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虽然是一个无须考核就可直接上岗的职业,但当你上岗了后会发现,这个岗位不仅领不到工资,还需要付出大把的时间和金钱,不仅要在物质层面支持孩子,更要在精神层面跟孩子打成一片。
人民日报曾刊登过文章《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其中提出的家长层次论有五个境界:
第一境界: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境界: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境界: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第四境界:为了教育孩子提升和完善自己;
最高境界:尽量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父母们都来看看,你已经修炼到第几层了呢?
舍得给孩子花钱
下面是网上流传的一张父母晒出的暑假账单,各类花式培训班和海外游学总计花了7.4W元。
奥数:4988
奥数集训队:3998
英语:5300
乐高编程:4000
跆拳道(集训+考段一品):9800
EF游学:3250+6739美元 约4.6W
合计:约7.4万元
网友直呼,月薪8W也供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虽然这个7.4W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负担得起,但是暑假里给孩子花个1,2W报几个补习班,出去旅游一趟的父母还是比比皆是的。
父母也抱怨孩子是碎钞机,吞金兽,但是大多数父母给孩子花钱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就算是买菜都还没自由,也要保证孩子上补习班自由。
那么,孩子的学习教育花钱就够了吗?
各种课业补习班,可能会让小部分孩子的成绩突飞猛进,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父母如果不在课后跟进,那么补习的效果是微乎其微。
各种花式兴趣班,为了让孩子培养一门或者几门特长,但这些兴趣班如果课后不花大量时间练习,孩子基本上会学无所成的。
至于很多夸大其词的游学,虽然花了几万块,但总共就10几天,能学到什么能影响到什么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教育上舍得花钱,不管效果如何,毕竟是为孩子的未来打算,大家都能理解。很多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上也是一掷千金。大凡是孩子提出的要求,都要尽量满足。
想起几年前在机场弑母的留日学生汪佳晶。他在日本留学五年,每月的巨额花销全部依赖于母亲每月七千元的收入,他心安理得的享受着母亲提供的一切,却从来不考虑母亲自己是如何节衣缩食,花销如何捉襟见肘。最后一次,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没钱了,汪佳晶竟然对前来接机的母亲连捅9刀。
很多网友在谴责孩子忘恩负义的同时,也指出了母亲教育的问题。孩子从小父母就在物质方面给予太多,会让孩子不懂得珍惜,凡事喜欢不劳而获。对别人的付出由习惯变成麻木,甚至会滋生出任性和贪得无厌。
所以,舍得为孩子花钱,还要知道钱应该花在什么地方。在教育层面上说,这能给孩子提供更多可能的机会,这是很好的,但这只是最低层次。要培养好孩子,仅仅无限满足物质需要,仅仅是买学区房,送补习班,是远远不够的。
舍得给孩子花时间
前段时间,去茶水房打水的时候碰见隔壁部门的张姐在扔东西,就随口聊了下。
张姐:我马上要辞职了。
我:怎么了,工作不如意?你在这里已经干了10几年了吧?
张姐摇摇头:是家里的事情,老大今年上初三,老二今年上小学,家里的老人管不住,也辅导不了。我和老公又经常加班,没时间管。
在当今社会,像张姐这样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很多妈妈为了孩子的成长,放弃了自己的工作,事业,成为全职妈妈,准备把自己的所有时间都奉献给孩子。
都说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可见花时间陪伴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多么重要了。
有的父母可能会说,我把时间都用去陪孩子了,那还怎么去赚钱?
被称为天才女子的武亦姝,他爸爸是个律师。他对自己有一个近乎苛刻的要求,每天下午四点半,手机必须关机,随后的时间用来陪孩子。作为一个律师,应该业务很繁忙,手机关机了难道他不怕错过单子吗?
但武亦姝的爸爸做到了,认为陪伴孩子比赚钱更重要,并且钱是永远也赚不完的,但孩子成长的时间就这么几年,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舍得给孩子花时间,并不是说人跟孩子待在一起就算是陪伴孩子了。
很多家长,嘴里说着陪伴孩子,实则只是在旁边玩手机,看电视,陪伴孩子上补习班的也是,一圈家长围坐在等候区里刷手机。
这不叫陪伴孩子,这叫干扰孩子,想着父母在旁边玩,孩子怎么能专心学习呢?
