老师一转头,他就把他们班的杯子从二楼全扔了下来。他的动作极快,老师刚给他把大衣脱下来挂到衣架上,去给另一个孩子脱衣服时,他已经把他的衣服塞到盆里了,他一看到你掉头就跑,因为他知道你要追他来了,他已经形成那种一看你就跑得更快的心态。他的动作极快,抓这个弄那个,结果把老师都要愁死了。我就对他的家长说:“我们双方配合,从今天开始,他干什么都不要说,哪怕搞破坏你都不要说,先让他调整自己。”

3个月以后,这个孩子就变了。有一天他妈妈等着接他,他在沙坑里玩,他妈妈对我说:“我真应该感谢幼儿院,我太满意了,才3个月,我孩子在沙坑里已经能玩2小时了。”所以我对很多人说:“蒙特梭利幼儿院没有多动症患者,没有一个孩子是好动的。孩子们总是能长久地坐在那儿不断地看,不断地操作他们喜欢的东西。”

蒙特梭利说,每一个孩子在进入蒙特校利幼儿院的时候,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都是在家里形成的。所以,在国际上,孩子进入蒙特梭利幼儿院后,都有2个半月的时间进行调整。2个半月后,如果儿童还没有安静下来,还没有进入专注的工作状态,那就要对教师来一个检验:你可能给予孩子的爱与自由不够,如果再等待,3个月后还没有进入状态,老师就要自查:我给孩子的自由够不够?我到哪儿做得不好?我可能不够爱孩子?家长是怎样的状态?这种自查马上就能让你找到原因

有的孩子一周就进入状态了,有的孩子要一个月。一般状态下,孩子在2个半月到3个月都能进人状态。只有那种5岁以上的孩子,或是在其他幼儿园待了很久的孩子,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你要不断调整他,他已经被压制得太久了,再加上吸收性心智眼看就要消失,所以你板他会很吃力,我们的老师们比较害怕面对这种孩子。

我们现在为儿童所提供的环境,能够使儿童无目的的行为、好动的行为都变得有方向,蒙特梭利说:“他们的手臂和大脑成为渴望了解和真正认识他们周围现实的心灵的工具。对知识的探究现在已经替代了无目的的好奇。”大孩子的心理歧变更为严重复杂,那些曾经发生过的压抑即使在自由的环境中也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泄期。因为神游是一种逃避,逃进游戏或逃入幻想世界常常会掩盖已经分裂了的心力。神游代表了自我的一种无意识的防御,这种自我逃离苦难或危险,把自己隐藏在一个面具之后,实际就是神游状态。对成人来说也是如此,当我们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处在一系列的幻想中,进行喘息和自我安慰。如果一个成人真的变成这样的话,他内在的自我矛盾简直太大了,心理问题就像一堵墙壁,他冲不出这堵墙壁,他一直在里面进行游戏,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外面的世界很广阔,他也想出去,但冲不出去,他不断地碰壁,不断地在自我挣扎中进行自我安慰。因为人类真的太苦了,没有人安慰的时候,他能进行自我安慰。有时候人们对自己撒谎,比如说谈恋爱,我发现很多女人都有一个特点:她已经发现这个男人身上有很大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可能是致命的,但她会对自己说:“不是的。”然后她马上给这个男人找一个理由,帮助他“开脱”。等她结婚以后发现这个幻想真正破灭了,她痛苦不已,她会说:“你是个骗子”前不久我看到一项美国人的研究报告,一个孩子,不管男孩还是女孩,她心目中的第一个男人是她爸爸,他心目中的第一个女人是他妈妈。如果这个女孩得不到她父亲欣赏的话,她长大后会有一个特点,当她找到一位男士,她就会深深地依赖这个人,这个人绝对不能跟她“拉倒”,一“拉倒”她就痛苦不堪,她一定要在这个人身上得到肯定。你看很多人,如果对方告诉他她不爱他,本来他完全可以放开她去寻找新的爱情和幸福,但他不,你不爱我,我就要杀了你,你必须爱我。实际上他爱不爱她呢?他不爱她,他只是深深地依恋她。他在找什么呢?他在找他妈妈对他的肯定,在找他爸爸对他的肯定。人类的悲哀就是这样的,他(她)在童年已经形成了这些。

