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4班的赵同学和周同学到13班讲课,讲辛稼轩词。
前两天我公差不在学校,和他们商量,是换课给其他老师,还是自学。孩子们一致表示要求自学语文,要求把课堂让给他们。于是我们把其中一节课给了班里的孩子来讲诗词,赵和周就联合起来讲稼轩诗词,他们俩已经早有准备,尤其是赵同学,他喜爱诗词,擅长朗读,周呢,严肃中带点小搞笑,他俩搭档绝对不会砸场子。
为了保证课堂效率,前一天放学后,审核了他们所讲的内容和ppt,提出修改意见,重点讲什么,以什么样的节奏来讲。 还为了保证课堂纪律,特意请班主任帮助暗中观察下。
回来后,第一时间询问两位助教上课情况。班主任的回答让我心花怒放。他说,他俩上课有模有样,有组织学生齐读,有分工讲解,有要求孩子回答问题,其他同学听得不错。他走过来,教室里很安静在听讲,都觉得奇怪了,有时有老师在也没有这样好。
哈哈,这可是班主任对自己班级对自己的孩子最大的夸奖啊。想必内心一定是得意的吧。
“对小赵小周两位助教的课有什么意见,该课留给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我又在全班同学面前询问上课效果。
反馈说效果不错,就是推进太快了,没熟悉就过了。诗词不熟悉,这是必然的,如果这些诗词先让孩子们摘抄和背诵,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我知道了《美芹十论》中“美芹”的意思。这是周助理讲的。还知道了辛弃疾爱国情切、壮志难酬的悲剧。”
“印象深刻的有“美芹”的意思,这是谦逊的说法。”
“印象深刻的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原来是辛弃疾的诗句。”
不错。因为同学的讲座记住“美芹”之意,这堂课已经值了。我说出来都汗颜,知道“美芹”之意已是教书好多年时。或许以前也读到过,但是光读过是不会留下什么印象的。可他们一定会记得,因为那是同班同学给他们上的课,以后同学会的时候,可能还会说起这事儿。比如我们30年同学会上,谁还能记得老师上课的具体内容,却能清清楚楚记得同学之间的小故事。
于是,发起请两位助教到13班去上课的邀请,讲讲辛弃疾,说说美芹,读读稼轩词。可好?
“老师,我们也去听,作为亲友团。我们在下面为咱们的赵老师周老师捧场。”14班的孩子就是可爱率真。
于是午休的时候,赵周两位助教捧着他们班主任的电脑,走上了邻班的讲台。一上来,还寒暄几句,我在下面笑颜如花。而13班的孩子们听得同样很认真。
讲后,请13班孩子来评课。
“赵助理声音响亮,很有气场。周助理虽然声音轻一点,但是很清晰,都读得很有味道。”
“他们俩对所讲的内容很熟悉,所以就有绝对的自信。要讲好,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一点没开小差,听他们讲,他们很大方,一点也不紧张。"(台上周助教小声嘀咕着,他都紧张得手在抖,哈哈)
“那么,接下来,我们谁来讲。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班将派谁去回访呢?十一小长假,请去做好充分准备,回来先在班里讲,好不?”下课后,有两个孩子悄悄和我商议,可不可以试一试?当然。
如果把讲台适当地放给孩子,让孩子来讲,不是很好吗。而我很乐意做这样懒惰的老师。
你瞧,没人照顾的野花,都开得如此繁茂,生命的成长,归根究底,靠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