陪伴孩子,是关注和支持孩子。不要落下孩子的家长会,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多给孩子创造一些仪式感。
陪伴孩子,是亲自抚育孩子。自己教会孩子说话,教会孩子走路,教会孩子待人处事。而不是让爷爷奶奶代劳,父母养大的孩子会更加乐观自信。
陪伴孩子,是跟孩子一起学习。跟孩子一起在一个学习型求知型的家庭里共同成长。
舍得为孩子花时间,不要把这个当成一种负担,你同时也在享受孩子成长的过程。能做到这一层的父母,已经懂得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已经在父母的角色里渐入佳境了。
开始思考教育目标的问题
说起教育目标,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考上一个不错的大学。
这个说法从短期看是没错。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有了好的学习成绩,才能进入好的初中,高中,和大学。从好的大学毕业,才拥有了好工作的敲门砖,才更容易铺开孩子的锦绣前程。
那么,是不是只要孩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名牌大学,那这个孩子就足够优秀,足够健全了呢?
十几年前的马加爵事件大家应该都知道。
马加爵是云南大学的学生,上大学后觉得压力巨大,过得不好,同时也觉得同学都看不起他,怀疑别人议论了他的隐私。
案发前几天,舍友一起打牌,有人怀疑马加爵作弊了。就这根导火索彻底引爆了马加爵积累在心中的怨恨,通过周密部署,接连杀害宿舍4名舍友。
2000年的时候能进入属于211的云南大学,马加爵也属于天之骄子了。但是他的人格不健全,心理严重扭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才犯下此弥天大罪。
既然光看成绩不行,那正确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呢?
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说的就是先成人后成才,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先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然后才是高阶目标的学有所成。所谓人才,也是先人后才。
人格健全指的是人格发展平衡和谐的一种状态,生理,心理,道德等都要与社会正面的价值观一致,比如善良,孝顺,宽容,诚信,节制,负责任等等。多注重培养孩子这些方面的品质,她即使没有拔尖的成绩,也是非常容易得到这个社会的认同的。
网上有篇美文,叫《我想成为路边鼓掌的人》。
讲述的是作者的女儿,学号是23号,考试成绩一直在中等,也差不多是23号。
女儿成绩一直不拔尖,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才艺,甚至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非得要说一个理想的话,就是做一个妈妈。女儿的种种,令父母非常尴尬和困惑。
父母也试图给孩子做了各种拔苗助长的培训,不仅没什么效果,还让孩子的身体垮了。
期末考试,孩子如预期一样仍然考了个中等成绩。语文试卷上有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上哪位同学。除了女儿外,所有的同学都填了女儿的名字。原因各种各样:热心助人,守信用,宽容,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连班主任都感叹:“你这个女儿,虽然成绩普通,但是做人,实在是优秀”。
按女儿的话说“我只想成为路边鼓掌的人”。
是啊,社会不能只有优秀的人,也必须有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父母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当孩子没有条件成龙成凤时,做个普通人也未尝不可,只要人格健全,普通人也可以过得很幸福。
当然,在成人成才这个问题上,两者都很重要,也并不一定是要分个先后出来,最好的情况是两者齐头并进。父母们只要记住,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孩子的人格教育。
当父母开始思考教育目标这个问题时,说明你的修炼又上了一层境界,已经开始用宏观的眼光来看待教育这件事情了。
所谓父母来教育孩子,有的时候真的是抬高了父母。很多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却要强迫孩子去做到;或者有很多方面甚至不如孩子做的好。
我们老指责孩子乱发脾气。实际上我们自己又是怎么样的呢?遇到点事情就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拍桌子,操棍子。仔细看看,孩子不就是另外一个自己么,自己的言行已经附体到了孩子身上。
我们老是禁止孩子玩手机,玩游戏。但孩子不干了,每次强行收手机的时候就有的孩子就会大哭大闹:你天天在家玩手机,凭什么不让我玩,不公平。
父母自己上学的时候成绩也一般,却要求孩子考上985,211。自己音律绘画一窍不通,却恨不得孩子十八般武艺,门门精通。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父母自己都没做好,却要无原则的要求孩子做的很好,这在道理上也是行不通的。
所以父母想要更有效的教育孩子,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升和完善自己,跟孩子一起成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希望我儿子做成一个什么样的儿子,我自己得先做成那样的一个儿子”。