我们知道,一个孩子,不管自己母亲怎么打他,他还是要爱她,让母亲肯定他。如果儿童需要你的爱,你为什么不给他呢?他满足了,你也满足了,这简直是一箭双雕的美事,但是我们不能。很多孩子说:“妈妈抱抱,妈妈抱抱。”妈妈却说:“不可以抱,你已经长大了,你已经独立了,应该自己学习走路。”这孩子跑在后面说:“妈妈抱抱,我累了,妈妈我肚子疼。”想尽办法让妈妈抱,他的妈妈认为不该抱,应该让他自己学会独立。

我从孩子身上发现,5岁多的孩子有一种恐惧,这个恐惧来自于他的成长。5岁半的孩子,他感到他6岁以后会有一个变化,这个变化让他害怕,所以他又返回来依恋母亲。就像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他内在的生命也感知到要有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让他感到很害怕。这种变化实际是迈向独立的一种变化,是离母亲越来越远了,离这个安全的港湾越来越远了,他要到外面的世界搏击去了。这种潜在的意识可能是很强烈的。你看八九岁的孩子最依恋母亲,动不动赖到母亲旁边,跟母亲挤在一起。这似乎是分离前的依恋,从3岁到6岁,再到9岁,他要不间断地走向独立,他有点儿紧张和害怕,他需要临行的力量,他需要回来得到母亲的爱

我儿子5岁的时候每天让我上楼抱,下楼抱,坐车子从来不坐到我后面,爬到我身后,双手接着我脖子,我从车上下来,再把他放下来。许多人说:“这么惯,把他惯坏了。”我想,他需要这种感觉就给予他,我感觉这不会宠坏一个孩子。爱怎么可能让一个孩子变坏呢?帮助孩子成长吧,因为孩子太无助,因为我们是孩子能拥有的一切。如果做妈妈的不去维护孩子成长的过程,想一想,这个世界还能有谁做得到呢?

让我们看看《读者文摘》中的一则故事:有一群鹿,被一个猎人一直追赶,最后到了一个山头上,底下就是悬崖,面这个悬崖和对面的悬崖离得很远。当猎人追过来猎杀的时候,这群鹿突然变得安静下来,它们好像在开一个会。当这个会开完之后,就有一头老鹿第一个向悬崖对面奔去,这头老鹿跃起的一瞬间,后面一头老鹿也开始跃起,因为没有鹿能跳过这个悬崖,只有前面那头鹿在拼命奔驰的时候,后面这头鹿同时起跳,用它的后蹄垫在前面那头鹿身上,才能跳过跳去。前两头能是两只老在做试验,紧接着他们就开始排成两行,老鹿第一个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9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54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775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6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7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7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93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09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59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0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52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65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76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0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5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51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怎么这样,也飞走了。又到一个星球上,那个星球上是一个很贪婪的人,他不断计算哪个星球是他的,并记下来………他已经忙...
    霜霜霜霜霜之霞阅读 5,459评论 0 3
  • 本书是孙瑞雪教育机构经典图书《爱和自由》全新增订第四版。从第一版到今天的第四版,《爱和自由》已经走进几十万个家庭。...
    吞书兽小布阅读 17,369评论 2 18
  • 夜雨莫倚窗, 孤影伴悲伤。 试问远游人, 何时归故乡。
    豫西笑笑生阅读 195评论 0 0
  • 论作公仆或是社会福音的必要途径——即是社会进步的途径,离不开教师的监督和指导 热爱和专注与否便是成就的另外一番盛景...
    SeventhBoaers阅读 528评论 0 1
  • 半个多月没动笔啦,最近又陷入迷茫,不知道未来应该往哪里去。于是干脆停下来,没有像之前一样坚持每天画画。 然而,没画...
    小Zz_zz阅读 200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