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可以让你留住时间,品味另种不同的人生!
写作可以开启你的心智,滋润你的心灵!
其实,写文章就像说话,只是把你想说的话,用文字的形式,清晰而有条理地展现出来而已。
如今的自媒体时代,在写作这条路上虽然是拥挤不堪.,但坚持到底的人却寥寥无几,大浪淘沙,沙里淘金,坚持到最后的才是真金!
写作也是一种爱好,有爱好就会产生兴趣,有兴趣就会有动力,动力+坚持=成功!
在我们学习写作的路上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写作不但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而且要有脚踏实际的付出,世间万物总是相辅相成的,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学生时代,语文老师都会建议学生们用一个专用的笔记本摘录一些名言,景句,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量,以备写作文时应用。其实,现在想想,那的确是个不错的好办法。这也许是老师们经过实践论证并得到的经验。
遇到简书,又燃起我几十年前的文学梦。
八十年代初期,要想自己的文字变为报纸,刊物上的豆腐块,真的很难。你需要不停地把自己的文稿往报社,杂志社用书信的方式邮寄,一般的文稿可贴上8分钱的邮票,但那常常没有安全感,如果报社没采纳,便会泥沉大海,有去无回。
原因有两种:一是编辑看后不予采纳,便丢在了一边处理掉。
另一种情况是编辑退稿后,因为是平常信件,当地邮递员不负责任,随手扔掉。
82年,我们县有个邮递员,送信时偷懒,仅仅两年时间就私自消毁2万多封信件,有的是焚烧掉的,有的塞进了庄稼地的机井里,最后事发,判了2年刑。
发生了这样的事,让我很震惊。为了珍惜自己辛苦写下的东西不被丟失,无论编辑是否采纳稿件,只要能寄到编辑部,大编们能收到就行。我用了卦号邮寄的方式。
大概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怎么明白卦号信是怎么回事。
所谓挂号邮寄就是买个5毛的邮票贴在信封上(普通信件邮票是8分),收信人或单位必须签字收到,这样就像上了保险,信件是绝对可以到达的,即使无人接收,也可原路退回到发信本人手中。就象现在的快递。
但这样无疑增加了发稿成本,别看是5毛钱,每月发10件也是要不菲的5块钱的。那时的5块钱感觉比现在的5千块还难挣。
父母们在生产队干活,每人每天挣一个工分,一工分一毛钱。对于我卦号邮递稿件来说也成了个不小的问题。慢慢地心也就凉了,写作之梦也就渐渐散去……
也许,在现在的友友们听起来像在说笑话,其实,那却是我们那个年代真实的写照。
偶尔,有幸遇到简书,我好一阵兴奋。
在今天,科学技朮高度发展的时代,信息的传送四通八达。简书,竟然可以让爱好写作的人们把自己的文字免费收录到平台中,让人们欣赏,直观地与读者见面,交流,评论。这是多么好的一个机会呀。
对于我,那个年代的文学爱好者来说,不亚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于是,此时的我又萌发了想接着做青年时期的写作之梦……
再回到上文,我象小学生那样,按照语文老师的建议我准备了摘录本。
有意收录以些名言,景句。看文章时把一些描写比较好的段落也摘录下来,以便日后用到时比胡芦画瓢。
为了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我坚持每天抽时间阅读成语词典,要求自己象背英语单词那样背10个成语。 因为阅读,我知道了每个成语的内涵,意义。
因为背诵,在写文章时也可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我相信只要坚持,在不久的将来会写出让人们刮目相看文字。
正所谓:信手拈来的从容来自于厚积薄发的沉淀。
我把女儿初中,高中时期的语文课本找出来阅读,细心品味,那些教科书上的文章竟是如此的经典,让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想想自己上学时,对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时时感到乏味,无趣,而深感内疚和惭愧!
每看过一篇好的文章,我都会写一篇读后感,以便从中汲取些有益的养份。看过一部书,我会写一些书评。即使写的不是那么深刻或客观。以练笔为目的。
抄书,也是我的兴趣之一,有时,看过一本书后,会选择一些好的章节,一字一句地抄写下来,其实这样的作用很大,效果也很好。在抄书的时侯加深了内容的记忆,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技巧,组织能力,以及各个层次的划分,每个层次的段义,有助于充分理解整个章节的写作内涵及中心思想。又锻炼了自己的书写能力,书写速度。在不知不觉中,字体也一天比一天美观,入眼。何乐而不为呢?
每天早晨4点半起床,进行自由写作,最少不能低于2000字,这是底限,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反正是练笔,又不发文,这样可以锻炼自己快速思维的敏捷度,即使无话可写,也就在纸张上写上“我写不出来了,无话可说了"等等,只要不停笔,一直写下去,到点为止。这样每天坚持,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的进步。
到现在,入简快两个月了,我每天都在自由写作,日更,虽然没有写出爆文或10w+的文章,但自我感觉良好,进步不小。正所谓知足常乐。
我这些不算什么经验的法子,不防友友们试试,看有没有长进,希望我们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在此也感谢简书给了我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希望在简书这个大家庭里结识更多的朋友,写出更好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