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中央红军到达乌江。乌江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重山峻岭,号称天险。
敌人不仅在对岸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还把周围几十里的船只、木板焚烧一空。
军委把突破乌江的任务交给了红四团。团长耿飚立刻布置工兵连砍伐竹子,扎竹排。随后和政委杨成武去观察敌人布防。
江上起了浓雾,白茫茫一片。他们向对岸打了几枪,敌人的火力点一齐开起火来。这样,敌人的布防就摸清了。
耿飚团长召集各营长研究夺取渡口的战斗。确定了行动方案,团长把任务交给了一营。
营长挑选了水性最好的八名战士。临行前,每人喝了一碗酒,也是为了暖暖身体。他们带着绳索,纵身跳进了波涛汹涌的乌江。当时正值隆冬,江水冰凉刺骨,战士们在激流里奋勇地向前游着。
敌人疯狂地打枪、打炮。团长命令轻重机枪一齐开火,压制敌人火力。
不幸,一发炮弹打断了绳索。战士们只好又游了回来。这才发现少了一名战士。想来是被激流卷走了。
战友的牺牲并没有打击战士们的斗志,反而更加积极地要求参加下一轮的冲锋。
耿飚团长按第二方案行动,派突击队乘三个竹排,再次发起进攻。
如雨的炮弹炸起的水柱冲得竹排左摆右晃。前面的竹排被炸碎了,战士们掉入江中。后面两个竹排的战士们被密集的炮火压得抬不起头来,不得已,又退了回来。
这时,团里接到了军委的命令,敌人已经很近了,我们要尽快突破乌江,不然就可能全军覆没。
不能再犹豫了。耿飚和杨成武决定,全营一齐扑过去。
一营的战士们乘着六十个竹排冒着枪林弹雨,义无反顾地冲向对岸。
陈光师长把炮兵连调了来。炮兵连长赵章成是个神炮手,他亲自操炮,三发炮弹打在了敌人阵地上,立刻炸倒一片。
正在这时,团首长们发现,对岸的山崖下有打枪的火光,奇怪的是,枪口是冲着工事里的敌军打的。
原来,第一个竹排被炸毁后,毛振华等五个人,依靠自身良好的水性游上了岸,见后续部队没有跟上来,就隐蔽在草丛中等候。
身上本来就湿透了,山风吹来,寒入骨髓,冻得战士们牙齿捉对打架。有战士提议打一下,毛振华说:“不行,凭我们几个人,打起来白白送命,不如趁部队进攻时,咱们打他个冷不防,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几个战友互相拥抱着取暖,一分一秒都是煎熬,他们咬牙坚持着。
就这样,五名勇士成功吸引了敌人的火力,渡江的战士们很快冲上了岸。
守卫渡口的敌军官中弹身亡,敌人的士气一下子土崩瓦解,纷纷望风而逃,步枪、烟枪丢了一路。
夺取了渡口,就得想办法过江了,一个竹排一次只能坐几个人,三万红军什么时候能渡完?只有架设浮桥。
红军里有桥梁技术专家,就是有些书生气:“按数据流速,到达了每秒两米,就无法架设浮桥。乌江的流速是每秒1.8米,接近了两米。”一句话,难。
询问当地居民,都说从来没有听说过在乌江上架设浮桥。
大家正在发愁,政委杨成武不信这个,大手一挥:“红军还怕困难吗?遇到困难,就要想办法克服!”
于是,大家就聚在一起,开诸葛亮会,想办法,群策群力。最后研究出一套建设浮桥的方案来。
战士们先用缆绳在两岸固定,再把一个个竹排依次绑在缆绳上,再用一个个竹篓装上大小石头吊在竹排下,起铁锚的固定作用。
为了加强承重量,过重武器,铺三层竹排,然后用绳索捆扎好。
这样,浮桥就建好了。大军很快渡过了乌江天险,向遵义进发。
注:《讲武堂》记录整理。
从容小主群打卡第2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