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悦丹专注战胜拖延
不知道你听过“心理舒适区”没有?
你是倾向于亲近还是疏远别人呢?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只要他们感觉到不舒服了,他们就会尽量想办法回到自己的舒适区。
其中的办法之一呢,就是拖延。
有一些人,他们恐惧疏远。
他们觉得无法独自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必须要有人陪伴,他们通过拖延来维持安全感。
他们往往有这些表现:
需要帮助:在不寻求别人帮助的情况下很难采取行动,而在一个人的时候迟迟无法行动。
努力成为第二:害怕成为第一会导致别人的疏远,害怕走出旧关系,所以他们常常通过拖延来维持。
紧急呼救:有些拖延者喜欢给自己挖坑,希望别人过来拉他们出来,所以他们怀着这样的期望:只要等的时间够长,总有人会出现拯救自己。
重温旧情:有些人拖延可能就是因为勾起了回忆,比如他们过去在家里拖延,被家人批评,当到了公司中,拖延让他想起过去的回忆,使他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忠实的伙伴:虽然拖延让你烦恼,但是它也是伙伴,它会不断提醒你还有很多必须去做的事情,就像一个没有尽头的职责,让你感觉放不下,不孤独。
还有一些人,他们恐惧亲近。
他们喜欢和人保持距离,一旦有人侵犯他们,就会焦虑不安并且撤退,他们通过拖延来逃避。
他们往往有这些表现:
得寸进尺:他们害怕别人会永不满足,认为人际关系会把他们消耗殆尽。所以他们迟迟不去加入新的人际圈,因为需要训练那些新人和他保持距离。
我的都是你的,那我还剩下什么:有些人觉得自己努力付出,就快要有所回报的时候,别人会摘取他们的荣誉,所以拖延着不把事情完成。
不想重蹈覆辙:如果曾经见证过某些不好的结局,有些人可能就会逃避去做相应的事情,比如约会。
内心的狼人:有些人担心揭露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会对亲近的人开启破坏的闸门,所以对相应的事情采取回避态度。
不去爱胜于失去爱:他们渴望有一个完美的伴侣,但同时又抱有怀疑态度,所以他们宁愿采取回避的态度。
不管是对亲近的恐惧还是疏远的恐惧,都有可能通过拖延来维持舒适的心理边界。
但拖延保护你的同时也阻碍了你成长。
因为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只有去面对自己的这些心理,才能让心灵获得成长的机会。
我是卢悦丹,带你战胜拖延,掌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