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藏杂谈|| 两代人

离郑的最后一餐,

三两好友,千咛万嘱。

一别此地,孤蓬远征。

瞬逝的夜,

凌晨的车,

与,孑立的人。

但这并没有让我感觉到惶恐,

所谓,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两天一夜的里程,

恐怕是我近年最难耐的境遇。

我想念家里睡床的舒服,

想念小伙伴抢饭的愉快,

想念健身房台球打起来...

虚胖的人,

遇到困难就想订飞机票,

哦,

垃圾惯性 -- 跑得快。

而旅程的奇妙就在于,

你会捕捉到你性格的弱点,

且会在同行人中找到学习的榜样。

就这样,

火车上我遇到了一个大伯。

四桶泡面标配熏香肠,

浓茶与水果从不间断,

这一天的用餐量,

是我当天的四倍。

第二天我果然高反了,

全车只有大伯没事人一样,

呃,

大伯的老婆递给了我一个桃子。

我忍不住跟大伯攀谈起来,

从饮食影响体魄到经历丰富人生;

从敦本务实的老一代到纸上谈兵的年轻人。

这才知道,

大伯出自铁路世家,

此生漂泊各处工作与生活,

有铁路维建的地方就是家。

当大伯谈到曾去非洲援建坦赞铁路时,

我惊叹于世间的缘分竟如此妙不可言。

我祖辈三代洒热血于铁路事业,

外公更是第一代远赴非洲援建坦赞铁路的英雄。

而眼前的大伯,

则是第二代前往非洲修缮坦赞铁路的楷模。

外公与大伯,

同样经历着语言不通、条件艰苦的境况,

却也因时代的不同而上演了不一样的涉外故事。

这历史般的重迭,

两代人的艰苦卓越,

令我慕然生起了一股敬意,

听话的大口地吃完了手中的桃。

后来,

我在拉萨遇到了一个女孩子,

96年的小学妹。

几日了解虽说浅薄,却也颇有感触。

我所识的拉漂一代,

大抵都先周游全中国,

再历尽东南亚、中亚等地,

而后辗转非洲、欧美各国,

从而努力实现环游世界的梦想。

阅尽小姑娘的朋友圈,

也会发现相似的踪迹。

可能年龄掣肘经历,

但不得不感叹的是,

拉漂代出,却异彩纷呈。

铁路世家,亦或拉漂,

两种不同的两代人,

我却发现他们有着共通的品质 -- 坚持。

所持即所爱。

一点点的积累,

一步步的坚持,

相信终会完成所愿。

我呢?

我问了问自己。

我所属哪一代?

我看到朋友圈里黄昏下袁总的背影突然就想落泪,

我瞟见鹏鹏总扛VIP大梁后加班的泡面杯就难过心酸,

我得知三姐辗转郑杭两地不同的办公点也难免心疼自责。

我啊,

终究是要回归职场。

可我希望,

今后我也可以传承下去的是,

坚持做好未来每一件我想做的该做的事。

不再随意放弃,

不再轻易逃避,

坚持勇敢地去面对、去解决它们。

就拿这趟旅程做开端吧~

我既然选择了入藏,

无论前方所遇所感,

都要坚持完成这段旅程,

不要逃回家。

最后,

串两句诗结个尾吧~

正是,

“江山代有人才出,

我辈岂是蓬蒿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哈喽,那些我遗失的美好,你们现在过的怎么样?是不是被别人照顾的好好的,然后忘记了我的存在。 刚才收拾东西,准备去洗...
    亲爱的未知阅读 73评论 0 0
  • 创建方法1(在swift1.2后这样创建单例)
    喜剧收尾_XWX阅读 1,441评论 0 0
  • 晚上,舍友临时托我去帮她替一晚辅导机构的英语家教。 从六点到八点半的两个半小时里,我注意到有一个小女孩,瘦瘦弱弱的...
    会飞的小蜗牛阅读 484评论 4 0
  • 我听到了海涛的声音 低吟 轻诵 时而拍到了岸上 像壮了胆的青年 时而嘤嘤细语 像害了羞的姑娘 他们努力的向岸涌来 ...
    暮荣阅读 241评论 0 2
  •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孩子却只能站在一边眼巴巴看着他们大口吃糖。 想想,是这么回事儿。 九月份,开学。又是一个美...
    氧气旧时光阅读 569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