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说 写的不错,就是差了点文笔,之后进入社会这类的总结尽量用书面语
个人2015—2017年任职学生会总结
刚开始在院学生会竞选干事,紧张得不知道要竞选哪一个部门,不相信自己,可以说是比较胆小。那时,原来想去的还是社会实践部或者体育部,因为自己喜欢去实践去探索还有运动,在竞选院新闻部的时候,学姐叫我演讲,乱说一通,最后随便命名“成功”,我也不禁的想笑自己了。但最终与校学新闻部结缘,与校学新闻部的学长们相识。然后就荣幸进入了校学生会新闻部的复试。收到短信时,是真心的开心与激动。复试时,写一篇文章,我写了“大学的颜色是绿色的”,现在想起,那篇文章大概是对于这两年的一个自我定位。在顺利加入校学新闻部后,充满激情,觉得新颖。其实更让我觉得自豪的是加入了校学生会这个组织。到今天,一年的干事、快一年的副部时光匆匆而去。对于三样收获、三样失去,我想先谈谈失去,不是说失去才会珍惜嘛。
失去。并没有太多的失去,像别人说的那样,失去谈恋爱、学习的时间等等,我并不觉得这是加入学生会后会失去的东西。在成长的过程中,当你有时间、能力去做的事情,却没有去尝试,反而是在找各种理由,各种借口,这无疑不是一种自我的失去。或许吧,人各有志,各有想法。如果一定要说失去,我就说失去少许睡眠时间、失去较少“性格”、失去机会——快结束两年的学生会工作,失去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过去的两年包括现在,一直在畏首畏尾。还是助理的时候,最搞笑的事是,早上我很早就离开寝室了,室友们在睡觉,到傍晚我回来的时候,她们还在睡觉,就觉得很滑稽。那个时候的自己可能真正觉得失去了睡眠时间,因为可能是看着室友们在各种躺,心里不平衡吧。平时的活动值班,布置会场,因为新闻部也是比较忙,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不出意外都是身在其中,所以晚上的活动结束的晚,学长催稿子,有时就会写到12点多。可能也是自己的一种能力不足,用时长,不够精简。活动的时候,学生会每个部门也是都忙里忙外,各为其职。睡眠时间的失去应该也是每个加入学生组织、社团都会遇到的吧。“性格”,只针对个人而言,自己也有不少变化,但也说不清楚那种改变,没有那么通透、彻底,可能是影响。大二为副部职务,角色的转变,思想也稍微会有所改变。性格变得沉稳了些,失去了那种慵懒、放纵的一面,工作上学会了合作,集思广益。这肯定是很好的“失去”呀。联系失去“机会”,大概也是性格原因,有时觉得自己不爱说话,有时又觉得自己是个话痨。这两年学生会工作,没有展示自己,失去一个很好的平台,是自我的损失,这好像算是快失去的。
收获。即收获在校学新闻部的所有相关工作经验、收获友情、收获“坚持”。这大概也是很多人都会觉得的收获,事实如此啊,只是个人的感受不一样而已。加入新闻部,对于新闻部的职能,工作要求就一定要了解,从基础到深入,都要融会贯通。显然,我也是不精,只是懂皮毛。接触新闻稿和拍摄活动照片都是从陌生到熟悉,新闻稿要求精简官方、照片要求也很多,掌握这些,无不益于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并且,也在大一的时候收获了三等奖学金、班里的“三好学生”荣誉称号,以及大二上学期有幸参加青马班。同时,在校学生会,学长学姐们更是楷模、典范,行事作风,工作态度都让我受益。在收获友情这方面,朋友不求太多,只希望有两三个能说心里话,坦诚相待的几人。部门的学长学姐都是鼓舞我前进的动力,在学习生活上,遇到挫事也会向他们倾诉,寻求建议。坚持。我喜欢读书,喜欢跑步,在我可以跑到六公里的时候,我觉得这是自己坚持最久的事情,想想,在学生会已坚持了快两年,这是一种磨练,也是给了我很大的机会,坚持一件事。
太多感谢的话只能意会了。在校学的这两年,经历了一些,获取很多经验,觉得自己有成长,而不是过着游手好闲的大学生活。在完成工作任务后,依然有很多美妙的事情可以做,学生会也不是全部,但加入了学生会就会更加充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