想起前两年电视上一直放的一个公益广告。爸爸给爷爷端去了洗脚水,并给爷爷洗脚,旁边几岁的儿子看在眼里。某一天,爸爸从外面回来,累得腰酸腿疼,儿子也给父亲端来了洗脚水。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模仿的最主要的对象。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知道你用了三分情绪,就会给孩子造成七分伤害,还会造就明天跟你一样的孩子。
父母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的作息,严格的时间观念,多锻炼身体,给孩子的影响将会是潜移默化的。
父母应该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觉遵守社会秩序,不要占人便宜,有能力的话关心公益事业,热情帮助别人。
父母养养成学习的习惯。在学习型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也会热爱阅读,也会更切身的体会到学习是一种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能为了教育孩子而去不断提升自己的父母,已经是接近完美父母了。父母的言传身教胜于任何补习班和专家讲座,父母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孩子也会有样学样,从而受益无穷。
尽量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看到这一条的时候,恭喜你,你已经进入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
很多人都说中国普遍的教育观念很扭曲,全社会都是唯分数是从,唯高考是从。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赢在所谓的起跑线上,也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让孩子穿梭于各种补习班。
这种分数至上的观念催生了社会上大大小小的补习班,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补习班的广告牌,而这种氛围又在时刻督促着父母:赶紧送孩子去补习班学起来,要不然孩子就落后了。
于是,苦逼的孩子们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上课,周六周日在补习班上课,小小年纪就不得不承受与年龄不符的压力。
那是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必要来承受这巨大的学习压力呢?
前段时间,有位校长的话感动了无数家长:
“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慢慢养。有的孩子天生就有读书的资质,有的孩子没有。没有资质的孩子是用来报恩的,因为读书特别好的,将来会去美国、英国、加拿大,见面只能靠视频。读书没资质的,等我们老了可以常伴左右,今天载我们去吃牛肉丸,明天载我们去吃海鲜,想想真美好!说到底都别再羡慕别人家有什么样的儿子或女儿,很多事情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不必太过强求。用心教育、陪伴成长,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好的。”
的确,“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孩子在出生的时候至少都带了一项满格技能,但是每个孩子的满格技能是不一样的。
有的孩子比较幸运,他的技能刚好就是目前社会所看重的学习和考试;有的孩子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他的自带技能可能只是运动,唱歌,动手能力强;运气最差的孩子,甚至看不出来有任何擅长的技能,他仅仅是热情孝顺,与人为善,大家愿意跟他相处等等。
把这么多千差万别的孩子,一同赶上高考的独木桥,运气好的孩子可能顺利过河,运气差的孩子可能就掉下去淹死了,而本来这部分孩子不过河在河的这边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高考,上大学只是社会给大家提供的一条路,目前来说可能是相对明朗的一条路。父母希望孩子前途一片光明的心态都能理解。但是,当孩子不适合走这条路的时候,是不是该想想适合孩子的路呢?
著名歌手朴树,父亲是北京大学教授,还是个有名的科学家。朴树不喜欢学习,在高中的时候就明确的说了不考大学,最后虽然碍于父母面子和其他一些原因,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但仍旧没有善终,到大二的时候退学了。
退学后,他开始从事自己喜欢的音乐,并在音乐事业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因为他父母一直不理解他的做法,所以朴树跟父母的关系一直都很膈应。
如果父母从一开始就支持朴树走自己喜欢的路,按照其擅长的技能发展,那么,他们的关系有可能就不是这样,朴树也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没有不优秀的孩子,只是我们戴了筛选的眼镜来看待。在孩子匹配的领域里,在孩子适合的能力下,支持孩子,鼓励孩子。去国外留学,头戴博士光环,是优秀的孩子;做了一份普通工作,留在父母身边,孝顺父母,又何尝不是优秀的孩子呢?
用心教育,陪伴成长,努力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就是最完美的结局。
结语
做父母很难。做父母也要讲格局,讲层次。父母的入学门槛很低,但是毕业门槛却很高,你要花费你的财力,物力,精力和智力去陪伴孩子的成长。
做父母也没有那么难,只要你陪伴着孩子,引导着孩子,支持着孩子,那么孩子一定会成为他最好的自己。