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琴教育不断普及的今天,有许多孩子、大人都在学钢琴。每一天演奏的作品或许是1首、3首、10首,但总觉得比不上那些名家的演奏。就算是简单的《小星星》旋律,也总是在弹奏过程中欠缺些什么。
其实说到底无非3个字:没感情。在国内相对保守、机械的教学环境下,许多人学到的只是肢体上的动作,而不是音乐触及到心灵的震动。
而在能通过音乐表达我们自己的感情之前,我们首先要学的,就是:倾听音乐里的对话。
专栏作者介绍
吴老师教育专栏 | EPISODE.06
你听见音乐里的对话了吗?
这些年来,我在网上的一些中国的教学视频里,会看到中国老师们要求学生弹琴的时候,心里同时要歌唱,音乐才会好听。多数这时候,老师会一边说,一边摇头晃脑地哼旋律给学生示范。
我很仔细地观察了这些学生的反应,绝大部分学生的确想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但呈现出来的,更多是肢体的摇头晃脑,而不是音乐上有什么变化。其实老师哼的旋律已经很有音乐性了,但学生似乎还抓不到那个点在哪里,可能更多的,是看到老师的摇头晃脑,所以就照着学。
什么叫歌唱性?音乐上有个意大利术语叫:cantabile。翻译过来就是“歌唱性”,意思就是弹奏时要模仿像人声唱歌那样的圆滑柔美。其实说白一点,就是音乐里要有对话。有了对话,就有了情绪;有了情绪,也就有了不同的感受,也就是我们说的音乐性。
既是对话,就应该有问有答。音乐的问句可长可短,比较常见的问句是以四小节为一句,比如:玫瑰花是什么颜色?谁知道?
回答时可以稍微重复一下问句,就是音乐里说的平行答句,比如:玫瑰花是粉红色,我知道。
或者也可以不重复,也是音乐里说的对比答句:我手中的玫瑰花是红颜色。
怎么知道这句话是问句?或是答句呢?简单地从听觉来感受,问句的最后一个音是不稳定的,也就是音乐乐理说的没有完全结束的终止,或着说半终止(Half Cadence)。答句的尾音则听起来稳定多了,也就是音乐乐理说的完全终止(PerfectCadence),有到家(HOME Key)的稳定感觉。
音乐上有没有短问短答的句子?有的,比如下面这个例子就很短。
所以,听懂问答也就听懂音乐的对话了。
在中国民歌中也有很多对话,它有时候出现是一前一后,比如这条山歌。
高音谱第一和第二小节的五个音对称的词是“山对面的人”,低音谱在第二小节的第二拍就出现前面旋律中部分的音,我们也可以把低音谱的音乐用“对面的人”这几个词来对应。
由于是对话,所以就肯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人与人的声音是不同的,如果是一男一女,表现上也许是一高一低,声音上也许一个柔和、一个粗旷;或者是两种动物,一只小黄鹂鸟和一只大灰狼,声音上的表现也许要一个清纯可爱,另一个狡猾阴险。
两个声音以上的对话最常见的就是巴洛克时期的曲子,比如巴赫的二声部创意曲。
或者三声部创意曲、赋格曲等等。
除了像对话这样有两个以上角色外,在音乐里也可以看到独角戏类型的,比如自言自语,或是自怨自哀等等。
自言自语型的,通常是先有一个主题,可以是以节奏或旋律的发展创作作为主要内容。
以节奏为主题的曲子中最有名的是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在一开始出现的四个音的动机(短-短-短-长)就是用来象征命运之神来敲门的声音。
类似这样的曲子,听众要紧紧抓住一开始出现了什么,是旋律?或是节奏?然后根据这个去听一听接下来,作曲家是如何利用主题来发挥?像这类曲子,因为没有对话内容,所以更多的是聆听音乐带给你的感受,是紧张?是愉悦?是烦躁?是惊恐?或是刺激?这些都是因人而异。
自怨自哀型的,我们可以举肖邦有名的E小调前奏曲做例子。曲子一开始,左手就是从B(Si)到一个八度的B,这个B停留了很多次,是个很悲伤的音,即使是上去半个音到了C(Do),C是比较快乐的音,但很快的又回到了伤感的B。
就这么来来去去的折腾,让听众虽不知道这位音乐诗人肖邦到底为了啥事忧伤?但总能被他刻意放的多个B给感染,这情绪一直伸张到结尾的E,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家(Home Key))才结束。
仔细算一算,从不稳定到稳定,这长度是整整两页的乐谱,像这样从一开始就用一个简单B音来恶整听众,一直到曲子最后才松手的,如果你没有听出来,那有可能你一开头就睡着了。
音乐的乐句也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来呈现,比如有时在高音部,有时在低音部。
也有的是在中音部或分散在右和左手去弹。
我们学习一首新曲子之前,要把这些都找出来,练习的时候才知道应该如何去处理。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如何倾听对话的内容,你现在是不是想赶快去找一首你曾经熟悉或新的曲子来练习听听看呢?
相信现在的你,会比以前更理解作曲家到底想说什么。
吴老师教育专栏 | EPISODE.06
作者:👩🏻🏫吴菀夷 Finger指教音乐中心钢琴教学总监
文章内容独家原创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