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7 付丽娜|家的模样,藏在你的心里
今天读到李老师关于"家"的联想,突然想起前些天带孩子去研学。在滑板时,有的孩子兴奋尖叫,有的却吓得大哭。同一娱乐项目,在不同人心里激起的涟漪竟如此不同。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过年。父母总为置办年货吵架,但如今回忆起来,我记住的却是父亲偷偷塞给我的糖葫芦,母亲熬夜缝制的红棉袄。原来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个"心理滤镜",把客观现实过滤成了独特的情感记忆。
有次接待来访者,姐妹俩对原生家庭的描述截然不同。姐姐记得父亲严厉的戒尺,妹妹记得父亲手把手教写字。就像同一片星空下,有人数着星星,有人望着黑暗。李老师说安全感是根源差异,这让我想到:或许我们都在用不同的滤镜,拼凑着属于自己的安全感地图。
在家庭教育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家长执着于给孩子"真实"的家庭环境,却忽略了孩子心里正在构建怎样的家庭图景。就像装修房子时,我们既要关注建材质量,更要考虑采光角度——心理安全感,就是那扇透光的窗。
最近总想起网上流行的那句"你眼中的他人才是你"。当我们谈论家庭时,何尝不是在讲述自己内心的故事?下次再为孩子教育焦虑时,或许该先问问:此刻我心中的家,正折射着怎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