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1998年,有一个不信邪的女科学家,克伦·阿道夫(Karen Adolph),为了研究孩子到底是如何学会走路的,实地观察了28个孩子。这一次她没有采用平均值或者把所有孩子看作一个整体的做法。她把每个孩子都当做独立的个体,全程观察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
结果,通过这28个孩子,她竟然总结出了25种从爬行到走路的成长模式。可以说每个小孩的过程都不同!有些小孩可能直接跳过爬行这一步,学会了走路;还有小孩在中途还出现过退步的现象。但不论如何,最终所有的孩子都学会了走路,都走得一样好。阿道夫得出结论,所谓成长阶段,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说法。
如果连学走路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不一样,那么成年人的学习和工作成长,又怎么能一样呢?
过去,我们都有个观念,学什么新东西,学得快就表示聪明,学得慢就是笨。而现在心理学家看来,学习的快慢,和我们昨天讨论的“性格”一样,并不是一种“特性”,而是与“情境”相关的。有的人学这个快,学那个慢;有的人学这个慢,学那个快 —— 你并不能从一个人学习某个特定东西的快慢来判断他的能力。
学习,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并不存在一种所谓“正常”的学习轨道。
就连科学界都是如此。很多人以为要成为科学家,就得从小聪明,从好大学毕业,二十多岁拿到博士学位,三十多岁拿到教授职位。但是有人专门做过研究,发现成为一个成功的科学家,至少有七种不同的路线图!有55%的科学家的确是走了前面说的那个快速通道,但剩下的45%却路线各异 —— 有的人做过好几期的博士后,有的人在科学界做了几年之后,因为经费不足被迫离开过学术界,甚至还失业在家一段时间,后来又重回学术界,甚至这种情况反复发生,都阻挡不住他们在科研事业中取得成功。而且这些走了“弯路”的人,成就并不比那55%的人差。
每一条路,都是少有人走的路。我们总以为存在一个“标准”的路线,但凡偏离就是错误,这个认知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科学家专门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标准偏误(normative bias)”。
中国人思想中的“标准偏误”可能更严重一些。中国的城市人口非常密集,大量的人聚集在一起就容易发生互相模仿。更何况中国人比较热衷于社交,文化比较合群,那么相比强调个人主义的欧美国家,可能就更容易出现模仿的现象。
不同的人走同样的路线,很大程度上是体制批量生产,或者互相模仿的结果,这个现象并不“正常”。
不同的人走不同的路线,最后都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才是真正的“正常”。
wwg
做自己就好,可以学习别人,但是千万别照猫画虎。
每条路都是少有人走的路,因为大部分人都挤在同一条路上了!
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会因为害怕掉队而不知所措,生怕走错一步会全军覆没,所以活在 “正道” 压力下是苦不堪言啊!
《被讨厌的勇气》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时,常常就需要有异于他人的勇气,因为周围的人都不希望看到和他们不一样的人,反感你做不一样的事,他们需要确定性和安全感,他们因此也会为你设限和束缚,你要想突破和挑战,就被有这被讨厌的勇气去做出你的选择。
越是模仿他人,越是跟随大流,越是迷失自己,找不到自己的与众不同,提炼不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还妄想通过别人的做法来获得像别人一样的成就,那是天方夜谭。所以说,你要走好你的路,即便少有人陪伴且充满着困难和未知,用好你的独特策略,成就只有你才能成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