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准备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补天,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唯有一块石头落于青埂峰下,郁郁不得志。
于是,它央求一僧一道带它离开。
当神瑛侍者转世为人的时候,这块石头化作玉跟随。
虽然化作通灵宝玉,本质仍是顽石一块,所以到了贾家。
那个衔玉而诞的男孩便是贾宝玉。
宝玉出身世代簪缨之家,他的家族在贵妃姐姐省亲之时达到鼎盛的繁华。
然而,繁华的另一面便是苍凉。而他,便经历了这一段的繁华,也经历了这一段的苍凉。
繁华的时候,美丽热闹。
他因为祖母的溺爱,姐姐的包容,与众姐妹终日厮守在大观园里,吟诗绘画品茶,虽偶尔和人使使性子,也只是平淡生活的一种调剂。
他热爱生活中所有的美好,尤其是年轻美丽的女子。而且,幸运的是,他的身边全是这样的女孩。于是,他感叹: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我想,入住大观园的那几年,一定是宝玉一生中最快乐的青春时光。
那个时候,他不过十三岁吧。
一个男孩子对未来对生活对女性懵懵懂懂却又充满好奇的时候,也是一个男孩子要去反抗一切强加于自身的规则和压力的时候,于是,这一时期的贾宝玉,非常讨厌仕途经济,非常讨厌一切物质的东西,尤其讨厌女孩子谈论这些事情,就算是自己尊敬的宝钗,自己喜欢的湘云,也不许谈及。
可以理解吧,因为年轻,他从不会想,他所享受的锦衣玉食,他所讲究的针线服饰,他所食用的小荷叶莲蓬汤,他让晴雯肆意撕坏的扇子,无一不是仕途经济而来。
是的,跟一个年轻的小男孩讲这些会被嘲笑。这就是为什么千百年以来父母永远和孩子难以沟通的原因,因为关注点不一样。
但这就是青春的美好之处吧。
在贾宝玉之外,还有一个甄宝玉。
甄宝玉和贾宝玉一样有富贵的出身,有疼爱自己的老祖母,有众多的美丽女孩子陪伴:读书时必得两个女孩儿相伴,方能认得字,不然就心里糊涂;他还嘱咐跟他的小厮们万不可唐突了“女儿”二字,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不然便要烂牙的;平时在外暴虐浮躁,顽劣憨痴,种种异常,但一放了学,进去见了那些女孩儿们,立刻变了一个人似的,温厚和平,聪敏文雅;他父亲也曾狠狠教训过几次,无奈竟不能改,每次挨打痛得受不了时,他便“姐姐”“ 妹妹”乱叫起来,过后解释这样可以止痛。
然而,当甄家经历了家族的萧索,经历了世态炎凉之后,甄宝玉开始走上从前不屑的仕途,开始谈起文章经济,最终和从前的自己分道扬镳,最终和那个不喜欢那个自己妥协,走到红尘。
在某种程度上,甄宝玉就是贾宝玉的另一个自己。
就像《西游记》里还有个假悟空一样。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两个自己,一个自己眷恋人间的繁华,一个自己讨厌世俗的热闹。
所有世间的贾宝玉,最后一定会慢慢变成甄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