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的书房是忙碌又温馨的。
爸爸和女儿在看书,妈妈在弹古筝。小小的几平米空间里,一家人享受一天的宁静。
女儿喜欢一边看书一边吃点小零食,却把饼干屑掉在地上了。
爸爸很严厉地说:叫你小心不要弄到地上,怎么又掉了?快捡起来!
女儿手忙脚乱地去捡,一声也不吭。
然而爸爸还在指责她弄脏了地板,没有把饼干屑用手接住。
女儿还是一言不发。
图片发自简书App
突然好心疼。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像我小时候被妈妈责怪,而此时的爸爸又像是以前的我,对孩子和家人没来由地苛责。
婚后这么多年,我的行为不知不觉被孩子的爸爸复制过去,而女儿只能默默承受权威对她的训斥,努力而又战战兢兢地想要不被指责。
我一把抱住女儿,安慰她道,不要紧,弄脏了地板我们打扫干净就好了!她差点没忍住眼泪,我赶紧转移话题。
有一句话却突然闪过脑海:
你的孩子只是借你而来到这个世界,她因你而来,却并不属于你。
我曾经控制不住自己把原生家庭模式复制到孩子身上,曾经让孩子小心翼翼地活在我的眼色中,曾经毫不设防地让自己的负能量也传递给她。
终于有一天我慢慢意识到,我不能让她活在权威的阴影下,她必须以自己的方式,不受干扰地独立成长。或者说,
作为从没经过培训考核就上岗的父母来说,放手是必须完成的修行。
孩子毋庸置疑是血脉和生命的延续,也是精神的传承,甚至背负着上一辈未完成的心愿和寄托。
这样的成长会不会变得沉重?当孩子的内心需要父母来确认,如何独立起来,如何获得成长的机会?
让孩子遵循成长的规律,顺从于内心的秩序,在她需要的时候来指引和协助,退出包办和压迫。
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尤其是在孩子看上去还属于我的时候,带她走出一片天。
希望每一步都是她自己迈出去的,每一个方向都是她美好的人生开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