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寻求帮助时使用一些技巧能够提高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心理学家海蒂·格兰特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获取他人帮助的三个方法。
第一是“自己人”心理。人类天生需要归属感,需要维护身边社交圈的利益。在获取帮助时,你可以强调或者确保你和对方是一队的,而且你们所在的团队很重要。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普雅卡·凯尔和格雷格·沃尔顿通过研究发现,加上“一起”这个词就能产生让人获得帮助的效果。当独自解决难题的实验参与者被告知,在其他房间还有人在一起做类似的工作,之后他们可以互相交流,这些参与者的解题时间就延长了48%,正确率更高,也比那些认为自己在独自作业的人感到更轻松。
此外,你也可以提出共同的目标、敌人或特性来创造这种“自己人”的感觉。例如,如果高管团队中只有两位女性,那么她们营造“自己人”的感觉不要只是说:“我们是团队中仅有的两位女性”,这么说会更好:“你有没有发现说话时总有男性打断我们?”
第二是积极形象。在求助中,你可以让对方意识到自己因为帮助别人而有了独特的身份。这样他们会感觉自己不是偶然间施以援手的路人,而是一个一直助人为乐的人。
研究表明,当询问人们是否愿意“做一名慷慨的捐赠者”而不是“捐款人”时,慈善团体获得的捐助会更多。如果你告诉一个三岁的孩子,他可以“做一个小助手”而不只是“帮个忙”时,他会更愿意完成类似收拾积木的任务。
第三是效果。人们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帮助行为产生效果。这并非出于自负。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感到自己的行为能达到预想中的效果,这是人类根本的行为动机。你要确保助人者知道他们的帮忙会起到很大作用,说明你需要的帮助和预期的效果。比如,在请同事帮忙评估一份客户提案时,你可以说:“在我发给客户之前,你能帮忙看下这份提案吗?之前就是因为你的帮忙,我才拿下了那个客户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