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拉勾这种招聘场景下,企业希望能够收到更多目标候选人的简历,个人希望能够找到更多合适自己的职位,职位信息的分发要如何规划?和微博/今日头条/京东/淘宝信息分发的核心差别是什么?
harryci:
拉勾限制每日投递次数的设计,会让候选人对职位的选择更加慎重,这种慎重也会让用户对搜索结果的职位内容更加重视。
liuhanyu:
我觉得求职者使用拉勾的主流场景是有明确目的的信息查询,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信息分发」,跟微博、头条来比较不太合适。
cicada:
“人和人的匹配”包括招聘求职,交友,征婚,是个永恒的难题。目前全世界没有任何突破性的方案。我有生之年也未必看得到方案。
你问到“和常规内容分发的区别”,在于招聘求职信息本身是高度同质化的,区别并不在正文里,而是正文背后的,需要当面交流才能判断的五花八门的差异点。
除非是当红产品或行业大牛,我们很难通过一份招聘启事,一份简历,快速判断对方是不是中意的对象。即便能够判断,也不是通过关键字特征,而是各种细微的痕迹和气味。
所以我的思路,虽然也不靠谱,但方向上是通过严格的限制和友善的引导,帮助招聘方进行自我包装,呈现尽可能多的,求职者感兴趣的有吸引力的信息。
就像我自信自己的招聘启事业界一流。
这一点做到以后,初步建立招聘品牌,再去限制和引导求职者进行自我包装,从信息包装的角度去做“中高端招聘网站”。在包装的背后,是招聘和求职方互相展露更多的,原本在面试环节交流的重要信息,增强吸引力,提前看对眼。
stove3:
我稍微了解一点儿拉勾的情况。实际上拉勾做的也是提前展露更多信息,并且希望用人者自己来招聘。
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来招人的大多都是HR,HR关注的是面上的效率:“收简历、筛简历”,不愿把这个「权力」让给用人者,用人者自己懒得筛简历的也很多。
而且HR有一个特点,把JD写得极其废话,他们只想快速地发职位出去,宁愿投预算,也不愿意干点有价值的内容优化。
cicada:
@stove3 是的,所以这个没法在拉勾主产品上面做,而是必须做一款新产品,从一开始就打包装牌,打优质牌,用效果倒逼招聘方学习和服从规则。比如说,在行和enjoy是好的例子,而58是坏的例子。比如说,我在v2ex上面看到了很多很棒的招聘启事。
stove3:
嗯,如果是用人者自己来招,就知道自己要什么样的人,怎样吸引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