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最后一周的采访主题是“走出困境”,而我所采访的这位创业者马哥,却一次次“走入困境”,并告诉我,“困境”的意义,会让人上瘾,正是具备了在困境内外自由穿梭的心境和能力,才会不惧怕走入困境,也才真正获得了“走出困境”的自由。
创业者这个群体,可以说是中国目前最让人看重,但是却是最辛苦、工作时长最长、所经历挫折最多的一群人,普通人创业1-2次就已经被折磨的身心俱疲,但是世界上却有一类人,对于创业者的担忧以及失败无所畏惧,仿佛挣脱出泥沼之后,一般都是准备前往登顶的路上,享受成功的美好之前,却又一脚踏入泥沼,这类人是“连续创业者”,如果现在我们对创业者都是肃然起敬的话,对于这类人只能献上我们的膝盖了。
创业者必须要有情怀
只是为了金钱而创业,是非常不可取的,由于现在中国市场热钱流量大,很多创业者在创业之初抱持着很好的理念、或是想要解决具体的问题,例如马云的淘宝商城,初衷是非常好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但是在风投的注资之下,目的开始产生变形,甚至企业本身都发生了变形,当一个企业家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吸引投资上面,上市圈钱,基本上就已经是失败了,即使成功吸引风投,企业也已经不是初创时候的样子了,成为了风险投资家手下的工具,作为创始人无法控制其发展方向了。现在的阿里巴巴跟初创时的阿里已经相差很多,现在的淘宝更是沦落到一天到晚打假的地步,马云的忧虑以及无奈都是确有其事,即使是中国首富也无法对自己的企业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眼睁睁看着自己企业往背离初衷的方向发展仍无可奈何,加上现在阿里巴巴初创时期的“十八罗汉”,迄今为止也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
企业家如企业的母亲,你创造了这个企业,培养它从小到大,当大到一定程度,这个企业就自成一个组织系统,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而不由得你完全来控制,比如阿里,比如腾讯,这么多人在用他们的产品,这么多人的身家性命绑定在淘宝上,微信上,靠着这些应用来赚钱养家,这样的企业,就是想让它破产都破产不了。
创业者必须要有自我修养
马哥提出,大家一般以为的财务自由,就是要有很多很多钱,或者说被动收入远大于主动收入。其实财务自由的实现反而是从自己的欲望着手,也就是节制欲望、调低期望值,他认为出了名的企业家,乃至世界名人,其实更多的是时代以及机遇造就的,不见得自己真正做到多么伟大,企业家在心态上要认清这个事实,不要因为金钱和地位而膨胀自己,认为自己有多了不起,马哥认为一些书上所吹捧一些成功人士都因为做了什么英明的行动而达到今天的高度,都是锦上添花,其实并不尽然。
平时的积极努力,能量积累固然重要,然而很多人事成败并不取决于单一因素,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创业者必须超越失败,勇于走入困境,同时超越困境
这点绝对是我对马哥最为佩服的一点,虽然他的思想观念比较侧重于保守主义,但是对于创业以及试错这件事上却是截然不同,对于创业,他认为要像冒险家一样进取,开拓自己边界,对于失败,就好像玩游戏失败一样处之泰然,甚至让人有他在享受失败的感觉,目前他最多的“连败”记录是4年内失败达10次之多,以至于认为失败乃是家常便饭,但是从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是踏踏实实的,这是拥有一颗多强劲的心脏才能做到,反脆弱性在他的事业路上展现的淋漓尽致,马哥打趣的说,原本计划自己70岁才能创业成功,在此之前的失败都是积累经验,想不到成功来的如此快!我也打趣的说他可是创业界的风清扬,“独孤九剑”招招是由败中演变,败中求胜,不以失败为耻,能够夸耀自己的失败,并以此为动力,我听过面对失败、进而超越失败获得成功的说法,却没有看过人能把失败本身当成朋友,所以见面之前我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什么动力驱使您一次次去挑战创业这条艰难的路?”我想马哥已经很好的回答了我。“失败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事情,以此为动力,探索自己的边界,只要自己持续增值,结果也许并不重要。”
创业是一件90%会失败的事情,但是当自己有幸成为那10%的时候,别忘了那90%起的作用,跌倒了不爬起来,就在地上撒泼打滚,也许不是一件多么严重与可耻的事情,因为说不定赖在地上的同时,其实拥有了广阔的天空,而不只是眼前等待征服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