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去了福州、泉州和厦门,期间也去了下莆田,只是中间在车站附近呆了一个小时后转而继续南下到泉州,旅行路上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既定的和当时要决定的往往会有一点点出入。莆田给我的感受是在动车口出站时,检查非常的严格,而且检查人员非常多,去了这么多城市,第一次见到在出站口如此严格检查的站口。
来到福建,无论是以为的还是感受的,这里是一个有着向外的一种风貌,也许是做事的风格,也许是向外的海洋风格。去福建,泉州和厦门反倒是印象比较深一些,省会福州倒是在脑海里没有什么印记,存在感似乎弱了一些。
到了福州后才意识到福州的历史之长久,一座向外但又有内敛性格的一座城。泉州是我在记忆中有着辉煌历史的一座海港城市,在元朝时颇为鼎盛。厦门我本来以为仅仅是靠海的一座城市,到了后才发现是一座大岛小岛的组合,而且的确颇为美丽,尤其夜晚走在海边听着海声吹着海风,颇为惬意。
福州
在福州刚下出站口,就先在附近寻了一个台阶,寻觅一个安静处为了之后在群里做一次设计思维案例的分享。为此在过去一段时间被鞭策了几回去不断迭代内容,生生的把一个这段时间懒惰不想学习的我给扳了回去,费了些工夫去准备,不过整理后,确实对自己而言很有收获。
福州,有福之州。走在路上,常常能看到路灯下的带福字的挂饰,夜里也会随路灯亮起。相比于泉州厦门的名气,福州好像没有什么存在感。但,它又是地位特殊的,无论是历史上的还是现在,一直居于闽之政治中心。
在这里逛了三坊七巷、福建博物院、自然博物馆、美术博物馆,也去了福州博物馆。大体对福建和福州有更多的认识,这其中福建博物院与自然博物馆,和美术博物馆聚集在一处,被一潭湖水围住,坐落于公园内,以为无论是风景还是人文都很值得一去。从温州之后,天气开始热了许多,短袖就可以出行了。这座城市比较安逸,没有感觉到特别匆忙。听到一些本地语言,闽语大多都听不懂,不过记得也是汉语系古老一支。在西晋末年,汉人南渡,有一批就到了福建,有八姓一说,他们大抵也带来了古汉语的口音。
泉州,来到这里,就会回想起和朋友在聊历史时,聊到泉州的重要性和贸易第一大港。市区似乎没有什么大的修整,感觉它很大,走到哪里都是很高的人气,而且面积也的确很大。又感觉到它有些小气,似乎并未看到高楼大厦,道路都是绿荫小道,这反倒似乎又保留了它真实的样子,走在上面,颇有一种真实性和落地感。
闽南语,的确依旧是听不懂,语言这一块,跟着朋友听也是略微认识了下,在我看来,语言和文字似乎又彼此独立,各有各的轨迹演化。闽台缘博物馆也在这里,可见与台湾的联系密切程度,而闽南语系居然有6000万人的规模在全球。
在泉州骑着哈罗电单车,逛了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文庙,以及泉州的几大大小小的街道,这个城市比较接地气,人气很旺。泉州的街道普遍比较窄小,泉州这座城整体上虽不是高楼林立、新颖出奇,整个城市的确很大,而如此之大的一座城城市,处处都是人气旺盛,一片商业繁荣景象。
厦门
下午从厦门站下来,骑着单车到了这里,本以为很近的,居然中途翻了半座山,才到了这里,立马看到各种小巷,各种小店,mini店,网红店,酒吧,绵延不绝。这里的旅游氛围很重,的确是一座旅游城市。
看了下地图,才发现厦门就是大岛加小岛加"半岛"而成,主市区在大岛上。再看地图,金门居然离得这么近,记得好像没有收复呀,但这么近不应该没有收复呀,查了下信息,果然没收复。但金门里大陆这么近,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一个现象存在,大概台湾也会有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吧。
大冰的小屋,之前看过大冰的《乖,摸摸头》,记得有提及,也的确被大冰的这本书吸引了,只是后来并不怎么看大冰的其他书了,意识到的确很煽情,这无关好坏。
只是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大冰的小屋,坐了会,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桌子中间放着燃烧的蜡烛,听听歌手拿把吉他唱着民谣。大冰的小屋,依托于大冰本身,以及大冰这几年的书,同时也依托于小屋里的民谣歌手,比如赵磊,同时也依托于民谣,自成一个体系,人气还是很高的。
这里的收费,最低消费40元,一杯清酒或者啤酒,可以一直坐到关门营业,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规定。围绕的大冰,大冰的小屋,打造的IP形象,小众文化,是一项很成功的运作,如果看做商业模式的话。
在厦门我最喜欢的就是在夜里沿着海岸,听听海浪声,风静静地吹着,打在身上,尤其骑着单车穿梭在这整个城市时,更是一种惬意。记着那天夜里乘船夜渡鼓浪屿,走在这座小岛上,看着这风格独样的建筑群,在夜色下,在夜灯下,也是颇为享受。
福建是我去过的省份里还想去的一个,之前有个朋友问我对福建观感怎样,我说挺好,无论是风景还是人文。这里尤其厦门,的确很美丽,也的确在地理形势上很特殊的一座城市,至今还记着那翻山越岭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