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们小区有一个公共游乐场,
最受小朋友们喜欢的就是滑梯了,
尤其是滑下来的那一瞬间,孩子们简直不要太欢乐。
展展也是如此,自己从楼梯一步一步地迈上去,
然后坐到最高处,“嗖”的一下,从高处滑下来,喜笑颜开。
虽然现在玩的很溜,但是几个月前,他还不是这样。
展展一开始,无论是小区游乐场,还是童乐谷游乐场,各式的高的、窄的、坡度平或者立的滑梯,
他一律是不敢自己往下滑的,
或者说,他不敢自己给自己一个“推动力”,
总是嘴里说:“爸爸妈妈,帮帮我”,
我们的作用,就是在他的肩膀处轻轻推一下,
他自己就借着大人给予的这个“冲劲”,才会头也不回地冲下去。
二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成长型思维”研究,曾经就让我茅塞顿开。
“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两种思维放在一起,我想任谁都知道,人生会有多么大的不同。
如果展展在滑梯最高处说,“我不敢,我害怕”,
我接着说:“害怕就不要滑了,害怕就抓紧时间下来吧”,
也许当下,能帮他短暂地解决害怕这个小情绪,但是长久来说呢,
当他人生面临其他困难时呢,他会根据小时候形成的自我反应,
压根不需要我在旁边说了,他自己就会说“那我放弃吧,不做了”。
但是如果我说:“你只是现在害怕,没关系,妈妈在下面保护你,多滑几次就好了”,
也许当下展展还是有点害怕,还是需要我助力推一下,
但是这个效果却是潜移默化,慢慢渗透的,
随着玩的次数、经验的增多,展展越来越勇敢,压根不需要大人帮忙了。
如果说在原地踏步,每次等着大人帮忙推一下,才能愉快的玩滑梯,是自己给自己设的限,
那摆脱家长的帮助,自己从上往下冲就是打破自己的害怕、胆小等小情绪了吧。
三
关于“成长型思维”我想在着重说一下,
单单看这个名词,也许你就能想象到我接下来要说什么,
对的,我们的人生不是固态的,是动态的,
今天你不认识这个单词,转身放弃了,和你非得记住它,效果肯定不一样;
今天你工作上遇到了难题,你转身辞职走了,和你攻下难关,还能升职加薪,人生也会大有不同;
我们往往知道自己十岁时的身高和十八岁肯定不一样,因为它的变化看得见;
固定型模式下的思维逻辑是,今天我不会,明天我还是不会,未来我照样是不会,所以我今天为什么要学?学了也没用;
而成长型模式的思维逻辑是,今天我不会,没关系,我只是暂时不会,但是不代表我未来不会,我今天开始 一点点研究,明天比今天多懂一点点,未来不会差,所以我今天一定要开始学。
这些思维模式逻辑地不同才是各自人生有大区别的原因所在吧,而这些内在的,内心力量的滋长、性格地培养、观念的养成却是一点点渗透的,一点点养成的。
四
晚上在家里,展展照旧玩他的小火车与磁力片。
磁力片在他手里,有的时候不太听话,
他明明是想造一个房子,但是造型就是摆不好。
展展为此有点小着急,情绪有些波澜,
嘴里非常急吼吼地说:妈妈,妈妈,磁力片,帮帮我吧。
我问他:展展,你怎么了,为什么这么着急呀?
展展说:我想摆一个小房子,摆不成,我不会,哼。
我一看,这个傲娇地小孩,已经把小嘴撅起来老高了,不禁失笑。
我继续对他说:谁说你不会呀,你只是现在不知道如何下手,妈妈一会陪着你搭一搭,一会就好了,好不好。
展展有点狐疑地看着我,嘴里仍旧逞强说:展展不会。
我没有接他的茬,顺手拿起了磁力片,嘴里念叨着:小房子,长什么样子呢?我先放哪一块比较好呢?
展展,顺着我的思路,自己也顺手搭了起来,
搭来搭去,一个简易的小房子就成型了。
展展,此时才笑了。
五
接下来,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具备成长型思维这个大大的话题,我有几个自己小小的建议:
01遇到孩子能力范围之外或者一时确实不知道如何解决的问题,不要“立刻否定“孩子,要“鼓励““表扬“。
语言暴力是我极不推崇的方式,每个人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喜欢被夸奖,
夸奖,会给人继续做事的动力,紧接着衍生出自豪感、责任心,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
语言暴力给与对方的永远是“自卑,失望,失落"。
所以,多夸奖自己的孩子,反正我看自己的孩子,觉得他最好看,最帅气,最棒,这顿自夸也是没谁了~~~~~
02陪着孩子一起延伸思考,而不是只给起个头;
有的家长说,我平时也会引导孩子发散性思维啊,我也想让他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但是孩子太笨了,压根想不到。
但是请问,此时家长在做什么呢?家长又有没有延伸思考、发散思考、多角度思考呢?
重要性在于你和孩子一起,一起共同参与话题的讨论、问题的解决,生活才会有意思,孩子印象才会更深刻。
多年以后,孩子可能早就忘记当初探讨了什么话题,但是他肯定记得当下和父母一起讨论问题时的开心、快乐。
03不着急,慢慢来。
育儿过程就是和自己内心的一场较量,与时间的一场赛跑。
我真心希望,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慢慢地给展展渗透成为一个遇事沉着冷静,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有自我选择能力,不怕事,但是也不惹事的小小男子汉。
这些,都是急不来的,每天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