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听着货郎担吆喝着“弹棉花喽”,那声音对于玩耍嬉闹的我们来说不过是江湖商人的营销叫卖,可能还会成为鹦鹉学舌的范本。我们学着那音调,一群人嬉笑着做个鬼脸跑开了,留下江湖声音还在空气里回荡。
在后来看妈妈每年过年过节拆洗被褥,缝来缝去,总觉得麻烦。可也还是总会捣乱。把那些长长的白线弄乱,把刚铺好的被里被面给弄皱,害得挨一顿批评,被撵出缝被褥的现场。在后来呢,要给我们儿女们缝结婚的被褥了,要给孙子缝小棉袄了,妈妈和姑妈姊妹三人在大大的农家土炕上拉开了新的战场,那阵势真大,那态度真的很严谨。从选择什么布料,什么棉花,几斤的羊毛开始,不断商量着,不断讨论着,不断裁剪着,缝制着。结婚被面选最好的,里面包裹的料子也要上乘的,孩子的衣服要柔软,穿着舒服,裁剪的时候也要注意领子合适不合适……她们有说有笑,姊妹情深,而我也在她们的对话中,她们的辛苦中看到了父母之于子女最深的爱。印证了那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意味。针线的那头是父母,针线的这头是我们。母亲,给我们的爱就像这绵绵的丝线,悠长不断。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把这条线拉得越来越长,长的让母亲拉不回来。
如今自己成家了,这张罗被褥铺盖的手续就得自己经手了。只有在这样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才会又一次感觉到为人父母的不容易。现在我们也没那么多时间坐下来慢慢缝了,也没有那样的手艺了,只有靠先进的机器,大型的梳棉机和一个熟练的梳棉老板。从开始到结束,全程一条龙服务,拿出来就是一个套好套子的成品被褥,又软和又美观又平整。高效率的梳棉背后,是我们把一串数字金额发到老板微信的操作。这操作简单快捷,却没有了那时的温度。
大概时代就是如此,一切变得快起来,好起来,却也失去了从前车马很慢时的那份期盼,那种热切,那种至今想起来都会很暖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