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出差,见了一些客户,也见了一些创业者。有些感慨,有些思考,同样是创业,有的做的很大,有的越做越虚。
这不禁就让自己重新想要思考“成长”这件事。这个概念之前有非常多的思考了。例如,成长就是提示自己被需要的能力,成长就是提示帮助别人闭坑的能力等。我们创业者,所有的努力不过也是为了让自己成长,让自己收益罢了。
今天想换个视角思考下,接着自己这几天观察到的作为引子。为什么身边的创业者都很忙,都很辛苦,到头来结果却大有不同呢?
我不认为是智商的问题,我更认为是行为决策的问题,即:
差异在抓主要矛盾的能力。
同样是创业,有的人选择的是把核心环节技术做扎实,形成壁垒,这是一种选择。有的则是尽快把所有环节做通,形成闭环,尽快尝试。
一个从点开始,一个从环开始,但真正活的更好的却是那些做环的创业者。这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做点也好,做环也罢,这一切都只不过是路径,你面对的用户客户要的不是你的点,也不是你的环,而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客户价值的提供能力。
从这两个选择中,就可以发现,先跑通就更早验证客户的刚需,获得客户的反馈,并因此基于客户反馈,展开迭代形成更强的价值输出能力,然而做点的却容易出现一个瓶颈,在没有形成产品解决对方的问题之前,这个点的真伪竞争力都只是假设,在没有提供价值反馈的环境里,是无法有效迭代的。
没错,点面之差,差在彼此对于主要矛盾的抓法不同。一个主要矛盾是建立在快速给客户价值的基础上展开,一个是建立在一个自嗨的技术工基础上,方向不同,行动路径就会出现偏差。
因此,我们从头来算,用另一种解释成长,那就是:
成长就是提升自己抓主要矛盾的能力。
无独有偶,看湖畔大学 蚂蚁金服CEO彭蕾分享,里面提到战略就是客户价值。发现跟今天的思考如出一辙。
抓主要矛盾就是识别做什么才会让自己收益最大化,客户价值就是主要矛盾,客户价值的大小则决定了我们收益的大小。
我们成长的目的不过是希望自己可以更加高效的跟客户交换获得更高的收益,而我们所有收益也不过是跟客户交换价值的后果,这后果不是憋大招憋出来的,而是通过持续的优化迭代长出来的。
因此,我们忙碌的同时,我们学习的同时,我们做所有行为路径的同时,都要学会抓自己成长的主要矛盾:
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成就客户价值,解决客户关键问题,这便是个体成长、创业成长要抓的主要矛盾。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